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瓦依山叠碧苍,溪穿寨脚映晨光!
银冠抖落星千点,醉了拦门酒一觞!
芦笙唤醒梯田绿,绣娘针底绣春长!
吊脚楼前风送暖,千年古调绕山梁!
张城隍对众仙人的积极响应深感欣慰,她站起身来,向大家深深鞠了一躬,说道:“感谢诸位仙人的支持和帮助。我代表这片土地上的所有生灵,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一定会全力以赴,配合大家的行动,共同守护我们的家园。”
就这样,宴席一直持续到深夜,众人才心满意足、恋恋不舍地散去。他们带着各自的任务和责任,回到各自的岗位上,紧锣密鼓地安排部署工作,为应对这场可能到来的巨大灾难做好充分的准备。
王小东又安排王小包、王小蛟等人对金沙县及其附近的烈士陵园、烈士坟、烈士墓等结界重点进行了加固。
第二天,王小东他们与张城隍、钱城隍、李副城隍等挥手道别,一步三回头,心中满是不舍之情。他们继续踏上旅程,一路前行,经过了遵义、六盘水、贵阳等地。
在这漫长的旅途中,他们不仅给各地的山神、土地、水神、水龙王等安排好了加固结界的任务,还深入了解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故事传说。每到一处,他们都会与当地的民众、仙人交流,倾听他们讲述关于这片土地的历史和文化。
在遵义,他们听闻了红军长征的故事,感受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在六盘水,他们领略了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在贵阳,他们品尝了当地的美食,体验了繁华都市的生活。
就这样,时间悄然流逝,两个月后,他们终于来到了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这座自治州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中国贵州省的东南部,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在春秋时期以前,黔东南地区宛如一片被神秘面纱笼罩的土地,它被外界称为“南蛮”或“荆蛮”之地。这片土地在历史的长河中,先后成为了牂柯国和楚国的黔中地,而后又分属于夜郎国。
时光流转,元代推行土司制度,这片土地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变化。到了明代,“改土归流”和“开辟苗疆”等政策的实施,使得思州宣慰司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多个府的设立,这些府隶属于贵州布政司。
清朝时期,行政区划基本沿袭了明代的设置。然而,这片土地的命运并未就此定格。
1956 年,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犹如凤凰涅盘般横空出世,它的诞生标志着这片土地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州府驻地定在了凯里,这座城市也因此成为了黔东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它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东经 107°17′20″至 109°35′24″、北纬 25°19′20″至 27°31′40″的广袤大地上,其总面积达到了令人惊叹的 .61 平方公里。
这片土地处于云贵高原与湘桂丘陵盆地的过渡地带,仿佛是大地母亲用她那巧夺天工的双手精心雕琢而成的一件艺术品。这里的地势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风貌,西、南、北面高耸入云,而东部则地势低洼,宛如一个巨大的盆地,将四周的山峦环抱其中。
这里的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犹如大自然绘制的一幅神奇画卷。冬季,这里没有严寒的侵袭,温暖的阳光洒在大地上,让人感受到如春的气息;夏季,也没有酷暑的难耐,凉爽的微风轻轻拂过,带来丝丝凉意。这里的雨水充沛,滋润着大地,使得万物生机勃勃。而且,由于其特殊的地形,这里还呈现出明显的立体气候,不同的海拔高度有着不同的气候特征,仿佛是大自然赋予的一份独特礼物。
行政区划与人口:截至2007年,全州共辖凯里市以及麻江、丹寨等15个县。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到了2024年末,全州的常住人口如繁星点点般繁多,多达370多万人。在这众多的人口中,苗族人口数量高达214.68万人,侗族人口也有150.31万人。如此庞大的少数民族人口占比,犹如夜空中最亮的星,闪耀着独特的光芒,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无尽的魅力和活力。
境内的矿产资源更是丰富多样,多达61种。其中,重晶石资源量犹如皇冠上的明珠,闪耀着夺目的光芒,其储量雄踞全国同类矿产资源之首,成为了这片土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黔东南地区的水能资源就像一条沉睡的巨龙,静静地潜伏在这片土地之下。据统计,其理论蕴藏量高达 332 万千瓦,这是一个令人惊叹的数字。不仅如此,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也达到了 270 万千瓦,如此巨大的潜力,仿佛是大自然赋予这片土地的一份珍贵礼物。
而黔东南的森林覆盖率更是高达 67.98%,这意味着这里几乎三分之二的土地都被茂密的森林所覆盖。这片广袤的森林宛如一座绿色的宝库,孕育着丰富多样的野生植物资源。据调查,这里有 3300 种野生植物,其中包括许多珍稀物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多达 125 种,它们在这片绿色的家园中自由生长,为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