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然的身影如同被夜色浸透的墨滴,悄无声息地融入观星台后山那片生死意韵交织的奇异山林。相较于几日前初探时的谨慎与陌生,此次重临,心境已是截然不同。身后是步步杀机的宗门漩涡,前方是唯一已知的、可能提供庇护的枯荣洞,他的每一步都踏得沉稳而决绝,将《敛星诀》运转到自身所能掌控的极致,气息与山间的阴影、流转的薄雾乃至脚下枯荣并存的草木韵律融为一体。
得益于上次的经验和扳指对这片区域灵气流向的熟悉感应,他避开了几处天然形成的灵气乱流和细微的空间褶皱,比预想中更快地抵达了那面爬满枯藤的石壁前。
夜色正浓,云层厚重,星光稀薄。楚然没有急躁,而是静心凝神,一边调息恢复着沿途消耗的灵力,一边默默感应着夜空星辰的方位变化,等待着扳指提示的、引动洞口禁制的最佳时机。
时间缓缓流逝,当北斗七星中的天枢星运行至某个特定角度,一缕极其微弱的星辉,竟奇迹般地穿透云层缝隙,如约而至,洒落在石壁之上。刹那间,那些玄奥的纹路再次浮现出朦胧的星图轮廓。
“就是现在!”楚然并指如剑,依样画葫芦,以自身微薄的星辰之力混合扳指的独特波动,精准点向星图核心。
嗡鸣再起,水波荡漾,幽深的洞口如期显现。楚然身形一闪而入,没有丝毫留恋外界。在他进入后,石壁迅速恢复原状,将所有的危机与窥探彻底隔绝在外。
再次踏入枯荣洞,那股熟悉的、矛盾而又和谐的气息扑面而来。一半生机盎然、一半死寂沉沉的潭水依旧静静躺在洞窟中央,仿佛亘古未变。此地阵法玄奥,似乎连时间的流逝都变得缓慢而模糊,给人一种与世隔绝的安宁感。
“噗——”
一直强压着的气血终于忍不住翻涌上来,楚然张口喷出一小股暗红色的淤血,脸色瞬间苍白了几分。接连的逃亡、心神的高度紧绷、尤其是过度催动扳指和《敛星诀》带来的神魂负荷,此刻在安全的环境下终于爆发出来。他踉跄几步,走到枯荣潭边,盘膝坐下。
他没有立刻疗伤,而是先小心翼翼地将贴身收藏的那块黑色石板取出,放在膝前。接着,是那半块染血的玉佩。当两件物品同时出现,并且靠近那口奇特的潭水时,异变发生了!
玉佩之上,那早已干涸发黑的血迹,竟隐隐泛起一丝微不可察的红光,仿佛与某种同源的气息产生了共鸣。而黑色石板的表面,那些模糊的古老篆文,在枯荣潭水散发出的生死道韵的浸润下,似乎变得清晰了一丝。更神奇的是,楚然丹田内的玉扳指,也同步传来温和的暖流,仿佛一座桥梁,沟通着玉佩、石板与楚然自身的感知。
他福至心灵,立刻将心神沉入这种奇特的共鸣状态中。双手分别轻触玉佩和石板,闭目凝神,以《星辰炼心诀》为基,引导着扳指的力量,细细感悟。
先前在万卷楼仓促之间,他只是勉强辨认出“星轨逆转”等关键字眼。此刻,在枯荣洞这特殊环境、玉佩血脉共鸣以及扳指全力辅助的三重作用下,石板上记载的晦涩信息,如同被拭去尘埃的古镜,一点点展现出更清晰的内容。
不仅仅是文字,还有一幅极其简约、却意蕴无穷的星象图谱,在他脑海中缓缓展开。图谱描绘的是北斗七星与周边几个特定辅星在某个特定时刻的相对位置,其构成的图案,正是一种极其罕见的“星轨逆转”之象!
而伴随着星象图谱,还有一段更加详细的注解,如同涓涓细流,流入他的心田:
“星轨逆转,七杀移位,天机混沌,幽冥暂瞑。此象罕现,周期漫长,下一个契机,当在…百二十日夜之后,子时三刻,北斗倒悬,天枢指冥。”
一百二十天!四个月之后!
楚然心中一震,终于得到了一个确切的时间点!
注解继续浮现:“…然,天象虽至,仍需钥匙。寂灭之力,溯源而上;新生之气,逆死而生。交汇之地,必有异象显化,或为湖海倒映星辰,或为地脉喷涌灵机…循迹而至,于星象鼎盛之时,以同源之力击之,方可暂蔽天机,斩断幽冥之窥。”
文字到此戛然而止,但其中蕴含的信息却让楚然心潮澎湃。
不仅指出了具体时间(一百二十天后的子时三刻),还指明了方法:需要他动用寂灭剑种与青莲生机这两种力量,在星轨逆转天象出现时,找到一处特定的“交汇之地”(可能是倒映星辰的湖海,或是地脉灵机喷涌之处),在那里,以同源之力(很可能指玉佩或扳指)冲击某个关键点,才能暂时屏蔽“幽冥之眼”的窥探!
这无疑是一条清晰无比的行动路线图!也是他目前摆脱被动局面的唯一希望!
兴奋之余,巨大的压力也随之而来。四个月时间,看似不短,但对于需要寻找那虚无缥缈的“交汇之地”,并要确保在那一刻拥有足够力量完成仪式的他来说,却是紧迫万分。更何况,宗门内暗流汹涌,幽冥殿的威胁如芒在背,他连安心修炼都成问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