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寻龙纪:逆时追秦 > 第447章 临别嘱托护华夏

寻龙纪:逆时追秦 第447章 临别嘱托护华夏

作者:煊樵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10:54:02

天刚蒙蒙亮的时候,昆仑山下的风还裹着霜气,刮在人脸上像小刀子似的。可守时联军的将士们早就列好了队,玄色的铠甲在晨光里泛着冷硬的光,手里的长枪斜指地面,枪尖上还挂着没化的霜花,一个个站得笔直,连呼吸都放轻了——没人说话,连平时最爱闹的几个少年兵,都攥紧了腰间的短刀,眼神里满是不舍。

山道拐角处传来马蹄声,“嗒,嗒,嗒”,节奏稳得像鼓点,敲在每个人的心尖上。最先看见玄甲一角的是队列前排的秦峰,他手按在剑柄上,喉结动了动——那身玄甲他太熟悉了,三年前在雁门关,项少龙就是穿着它,单枪匹马冲散逆时盟的骑兵,枪尖挑飞敌将头盔的样子,到现在还刻在他脑子里。

马蹄声越来越近,项少龙的身影终于出现在晨光里。他骑的是匹黑马,鬃毛被风吹得飘起来,马背上没挂多余的东西,只挎着那柄旧剑鞘——剑鞘上的划痕在晨光里看得更清楚,一道一道,像刻在上面的故事。最惹眼的还是那身玄甲,甲片是暗蓝色的,边缘绣着细细的龙纹,阳光照在上面时,龙纹会泛出淡蓝色的光纹,不是后来工匠做的那种亮闪闪的鎏金,是像战国青铜鼎上的锈色那样,沉得下来,却又藏着劲儿。

“将军!”队列里不知谁低喊了一声,声音有点哑,很快又咽了回去。项少龙勒住马,目光扫过面前的将士们——从排头的秦峰,到队尾那个去年刚参军的小个子,每个人的脸他都记得:有在江南一起躲过大雨的,有在塞北一起啃过冻干粮的,还有在逆时盟老巢外,一起守了三天三夜没合眼的。

他翻身下马,动作利落得不像快五十的人——当年在赵**营里,他能踩着马镫飞身摘树上的果子,现在虽然没那么灵活,可落地时还是稳得很,玄甲甲片碰撞发出“叮”的一声轻响,像在跟这三年的时光告别。

项尘早就等在最前面,手里攥着那枚龙符,指节都泛白了。他昨晚没睡好,脑子里全是项少龙说要回战国的话,半夜起来摸了摸龙符,还是温的,就像项少龙的手掌温度。看见项少龙过来,他往前迈了一步,想说点什么,却又不知道从哪儿说起——是问“前辈您路上小心”,还是说“我一定护好龙符”,话到嘴边,只剩一句干巴巴的“前辈”。

项少龙看着他,笑了笑,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他的手掌粗糙,带着常年握枪的茧子,拍在项尘肩上时,力道不轻不重,却让项尘一下子定了神。“别紧张,”项少龙的声音比昨天柔和些,却更郑重,“我又不是去送死,是回家。”

“回家”两个字,他说得轻,却像锤子似的敲在项尘心上。项尘抬头看他,正好看见项少龙眼角的疤——那道疤他问过,是当年在雍都跟吕不韦的门客交手时留下的,当时项少龙笑着说“这点伤算啥,当年在长平,我胸口挨了一箭,滕翼把我从死人堆里拖出来,我还跟他抢水喝呢”。

“后代,”项少龙突然收了笑,眼神沉下来,像战国时他在战场上看地形的样子,“你手里的龙符,不只是时空信物,更是咱们华夏的根。我当年在战国,带着弟兄们打仗,不是为了争地盘,是为了让老百姓能有口饭吃,能安安稳稳过日子——你见过饿殍满地的样子吗?我见过。在魏国边境,那年大旱,路上全是逃荒的人,小孩哭着要吃的,大人只能抱着孩子哭,还有人啃树皮啃得满嘴是血……”

他顿了顿,声音有点哑,像是想起了不好的回忆,“后来我跟滕翼带了粮食过去,那些老百姓跪在地上给我们磕头,头都磕破了。那时候我就想,不管打多少仗,不管受多少伤,只要能护着他们,就值了。现在逆时盟灭了,时空稳了,可守护华夏的担子,还没卸——你得记住,华夏不是一块地,是生活在这片地上的人,是他们手里的锄头,是他们家里的炊烟,是他们嘴里说的话,写的字。”

项尘用力点头,眼泪差点掉下来,却又憋了回去——他知道项少龙不喜欢哭哭啼啼的。他握紧龙符,龙符在掌心微微发烫,像是在回应项少龙的话。“前辈,您放心,”他的声音很坚定,比平时响亮多了,“我一定护好华夏,护好老百姓,绝不让您和那些古人失望。”

项少龙看着他,眼里露出点欣慰的神色,又拍了拍他的肩,“好小子,我信你。”

这时秦峰走了过来,他穿着一身银甲,比项少龙的玄甲新,却也带着不少战痕——左臂的甲片有个凹坑,是上次跟逆时盟高手交手时被锤出来的。他对着项少龙抱拳道:“项将军,上次雁门关一战,若不是您出手,我早就成了逆时盟的刀下鬼。您放心,往后守时空的事,我秦峰第一个冲在前头,绝不含糊!”

项少龙回了个抱拳礼,笑着说:“秦兄弟,我知道你的性子,跟当年的荆俊一样,勇猛得很。但记住,打仗不是只靠猛劲儿,得护着身边的弟兄,护着身后的百姓——当年荆俊总爱冲在最前面,我总骂他,不是怕他受伤,是怕他万一出事,他手下的弟兄没人带。你也是,往后不管跟谁交手,都得记着,你不是一个人在打。”

秦峰听着,眼圈有点红,又用力点头:“末将记住了!”

木青也走了过来,她穿着一身青布衫,没穿铠甲,手里拿着个药箱——她是联军里的医官,上次项少龙胸口挨了一刀,就是她缝的针。她对着项少龙福了福身,声音很轻,却很清晰:“项将军,您之前教我,医者不仅要救死扶伤,还要懂百姓的苦。往后我会多去民间走一走,给老百姓看病,也帮着大家守好这片土地。”

项少龙看着她,眼里带着温和的笑意:“木姑娘,你心细,比我们这些大老粗懂百姓的难处。当年我在赵国,认识一个老医官,他走街串巷给人看病,不收钱,只收点粮食。有次他给一个穷人看病,自己却染了病,最后没挺过来。他说,医者的本分,就是让活着的人更好地活。你记住这句话,比什么都重要。”

木青点点头,把药箱抱得更紧了:“将军的话,木青记一辈子。”

最后过来的是墨渊,他穿着一身灰布长袍,手里拿着个罗盘——他是联军里懂时空术的人,之前帮项少龙研究过时空道体。他对着项少龙拱手道:“项将军,您的时空道体,我研究了很久,知道穿越回去不容易。您放心,往后我会盯着时空波动,只要有一点异常,我马上跟项尘兄弟联系,绝不让逆时盟那样的事再发生。”

项少龙拍了拍他的胳膊:“墨先生,你心思缜密,懂时空的门道。我那枚龙符,除了能感应异常,还有个用处——要是遇到实在解决不了的时空问题,你让项尘把龙符放在昆仑山顶的巨石上,龙符会发出蓝光,能暂时稳定时空。你多帮着项尘,他年纪小,有些事还得你多指点。”

墨渊连忙应道:“将军放心,我一定尽力!”

项少龙把所有人都看了一遍,从秦峰的银甲,到木青的药箱,再到墨渊的罗盘,最后落在项尘手里的龙符上。他深吸了一口气,风裹着霜气吹过来,掀起他的衣角,玄甲上的龙纹在晨光里泛着淡蓝色的光,跟他周身的气息慢慢合在一起。

“诸位,”他的声音比刚才更响,传遍了整个队列,“守护时空的重任,我就交给你们了。我项少龙,是战国的人,生在那儿,也该死在那儿。往后你们要是想起我,就看看天上的星星——最亮的那颗,是我跟滕翼、荆俊他们当年行军时辨方向的星,看到它,就当是我在跟你们打招呼。”

说完,他往后退了一步,闭上眼睛,双手在身前结了个印——那是他研究了三年的时空道体印法,当年在咸阳祖庙里,老道长教他的,说只有真正心怀故土的人,才能催动。很快,他周身泛起淡蓝色的光芒,从脚尖开始,慢慢往上蔓延,像水流一样裹住他的身体。

光芒越来越亮,把周围的霜气都融了,将士们下意识地眯起眼睛,却没人敢移开目光——他们想把项少龙最后的样子记在心里。项尘握紧龙符,龙符在掌心烫得厉害,像是在跟项少龙的蓝光呼应。他看着项少龙的身影慢慢变得透明,玄甲的轮廓越来越淡,却还是能看清他嘴角的笑意。

“走了!”项少龙的声音从蓝光里传出来,带着点洒脱,像当年他跟弟兄们说“出发”时的语气。

话音刚落,蓝光猛地一闪,再散开时,原地已经空了——项少龙不见了,只有地上还留着一点淡蓝色的光痕,很快被风吹散,像从未存在过一样。

队列里静了好一会儿,没人说话,只有风刮过铠甲的“哗啦”声。突然,那个去年刚参军的小个子“哇”地哭了出来,一边哭一边说:“项将军……项将军还会回来吗?”

秦峰走过去,拍了拍他的头,声音有点哑:“将军回自己家了,咱们该替他守好这里。”

项尘抬起头,望向天空,晨光已经升得很高了,金色的阳光洒在昆仑山上,把将士们的铠甲照得发亮。他握紧手里的龙符,转身对着众人,声音坚定得像敲在铠甲上的鼓声:“诸位,项将军把守护华夏、守护时空的担子交给了我们,咱们不能让他失望!从今天起,守时联军,继续巡守四方,凡有时空异常,凡有危害百姓者,我们必诛之!”

“必诛之!”将士们齐声高喊,声音震得山间的霜花簌簌往下掉,长枪敲在地上,发出整齐的“咚,咚,咚”声,像在跟远在战国的项少龙回应。

秦峰拔出剑,剑身在阳光下泛着冷光:“出发!”

队伍开始移动,玄色的铠甲连成一片,像一条黑色的龙,顺着山道往下走。项尘走在最前面,手里的龙符还在发烫,他回头望了一眼项少龙消失的地方,又抬头看了看天上的星星——虽然晨光亮了,可他好像还是能看见那颗最亮的星,在跟他打招呼。

他知道,项少龙已经回到了战国,回到了他的弟兄身边,回到了他用生命守护的天下。而他们,这些后代,会带着项少龙的嘱托,带着那枚龙符,继续守护着华夏,守护着这片土地上的每一寸烟火,每一个百姓——绝不让古人失望。

风还在吹,却没那么冷了,晨光里带着暖意,照在每个人的脸上,也照在项尘手里的龙符上,龙纹泛着淡淡的蓝光,像一颗永不熄灭的火种,在华夏的土地上,一直燃烧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