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粤语诗)
文/树科
高度!高度!高度!
高度喺天度……
高度!高度!高度!
高度距离度……
高度!高度!高度!
高度珠峰度?
高度!高度!高度!
系唔系喺高度啊?
高度!高度!高度!
你知嘅,高度喺你心度……
《诗国行》(粤语诗鉴赏集)2025.8.9.粤北韶城丹霞机场
解构 “高度”:树科粤语诗《高度》的诗学意蕴与方言美学赏析
文/阿蛋
在当代汉语诗歌创作中,方言诗歌以其独特的语音韵律、文化肌理与情感质感,为诗歌园地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树科的粤语诗《高度》便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佳作,这首篇幅精短却意蕴丰沛的诗作,以反复咏叹的节奏、朴素却深邃的意象,在粤语特有的语音系统与文化语境中,构建起关于 “高度” 的多重哲思,既延续了中国古典诗歌 “以小见大” 的审美传统,又融入了现代诗歌的思辨特质。本文将从方言诗学、意象建构、哲学意蕴、节奏韵律四个维度,结合中外诗学理论与古典诗词传统,对《高度》进行细致拆解与深度赏析,探寻其在当代诗歌创作中的独特价值。
一、方言诗学:粤语的 “声” 与 “意” 构建诗歌的文化根系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 “活化石”,也是诗歌情感表达的 “原生载体”。朱自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中曾言:“方言入诗,不独在语音上添了乡土的色彩,在词汇上也添了乡土的色彩,更能表现地方的生活和情感。” 树科选择以粤语创作《高度》,并非简单的语言选择,而是将诗歌的情感内核与粤语的语音、词汇特质深度绑定,让诗歌从诞生之初便带有浓郁的文化根系与情感温度。
首先,从语音层面来看,粤语的声调系统为诗歌的节奏与情感表达提供了天然的 “韵律框架”。粤语拥有九个声调(部分地区为八个),相较于普通话的四个声调,其语音的高低起伏、抑扬顿挫更为丰富,能够更细腻地传递情感的变化。《高度》一诗中,核心意象 “高度” 的粤语发音为 “gōu dou”,其中 “高”(gōu)为高平调,发音平稳且悠长,仿佛将 “高度” 这一概念从空间上向上延展;“度”(dou)为低平调,发音沉稳且厚重,为 “高度” 的延展提供了坚实的落点。这种 “高平 低平” 的声调组合,让 “高度” 一词的发音本身就充满了空间感与层次感,与诗歌所探讨的 “高度” 的空间属性、哲学属性形成了巧妙的呼应。
同时,诗歌中反复出现的 “高度!高度!高度!” 的咏叹句式,在粤语的语音系统中产生了独特的 “情感共振”。粤语的发音相较于普通话更为短促有力,尤其是在表达强烈情感时,短促的音节能够形成密集的情感冲击。“高度!” 作为独立的感叹句,在粤语中发音简洁明快,三个连续的 “高度!” 叠加,形成了如同鼓点般的节奏,既像是诗人对 “高度” 的执着追问,又像是对 “高度” 这一概念的反复确认,让诗歌的情感表达从平缓逐渐走向强烈,再到最后的沉静反思,形成了完整的情感曲线。
其次,从词汇层面来看,粤语中 “度” 的多义性为诗歌的意象拓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粤语中,“度” 不仅可以表示 “程度”“幅度”,还常作为方位助词,相当于普通话的 “里”“处”,如 “屋企度”(家里)、“街度”(街上)。《高度》一诗中,“高度喺天度”“高度距离度”“高度珠峰度”“高度喺你心度” 等句式,正是巧妙运用了 “度” 的这一方位助词功能,将 “高度” 与 “天”“距离”“珠峰”“心” 等不同的空间与概念进行绑定,让 “高度” 从一个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感知、可触摸的具体存在。
这种词汇的多义性运用,并非树科的独创,而是对中国古典诗歌 “一词多义”“意象叠加” 传统的继承与创新。在中国古典诗词中,诗人常常通过词语的多义性来拓展诗歌的意蕴,如 “春风又绿江南岸” 中的 “绿”,既表示颜色,又表示动作,让诗句充满了动态感与生命力。树科对 “度” 的运用,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度” 不仅是连接 “高度” 与其他意象的 “桥梁”,更让 “高度” 的内涵不断丰富 —— 从 “天度” 的自然高度,到 “珠峰度” 的地理高度,再到 “心度” 的精神高度,“度” 的每一次出现,都让 “高度” 的概念实现一次升华,最终完成了从具象到抽象、从物理到精神的跨越。
此外,粤语的口语化特质让诗歌更具 “在场感” 与 “对话感”。《高度》一诗的结尾 “系唔系喺高度啊?”“你知嘅,高度喺你心度……”,采用了粤语中常用的口语句式,“系唔系”(是不是)带有疑问的语气,仿佛诗人在与读者对话,将读者拉入诗歌的情境中;“你知嘅”(你知道的)则带有亲切的确认语气,像是朋友间的倾诉,让诗歌的情感表达更加自然、真诚。这种口语化的表达,打破了传统诗歌的 “典雅” 壁垒,让诗歌回归到日常的情感交流中,正如艾略特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中所说:“诗歌不是情感的放纵,而是情感的逃避;不是个性的表达,而是个性的逃避。” 但树科的《高度》却反其道而行之,通过口语化的方言表达,让诗歌成为情感的 “直接传递”,让读者在熟悉的语言环境中感受到诗歌的温度与力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