初冬的清晨,寒风带着细碎的凉意刮过街道,林辰提前半小时就到了公司。他坐在办公桌前,再次翻开针对保税区的智慧化方案,手指在 “温湿度监控”“海关对接” 等关键词上反复划过 —— 保税区是本市进出口贸易的核心枢纽,园区内聚集了十几家跨国物流企业,存储的货物从精密仪器到生鲜食品一应俱全,对智慧化系统的要求远高于普通园区,容不得半点疏忽。
“小王,方案里的海关数据接口规范再核对一遍,确保和最新的监管要求一致。” 林辰拨通技术主管小王的电话,语气严肃,“还有温湿度传感器的参数,必须标注清楚采样频率和精度,不能有模糊的地方。” 小王在电话那头连忙应声:“林总您放心,我已经和传感器厂家确认过了,采样频率能达到每分钟 1 次,精度 ±0.5℃,完全符合保税区的要求。”
上午九点,林辰和小王准时抵达保税区管委会。负责园区建设的张科长早已在会议室等候,他穿着一身深色制服,脸上没什么表情,刚坐下就直奔主题,语气带着明显的考验:“林总,咱们先把丑话说在前面 —— 保税区不是普通园区,80% 的区域是恒温仓库,存储的货物里有不少是价值百万的精密仪器,还有需要严格控温的生物医药,温湿度一旦超标,损失可能上百万元;而且所有货物的进出库信息,必须实时同步到海关总署的监管系统,延迟不能超过 1 分钟。之前有三家公司来谈,要么满足不了温湿度监控的精度,要么说对接海关系统要额外加钱,你们辰星科技能做到吗?”
小王听到 “海关监管系统对接”,心里顿时一紧 —— 他之前只研究过普通园区的数据对接,对海关的接口规范了解不深,刚想开口说 “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林辰却轻轻碰了碰他的胳膊,接过话头,语气从容不迫:“张科长,您担心的这两个问题,我们早就提前做了准备,专门针对保税区的需求做了方案优化。”
林辰打开笔记本电脑,调出定制化方案的 PPT,屏幕上立刻显示出仓库的三维模型图。他指着模型里的红色圆点:“您看,我们计划在每个仓库的不同区域,加装高精度温湿度传感器,平均每 50 平方米一个,确保覆盖无死角。这些传感器的采样频率能达到每分钟 1 次,数据会通过加密网络实时上传到园区管理平台;我们还会在平台里设置您指定的温湿度阈值,一旦超出范围,系统会同时触发三重预警 —— 给仓库管理员发短信、在平台弹窗提醒、联动仓库的空调和除湿设备自动调节,确保在 5 分钟内将环境参数拉回安全范围。”
他顿了顿,又点开设备故障预案:“要是传感器出现故障,我们的运维团队承诺 1 小时内到场维修,而且每个仓库会预留 2 台备用传感器,能随时替换,绝不会让货物安全受影响。这是传感器厂家出具的检测报告,您可以看一下。” 林辰将一份厚厚的报告递过去,上面详细记录了传感器的精度测试、稳定性测试结果,盖着国家权威检测机构的公章。
张科长接过报告翻了几页,眉头稍稍舒展,目光又落在 “海关对接” 上:“温湿度监控看着没问题,那海关监管系统的对接呢?之前有家公司说,要额外加 30 万才能做这个功能。”
“张科长,海关对接我们不额外收费。” 林辰笑着点开 “海关监管对接” 的页面,屏幕上出现了详细的对接流程图,“我们的技术团队花了两周时间,研究了海关总署最新发布的《进出口货物监管数据接口规范》,还咨询了海关技术科的工作人员,能按照你们的要求,将货物的进出库时间、数量、规格、负责人、存储仓位等信息,通过加密通道实时同步到海关监管平台,数据传输延迟控制在 30 秒以内,加密等级达到国家三级标准,保证信息不泄露、不篡改。而且整个对接过程,不需要您这边派专人配合,我们全程负责调试,直到系统正常运行。”
他还特意调出一段演示视频:“您看,这是我们做的模拟对接测试 —— 货物入库时,扫描条形码后,信息立刻同步到海关平台,海关那边的系统能实时显示,没有任何延迟。”
张科长盯着屏幕,眼神渐渐从怀疑变成认可,但还是没完全松口:“方案确实比之前的公司细致,但我还有个急事 —— 下个月中旬,有一批价值 2000 万的进口医疗器械要入驻 3 号仓库,这个仓库必须在 3 个月内完成智慧化改造,你们能赶上吗?”
林辰心里快速盘算起来:常规情况下,一个仓库的智慧化改造需要 4 个月,3 个月确实紧张,但只要优化施工流程,优先调配人力和设备,完全能完成。他立刻点头:“张科长,没问题!我们会成立保税区专项项目组,让赵伟亲自担任项目经理 —— 他有 10 年弱电工程经验,之前高新区项目就是他盯着施工的,保证质量和进度。我们会把 3 号仓库的改造放在首位,每周向您汇报进度,要是出现延误,我们愿意承担违约金,绝不让医疗器械的入驻受影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