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已下,再无犹豫。胡八一深吸一口带着浓重霉味和腥气的空气,紧了紧手中的工兵铲和火把,沉声道:“既然选了右边,那就闯一闯!都打起精神来,胖子,你跟紧我,注意脚下和头顶。杨参谋,九歌,你们断后,留意后方和两侧动静。”
“放心吧老胡,胖爷我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王胖子嘴上依旧不怂,但行动上却毫不含糊,将背上有些松垮的背包带又勒紧了些,手里那根火把握得稳稳的,眼睛瞪得像铜铃,仔细打量着右边那个刻着“太保之眼”的人工洞口。
洞口内部黑漆漆的,手电光柱打进去,仿佛被黑暗吞噬了一般,照不了多远。一股比溶洞大厅更阴冷、更潮湿的气流从洞内缓缓吹出,带着一股难以言喻的、类似陈年药材混合着泥土腥气的味道,并不好闻,但也算不上刺鼻,只是让人莫名地感到心神不宁——正是之前一直隐约感受到的那股令人心烦意乱波动的源头所在。
张九歌站在洞口,最后一次运转望气术观察。洞口内部的煞气呈现出一种粘稠、缓慢流动的状态,如同深潭下的暗流,表面平静,内里却潜藏着巨大的拉扯力。那诡异的波动如同水波纹般从深处一阵阵传来,干扰着他的感知,让望气术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里面的气息很古怪,能干扰人的方向感和心神,大家务必紧守精神,别被迷惑了。”张九歌郑重提醒道。他隐约觉得,这种波动似乎并非纯粹的自然现象,更像是一种……人为布置的阵法效应。
“明白。” Shirley杨点了点头,她虽然无法像张九歌那样直观感知“气”,但作为受过严格训练的前《国家地理》摄影师,她的方向感和观察力极强,此刻也隐隐感觉到洞口内似乎有种力量在试图混淆她的感官。她下意识地摸了摸脖子上挂着的十字架,又检查了一下随身携带的飞虎爪和金刚伞。
胡八一率先迈步,踏入了右边的人工洞口。火把的光芒驱散了洞口边缘的黑暗,照亮了前方。洞内并非想象中的狭窄逼仄,而是一条宽阔得可容三人并行的甬道,甬道四壁是整齐的青黑色条石垒砌而成,严丝合缝,工艺精湛,地面也铺着同样材质的石板,虽然积满了厚厚的灰尘,但依旧能看出当年的规整。
“好家伙,这工程,够下本钱的啊!”王胖子跟着进来,用火把照了照甬道顶部,也是拱形的条石结构,不由得咂舌,“这观山太保挺阔气啊,修这么条道儿。”
“不是为了阔气。”胡八一用工兵铲敲了敲旁边的石壁,发出沉闷的实心声响,“这是陵墓神道的规格,而且用料和工艺都非常考究,是为了确保坚固和永久性。看来,我们真的找对地方了,这龙岭迷窟深处,确实藏着大墓,而且观山太保不仅来过,还参与了修建或者改造。”
四人沿着甬道小心翼翼地向内推进。甬道笔直地向前延伸,火把和手电的光线在深邃的黑暗中显得微不足道。周围寂静得可怕,只有四人的脚步声和呼吸声在封闭的空间里回荡,显得格外清晰。那股令人心烦意乱的波动感随着深入越来越强,仿佛有无形的丝线在撩拨着众人的神经。
走了约莫百步,前方依旧是一片黑暗,看不到尽头。
“这甬道怎么这么长?感觉走不到头似的。”王胖子嘀咕道,他感觉自己的脚步似乎变得有些沉重,脑袋也有点发晕。
“胖子,沉住气。”胡八一虽然也感到有些不适,但还能保持冷静,“这地方古怪,别自己吓自己。”
张九歌眉头紧锁,他感觉最明显。那波动不仅干扰方向感,似乎还在潜移默化地消耗人的精神和体力。他暗中运转观山太保传承中的宁神法诀,才勉强抵御住这种侵蚀。他注意到,两侧的石壁似乎并非一成不变,在特定的间隔,石壁上会出现一些极其浅淡的、几乎与石壁同色的刻痕,同样是那种抽象的“眼睛”符号的变体,但更加隐秘,仿佛只是石料天然的纹理,若非他刻意寻找且有望气术辅助,根本发现不了。
“这些刻痕……是阵法的一部分?”张九歌心中明悟,“观山太保不仅留下了路标,还在这条‘生路’上布下了考验心志的迷阵。若是心志不坚或者无法识破其中关窍,就算找到了正确的入口,也可能永远走不出去,或者精神崩溃。”
又前行了几十米,前方的甬道似乎到了尽头,出现了一个转弯。然而,当四人转过弯道时,眼前的景象却让所有人都愣住了。
转弯之后,并非预想中的墓室或者开阔地,而是……又一个几乎一模一样的岔路口!
两条几乎完全相同的甬道出现在眼前,同样由青黑色条石砌成,同样宽阔,同样深邃不知通向何方。唯一的不同是,左边那条甬道的入口上方,刻着一个清晰的“太保之眼”符号,而右边那条,则空空如也。
“这……这他娘的搞什么鬼?”王胖子傻眼了,“怎么又来一次?玩我们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