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寻龙纪:逆时追秦 > 第79章 金鞍宝马辞邯郸,墨师断念嘱门生

邯郸的晨雾总带着股洗不掉的凉。天刚蒙蒙亮时,西门外义冢的方向还飘着零星的松烟,那烟混在雾里,像给刚过的葬礼缠了层薄纱,连街面上早起的炊饼摊子,蒸笼冒的白气都透着几分肃穆。

项尘是被玄铁枪的凉意弄醒的。他夜里就靠在墨家据点的门板上合了眼,枪杆斜倚在身侧,枪尖沾的晨露顺着龙纹凹槽滑下来,滴在他手腕上,凉得他一个激灵。睁眼时,阿石正蹲在院子里磨他那把短刀——刀是阿禾生前用的,刀刃上还留着邪兵盔甲的豁口,阿石磨得格外慢,像在跟老朋友说话。

“将军,您醒了?”阿石抬头,眼里还有红血丝,“阿月去街口买炊饼了,说让您吃了热乎的,再去宫里见赵王。”

项尘点点头,伸手揉了揉眉心。昨夜从义冢回来,就收到太监传旨,说赵王今早要在长乐宫见他和墨渊,没说缘由,但他心里大概有谱——多半是为了去咸阳的事。他起身拿起玄铁枪,枪身被晨露浸得发沉,他掂了掂,走到院子里的老槐树下,随意挽了个枪花。枪尖划破晨雾的声音很轻,却惊飞了枝桠上的麻雀,扑棱棱的翅膀声,倒让这安静的院子多了点活气。

“磨好了?”墨渊的声音从屋里传来。他手里拿着个机关匣,正往里面塞震雷弹,匣子里还躺着几个铜齿轮,是阿禾之前没做完的机关零件。“阿石,把这把短刀收好吧,别总磨了,刀刃再薄,就经不起砍了。”

阿石哦了一声,把刀用布裹好,放进自己的行李袋里。他看了眼项尘,又看了眼墨渊,犹豫了半天,才小声说:“先生,将军,我……我想跟你们去咸阳。”

墨渊手上的动作顿了顿,没说话,只是把最后一个震雷弹塞进机关匣,扣上盖子。项尘也停下了练枪的动作,他知道阿石的心思——阿禾是他最好的朋友,他想跟着去报仇,可邯郸这边,也确实需要人守着。

“先去见赵王再说。”项尘把玄铁枪靠在槐树上,“等回来,咱们再商量。”

正说着,阿月提着个布包回来了,里面装着四个热乎的炊饼,还有两碗小米粥。“将军,先生,快吃吧!街口张婶说,这是她今早特意多蒸的,还放了点糖,说让咱们路上有劲儿。”她把粥碗递给两人,又从布包里掏出个油纸包,“这里面是腌菜,张婶说路上吃干粮腻,就给装了点。”

项尘接过粥碗,温热的瓷碗贴着掌心,暖得他心里发沉。他想起昨天在义冢,那个被阿竹救下的妇人,抱着孩子来送鸡蛋,说以后每月都要去给阿竹上坟;还有那个拄拐杖的老婆婆,让孙女给每个墓碑磕头,说要让孩子记住,是谁护着邯郸。这些百姓的好,他记在心里,也更明白,这趟咸阳之行,不能输。

吃完早饭,项尘和墨渊就往长乐宫去。街上已经渐渐热闹起来,挑着担子的货郎、牵着牛的农夫、背着书包的学童,都跟往常一样,只是路过西门时,有人会往义冢的方向望一眼,眼神里带着感激和惋惜。偶尔有百姓认出项尘,会停下脚步,拱手道:“项将军,辛苦了!”

项尘也拱手回礼,脚步却没停。他知道,这些百姓的安稳,是阿禾他们用命换来的,他不能辜负。

长乐宫的台阶又高又陡,项尘和墨渊拾级而上时,正好遇到赵衍将军。他穿着一身玄甲,手里拿着张地图,看到两人,立刻迎了上来:“项将军,墨先生,陛下在殿里等着呢。我这刚画好咸阳附近的地形图,荧惑谷的位置标得更细了,还有几条近路,你们拿着,路上能省点时间。”

项尘接过地图,展开看了看。上面用墨笔标着山川、河流、驿站,甚至还有几处可能有邪兵出没的地方,标着红色的叉。“多谢赵将军,费心了。”

“都是应该的。”赵衍拍了拍他的肩膀,“你们这趟去咸阳,可得小心。逆时盟的人肯定盯着仙秦遗迹呢,说不定会在半路设埋伏。我已经跟玄铁营的士兵交代好了,让他们路上多留意,要是遇到不对劲,就赶紧用传声哨联系。”

墨渊点点头:“有劳赵将军了。邯郸的防御,也辛苦你多照看。”

“放心吧!”赵衍笑了笑,“我已经在四个城门加派了岗哨,还让士兵们每天在城外巡逻,一旦有逆时盟的动静,立刻就能报上来。你们只管去咸阳找线索,邯郸这边,我给你们守着!”

跟赵衍道别后,项尘和墨渊走进了长乐宫。殿里很安静,赵王正坐在龙椅上,手里拿着一卷竹简,见他们进来,立刻放下竹简,招手道:“项将军,墨先生,快过来坐!”

两人走到殿中,躬身行礼。赵王摆摆手,让太监给他们搬了两个锦凳,又让人端上茶水。“昨天的葬礼,朕听说办得很隆重?”赵王的声音很温和,“那些墨家弟子,是邯郸的英雄,朕已经让人把他们的名字刻在城墙上了,让后世的人都记得,是谁护着邯郸。”

“陛下圣明。”墨渊拱手道,“弟子们若泉下有知,定会感激陛下。”

赵王叹了口气,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才缓缓说道:“朕听说,你们要去咸阳找仙秦遗迹的线索?”

项尘点头:“回陛下,是的。逆时盟一直在找仙秦遗迹,若让他们先找到,后果不堪设想。我们想去咸阳,一方面是找线索,另一方面,也想顺藤摸瓜,找到逆时盟的老巢,彻底消灭他们。”

“好!有魄力!”赵王拍了下龙椅的扶手,眼里闪过一丝赞许,“朕就知道,你不会让朕失望。邯郸能有你这样的将军,是邯郸的福气,也是百姓的福气。”他顿了顿,对着殿外喊了一声,“来人!”

很快,两个太监抬着一个红木箱子走了进来,放在项尘和墨渊面前。另一个太监手里拿着一个锦盒,还有一卷用丝绸裹着的东西。

“项将军,墨先生,这是朕给你们准备的东西。”赵王指着红木箱子,“这里面是一百两黄金,你们路上买干粮、住驿站,都能用得上。黄金沉,朕已经让人给你们准备了十匹好马,都是玄铁营里挑出来的,脚力好,还能驮东西。”

项尘和墨渊都愣了一下,没想到赵王会给这么多资助。项尘连忙起身,躬身道:“陛下,这太多了。我们自己带了干粮和盘缠,不用这么麻烦陛下……”

“哎,话可不能这么说!”赵王打断他,“你们去咸阳,是为了邯郸,为了天下百姓,朕资助你们,是应该的。再说,咸阳是秦国的都城,你们去了那边,没有本地人的照应,肯定不方便。”他指了指那个锦盒,“这里面是一封朕写给秦国丞相吕不韦的信,吕不韦跟朕有旧交,你们拿着这封信去找他,他定会帮你们通行,还能给你们提供些线索。”

项尘接过锦盒,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封用朱砂封蜡的信,信封上写着“吕丞相亲启”四个大字,字迹苍劲有力,是赵王的亲笔。他心里一阵暖流,对着赵王深深鞠了一躬:“陛下的大恩,项尘铭记在心。我们定不辱使命,找到仙秦遗迹的线索,消灭逆时盟,不让陛下和邯郸百姓失望!”

墨渊也起身行礼:“多谢陛下。臣等此去咸阳,定当全力以赴。”

赵王笑着摆摆手:“快坐下吧。朕知道,你们担心邯郸的安全,朕已经跟赵衍将军交代好了,让他加强防御,你们就放心去。对了,朕还让人给你们准备了一些伤药和干粮,都是玄铁营士兵常用的,止血快,还顶饿,你们也带上。”

又聊了一会儿,项尘和墨渊才起身告辞。走出长乐宫时,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晨雾散了,阳光洒在宫墙上,金灿灿的。两个太监牵着十匹好马在宫门外等着,马身上披着黑色的鞍鞯,鬃毛像黑缎子一样亮,蹄子踩在石板路上,发出咚咚的响声,一看就知道是能跑远路的好马。

“项将军,墨先生,这些马就交给你们了。”一个太监把马缰绳递过来,“陛下还说,要是路上不够用,就去沿途的驿站找驿丞,报陛下的名号,他们会给你们补充干粮和水。”

项尘接过缰绳,摸了摸马的脖子,马温顺地蹭了蹭他的手。“有劳公公了。”

离开皇宫,项尘和墨渊牵着马,往墨家据点走。街上的百姓看到他们牵着这么多好马,都围过来看,有人认出那是赵王赏赐的,纷纷议论道:“项将军要去咸阳了吧?有陛下的资助,肯定能打赢逆时盟!”“是啊是啊,项将军可是咱们邯郸的救星!”

项尘听到这些话,心里更坚定了。他抬头看了看天,阳光正好,没有云,他想,这样的好天气,适合出发。

回到墨家据点时,院子里已经围了不少人——都是墨渊的弟子,有十几个,都是之前留在邯郸处理墨家事务的,没参加西门的战斗。看到项尘和墨渊回来,还牵着十匹好马,一个叫阿木的弟子立刻迎了上来:“先生,将军,你们回来啦!我们听说你们要去咸阳,特地来看看。”

墨渊点点头,让项尘把马牵到院子里的马棚里,自己则走进屋里,把赵王给的黄金和信放好。阿木和其他弟子跟在后面,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还是阿木鼓起勇气,说道:“先生,我们想跟你们去咸阳!”

墨渊手上的动作停了下来,他转过身,看着眼前的弟子们。这些弟子里,最大的阿木也才二十岁,最小的阿竹(跟牺牲的阿竹重名)才十六岁,都是些半大的孩子。他知道,他们是听说了西门战斗的事,想为牺牲的师兄们报仇,也想跟着去见识见识,可邯郸的墨家据点,不能没有他们。

“你们不能去。”墨渊的声音很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阿木愣了一下,连忙说道:“先生,我们能行!我们会用机关弩,会做震雷弹,遇到邪兵,我们也能打!阿禾师兄他们牺牲了,我们想替他们报仇,想跟着你们去消灭逆时盟!”

其他弟子也纷纷附和:“是啊先生,我们不怕危险!”“我们留在邯郸也没什么事,不如跟你们去咸阳,多个人多份力!”

墨渊看着他们激动的样子,心里叹了口气。他走到院子里,示意弟子们都坐下,自己则坐在老槐树下的石凳上,拿起地上的一根树枝,在地上画了个圈,又在圈外面画了几个叉。

“你们看,这个圈是邯郸,外面的叉是逆时盟可能出现的地方。”墨渊指着地上的画,“我们去咸阳,是为了找仙秦遗迹的线索,可邯郸这边,也不能放松。逆时盟知道我们去了咸阳,很可能会趁机偷袭邯郸,因为他们知道,邯郸是我们的根基,只要邯郸乱了,我们在咸阳就会分心。”

他顿了顿,看着弟子们:“你们留在邯郸,不是没用,反而是最重要的。你们要守护好墨家据点,因为这里有我们墨家的机关图纸,有解邪粉的配方,不能让逆时盟抢去。你们还要跟赵衍将军配合,帮他巡查邯郸的防御,一旦发现逆时盟的踪迹,就立刻用传声哨通知我们。你们想想,要是我们在咸阳找到了线索,却发现邯郸被逆时盟偷袭了,百姓受了苦,那我们去咸阳还有什么意义?”

阿木低下头,没说话,其他弟子也都沉默了。他们知道墨渊说得对,可心里还是有点不甘心——他们想跟着去报仇,想为墨家出力。

“先生,我们知道您担心邯郸,可我们也担心您和将军。”一个叫阿莲的女弟子小声说,“咸阳那么远,逆时盟的人又多,你们只有两个人,还有阿石和阿月,万一遇到危险,怎么办?”

墨渊笑了笑,伸手拍了拍阿莲的肩膀:“我们不是两个人,还有赵衍将军派来的五十个玄铁营士兵,他们都是精锐,能打仗。而且,我们还有赵王给的信,到了咸阳,有吕不韦丞相照应,不会有事的。”他看着所有弟子,眼神变得温和起来,“你们是墨家的未来,邯郸需要你们守护,墨家也需要你们守护。等我们从咸阳回来,还等着你们给我们汇报邯郸的情况呢。”

项尘这时正好从马棚里出来,他听到了墨渊的话,也跟着说道:“阿木,你们放心,我们会照顾好自己,也会替阿禾他们报仇。你们留在邯郸,守护好这里,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助。等我们消灭了逆时盟,回来给你们庆功。”

阿石也走过来,拍了拍阿木的肩膀:“我跟你们保证,要是遇到逆时盟的人,我一定替阿禾多砍几刀!你们就等着我们的好消息吧!”

阿木抬起头,看着墨渊和项尘,又看了看其他弟子,终于点了点头:“好,我们听先生和将军的!我们留在邯郸,守护好据点,等你们回来!”

其他弟子也纷纷点头:“对!我们会守护好邯郸!”“先生,将军,你们路上小心!”

墨渊欣慰地笑了,他站起身,从怀里掏出几个机关哨,分给每个弟子一个:“这个是传声哨,能传十里地。要是遇到紧急情况,就吹这个哨子,赵衍将军的人听到了,会立刻来帮忙。还有,这个是解邪粉,你们带在身上,万一遇到邪兵,能防他们的毒雾。”

弟子们接过哨子和解邪粉,小心地放进怀里。阿莲从自己的行李袋里拿出一个布包,递给墨渊:“先生,这里面是我做的布鞋,路上穿,比草鞋舒服。您和将军,还有阿石、阿月,每人两双。”

墨渊接过布包,打开一看,里面是四双黑色的布鞋,针脚缝得很密,一看就很结实。他心里一暖,点了点头:“多谢阿莲。”

接下来的时间,大家就开始收拾行李。项尘把赵王给的黄金分成两份,一份放在自己的行李袋里,一份交给墨渊保管。墨渊则把机关匣、震雷弹、解邪粉都整理好,放进一个大布包里,让阿石背着——阿石力气大,能扛得住。阿月则把干粮、腌菜、伤药都分类放好,还特意给每个人准备了一个水囊,灌满了干净的水。

赵衍将军也派人送来了东西——五十套玄甲,五十把长刀,还有几袋干粮和伤药。玄铁营的士兵们也都来了,他们穿着玄甲,背着弓箭,整齐地站在院子里,等着项尘下令出发。

夕阳西下的时候,行李终于收拾好了。十匹好马都驮上了东西,玄铁营的士兵们也都准备好了。墨渊的弟子们都站在院子门口,目送着他们。阿木手里拿着个机关鸟,递给项尘:“将军,这个是阿禾师兄之前做的机关鸟,能飞三里地。你们要是遇到什么事,就把消息写在纸上,绑在鸟腿上,让它飞回来,我们看到了,会立刻告诉赵衍将军。”

项尘接过机关鸟,点了点头:“好,我会的。”

墨渊最后叮嘱弟子们:“记住,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要先保证自己的安全,不要硬拼。有赵衍将军在,邯郸不会有事的。”

弟子们都用力点头,眼里含着泪,却没掉下来——他们知道,现在不是哭的时候,他们要坚强,要守护好邯郸。

项尘翻身上马,玄铁枪斜挎在腰间,怀里揣着赵王给的信和阿禾的铜齿轮。墨渊、阿石、阿月也跟着上了马,五十个玄铁营士兵跟在他们身后,排成整齐的队伍。

“出发!”项尘喊了一声,双腿轻轻一夹马腹,马缓缓走出了院子。

墨渊的弟子们站在门口,对着他们的背影拱手道:“先生,将军,一路顺风!”“我们等你们回来!”

项尘回头看了一眼,弟子们的身影越来越小,墨家据点的大门也渐渐关上了。他又抬头看了看邯郸的城墙,城墙上“邯郸”两个大字在夕阳下闪着光。他深吸一口气,心里默念:邯郸,等着我;阿禾,等着我。我一定会从咸阳带回好消息,一定会消灭逆时盟。

队伍缓缓走出邯郸城,朝着西边的咸阳方向走去。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十匹好马的蹄声在石板路上回响,像在为他们送行。项尘握紧了马缰绳,玄铁枪在他腰间轻轻晃动,他知道,这趟咸阳之行,肯定不会轻松,但他有信心,有墨渊这样的同伴,有阿石、阿月这样的帮手,还有赵衍将军和邯郸百姓的支持,他一定能成功。

夜色渐渐降临,远处的山轮廓变得模糊起来。项尘抬头看了看天,星星已经出来了,一闪一闪的,像阿禾他们的眼睛,在看着他,在为他加油。他笑了笑,轻轻踢了一下马腹,马加快了脚步,朝着咸阳的方向,继续前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