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带记忆爱你 > 第7章 合资创业

带记忆爱你 第7章 合资创业

作者:白狼11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06:13:22

从滨湖智慧园区回来后,林辰和赵伟的联系就没断过。每天晚上,两人都会通上一两个小时的电话,从行业政策聊到技术细节,从市场需求谈到盈利模式 —— 林辰凭借前世对智慧城市发展的预判,提出 “以智能安防为切入点,逐步拓展智慧社区、智能交通” 的三步走战略,还详细规划了首年的目标:拿下 3 个社区安防项目,搭建核心技术团队,实现营收破百万;赵伟则结合自己的工程经验,补充了供应链管理、施工成本控制等实操细节,两人的思路越聊越契合,合资创业的念头也从 “初步设想” 变成了 “具体方案”。

一周后,两人约在市区的咖啡馆见面,正式敲定合作细节。赵伟提前打印好了合作草案,推到林辰面前:“兄弟,我琢磨了一下,我这边出 200 万现金,占股 60%,主要负责工程落地、供应链对接;你出技术和资源,包括项目规划、市场拓展,占股 40%,担任公司总经理,负责整体运营。你看怎么样?”

林辰拿起草案,逐字逐句地看 —— 股权分配、职责划分、利润分成、退出机制,每一项都写得清晰明确,没有丝毫含糊。他心里清楚,赵伟愿意让他以 “技术入股” 的方式占 40% 股份,还把运营权交给自己,既是认可他的能力,更是出于十足的信任。林辰抬起头,郑重地说:“赵哥,你的诚意我记在心里。我补充一点:首年利润咱们不分红,全部投入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争取尽快做出标杆项目,你看行吗?”

“我正有此意!” 赵伟一拍桌子,眼里满是认可,“做实业就得沉下心,不能急着赚钱。就按你说的来,咱们先把公司的根基扎稳!”

两人敲定合作方案的当天,赵伟就把消息告诉了妻子刘姐。没想到刘姐一听就皱起了眉,晚饭时忍不住劝他:“老赵,你是不是太冲动了?林辰才二十多岁,比咱们儿子还小,你跟他才认识多久,就敢投 200 万?万一他经验不足,把钱亏了怎么办?”

赵伟放下筷子,认真地说:“我跟林辰聊了这么久,他可不是嘴上没谱的年轻人。你还记得去年我跟你说的那个园区安防项目吗?当时我琢磨了半个月都没理清盈利点,林辰一眼就指出‘可以通过后期运维收费’,还帮我算了成本账;还有他做的三年规划,连政策补贴申报、技术迭代节奏都考虑到了,比我见过的那些四五十岁的老总都周全。我信他,不是信他的年纪,是信他的眼光和思路。”

刘姐还是有些犹豫,直到签合同的前一天,赵伟特意把林辰请到家里吃饭。饭桌上,林辰没有说空话,而是拿出了一份厚厚的 “首年项目可行性报告”,从目标客户画像、竞争对手分析,到具体项目的成本测算、预期收益,甚至连可能遇到的风险(比如施工延期、资金短缺)和应对方案都写得明明白白。刘姐翻着报告,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批注和数据,心里的顾虑终于消散,轻声说:“林辰,是我之前想多了,以后公司的事,你们俩多费心。”

签合同的那天,阳光格外好。两人约在律师事务所,当着律师的面,在《股东合作协议》《公司章程》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落笔的瞬间,林辰的手微微有些颤抖 —— 前世他创办辰星科技时,是孤注一掷的破釜沉舟;而这一世,有信任他的合作伙伴,有明确的发展方向,更有守护家人的底气,这份创业的初心,比前世更坚定,也更温暖。

拿到营业执照后,林辰立刻开始选址。他没有选择市中心的写字楼 —— 那里租金太贵,不适合初创公司;也没有选偏远的厂房 —— 不利于吸引人才。最终,他把目光落在了高新区的科技园区 —— 这里不仅有政府出台的 “初创企业租金补贴” 政策(前两年租金减半),还聚集了大量科技企业,方便对接资源、招聘人才。

林辰带着赵伟一起去看办公室,最终选定了园区 3 号楼的 102 室 ——100 平米的空间,分为办公区、会议室、茶水间,采光充足,视野开阔。站在空旷的办公室里,赵伟笑着说:“以后这就是咱们的‘根据地’了,得好好布置一下。” 林辰点头:“办公家具要实用为主,会议室得多装几个插座,以后客户来谈项目方便;茶水间放个冰箱和微波炉,员工加班能热饭。”

接下来就是招兵买马。林辰没有盲目招聘,而是先制定了 “核心团队组建计划”:首月先招 3 个人 ——1 名技术工程师(负责安防系统调试)、1 名项目经理(协助赵伟对接工程)、1 名行政兼财务(负责日常运营)。他没有在招聘网站上大海捞针,而是通过两个渠道精准找人:一是让赵伟推荐熟悉的技术人员(知根知底,靠谱);二是联系本地高校的计算机系、自动化系,招聘应届毕业生(学习能力强,薪资成本低,还能享受政府的 “应届生就业补贴”)。

第一个入职的是技术工程师老周 —— 他是赵伟的老同事,做了十年弱电工程,熟悉各类安防设备的调试,听说赵伟和林辰合伙创业,二话不说就辞了原来的工作,带着工具箱就来了:“老赵信你,我就信你,咱们一起干出点样子来!”

紧接着入职的是行政兼财务小徐 —— 刚从财经大学毕业,虽然没什么工作经验,但做事认真仔细,面试时拿着自己做的 “初创公司财务规划表”,详细分析了如何节省成本、如何申报补贴,让林辰眼前一亮:“就凭你这份用心,这个岗位非你莫属。”

最后入职的是项目经理小陈 —— 从建筑工程专业毕业两年,有过社区改造项目的经验,面试时跟林辰聊起 “智慧社区的施工难点”,提出了 “分区域施工、减少对居民影响” 的方案,跟林辰的想法不谋而合。

当三个员工都到岗时,林辰在会议室召开了第一次全员会议。他没有讲空泛的口号,而是把 “辰星智慧科技” 的目标写在白板上:“第一年,做 3 个标杆社区安防项目;第三年,成为本市智慧城市领域的头部企业;第五年,走出本市,拓展周边省份市场。” 然后指着每个人说:“老周,你负责把咱们的安防系统打磨好,做到稳定、好用;小徐,你负责管好公司的钱,帮咱们申请政策补贴;小陈,你协助赵哥对接项目,把控施工进度和质量。咱们人不多,但每个人都是核心,只要咱们一条心,肯定能做成事!”

阳光透过会议室的窗户,照在每个人的脸上,老周的眼里满是干劲,小徐的眼里满是期待,小陈的眼里满是坚定。赵伟拍了拍林辰的肩膀,笑着说:“兄弟,咱们的公司,算是正式起步了!”

林辰看着眼前的团队,心里满是感慨 —— 前世他创业时,走了太多弯路;而这一世,有靠谱的伙伴,有清晰的方向,有给力的团队,他知道,“辰星智慧科技” 的第一步,走得稳,也走得实。接下来,就是全力以赴,拿下第一个项目,为公司的发展开好头。

嘿,各位亲爱的读者大大们,快把本书加入书架吧,爱你们哟,谢谢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