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钓渔佬之修仙卷 > 第176章 残页玄机,初探祭坛

午后的古籍阁格外安静,阳光透过雕花木窗,在地面投下细碎的光斑。李渔整理完最后一摞散页,轻轻舒了口气。这些残篇大多是上古功法的片段,或是阵法、炼丹的零星记载,看似杂乱,却隐隐透着某种规律——似乎都与“兼容”“制衡”有关。

他拿起那张记载“混沌灵根与魔气制衡”的残页,指尖拂过泛黄的纸页。上面的字迹已经模糊,只能辨认出“混沌生两极,魔阳亦可融”几个字,旁边还有一行小字批注:“以心火炼之,可去其邪,存其力。”

“心火?”李渔喃喃自语。他知道修士所说的“心火”,并非寻常火焰,而是蕴藏在识海中的本源之火,多用于淬炼灵力或法器。可这残页说用心火淬炼魔气,难道混沌灵根真能做到?

正琢磨着,脚边的雪团突然动了动,碧绿的眼睛睁开一条缝,尾巴尖轻轻扫了扫他的裤腿,像是在提醒什么。

李渔低头看它,只见雪团纵身跳上书桌,用爪子扒拉着一本《识海秘要》。他拿起书翻开,里面正好讲到心火的修炼之法,其中一段写道:“心火者,非强则灵,需以静制动,以意驭之……”

“你认识字?”李渔惊讶地看着雪团。这猫刚才还在抢小鱼干,现在却像个指点迷津的智者,实在诡异。

雪团只是“喵”了一声,用脑袋蹭了蹭他的手背,随即跳回书架上,蜷成一团,仿佛刚才什么都没发生。

李渔没再多问,抱着《识海秘要》坐到窗边,仔细研读起来。心火修炼讲究“静”与“意”,恰好与他这段时间在古籍阁养成的沉稳性子相契合。他试着按照书上的方法,闭目凝神,引导识海中的灵力凝聚成一点火星。

起初,那火星微弱得像风中残烛,稍不留意就会熄灭。但李渔没有急躁,只是专注地用意念包裹着它,一点点滋养。不知过了多久,他感觉识海中的火星渐渐稳定下来,散发出温暖的热量,顺着经脉流转,所过之处,连之前残留的锁灵散余毒都消散了几分。

“有点意思。”玄尘道长不知何时醒了,正坐在摇椅上看着他,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别人修炼心火至少要三月,你倒好,一下午就摸到了门。”

李渔睁开眼,有些不好意思:“侥幸罢了,还得多谢阁里的书。”

“书是死的,人是活的。”玄尘道长哼了一声,“混沌灵根虽怪,总算没长在傻子身上。”他起身走到书架前,抽出一本封面破旧的蓝皮书扔过来,“这本《驭火诀》,比你手里的杂记有用,拿去看看。”

李渔接住书,只见封面上的字迹已经磨平,只能看出是用某种兽皮鞣制而成,质地坚韧。他翻开一看,里面记载的并非寻常控火之术,而是如何以心火淬炼外物,甚至包括……魔气。

“道长,这是……”

“少废话,看得懂就看,看不懂就抄。”玄尘道长背着手走到窗边,望着外面的天色,“天黑前把《清心诀》抄十遍,抄不完别想吃饭。”

李渔看着他的背影,突然觉得这怪脾气的老道,或许并不像表面那么冷漠。他拿起《驭火诀》,指尖刚触到书页,就感觉识海中的心火轻轻跳动了一下,仿佛与书中的文字产生了共鸣。

接下来的几日,李渔一边整理古籍,一边修炼心火和《驭火诀》。玄尘道长对他依旧不冷不热,偶尔指点两句,却总能点在关键处。雪团则成了他的“书童”,时常会用爪子扒拉出一些看似不起眼的残篇,偏偏那些残篇总能解开他修炼时的困惑。

这日傍晚,李渔正对着一张记载“噬灵晶封印法”的残页皱眉。残页上说,噬灵晶中的邪力虽强,却惧怕至阳至纯的心火,若能以混沌灵根为引,心火为媒,或可彻底净化。

“以灵根为引……”李渔喃喃自语,正想尝试运转灵力,雪团突然从书架上跳下来,对着他龇了龇牙,喉咙里发出低沉的呜咽声,像是在警告。

他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以灵根为引太过凶险,稍有不慎就会被邪力反噬。这猫竟是在提醒他?

“知道了,我不冒进。”李渔摸了摸雪团的脑袋,它这才放松下来,用尾巴卷住他的手腕,亲昵地蹭了蹭。

就在这时,古籍阁的门被推开,赵轩走了进来,脸色有些凝重:“李渔,周执事那边有动静了。”

“怎么了?”李渔起身问道。

“周明的伤好了些,昨天去药材库偷了一批‘聚邪草’,据说要炼制什么邪器,还扬言要在三个月后的宗门小比上对你下死手。”赵轩压低声音,“石长老让我提醒你,这段时间千万别去外门历练区,那里是周执事的地盘。”

李渔心中一沉。聚邪草是炼制邪器的主材,性阴毒,看来周明叔侄是铁了心要置他于死地。

“我知道了,多谢赵师兄告知。”

赵轩走后,玄尘道长突然开口:“宗门小比?倒是个机会。”

李渔看向他:“道长的意思是……”

“躲是躲不过的。”玄尘道长翻着一本古籍,头也不抬,“混沌灵根要想真正稳定,就得在生死边缘淬炼。三个月后,正好让某些人看看,什么叫自作自受。”

李渔心中一动,明白了老道的意思。他握紧手中的《驭火诀》,眼中闪过一丝决然:“弟子明白该怎么做了。”

夜幕降临,古籍阁点起了油灯。李渔坐在书桌前,一边抄写《清心诀》,一边运转心火。识海中的火星已经壮大了不少,像一团跳动的烛火,温暖而稳定。雪团趴在他手边,碧绿的眼睛映着灯光,偶尔抬眼看他一下,眼神竟像是带着几分欣慰。

抄完最后一遍《清心诀》,李渔放下笔,揉了揉发酸的手腕。窗外传来几声夜枭的啼叫,更显得阁内寂静。他拿起那张“噬灵晶封印法”的残页,借着灯光仔细看了又看,突然发现残页背面还有一行极淡的字迹,像是用指甲刻上去的:“青云后山,有古祭坛,可借日月之力,助心火大成。”

李渔心中一震——古祭坛?难道玄尘道长早就知道他在关注噬灵晶的事,特意留给他的线索?

他看向摇椅上的玄尘道长,对方已经打起了呼噜,仿佛对这一切毫不知情。雪团则打了个哈欠,用爪子把残页推到他面前,像是在催促他记下来。

李渔深吸一口气,将残页小心地夹进《驭火诀》里。他知道,三个月后的宗门小比,不仅是与周明的了断,更是他能否掌控混沌灵根、解开噬灵晶之谜的关键。

而那座古祭坛,或许就是他破局的希望。

夜渐深,古籍阁的油灯依旧亮着,映照着少年专注的侧脸和书页上跳动的火光。一场新的风暴正在酝酿,而李渔已经做好了准备,以心火为刃,以灵根为盾,直面即将到来的风雨。

第一百七十六章 初探祭坛,心火精进

自从在残页背面发现关于古祭坛的线索后,李渔心中便多了个念想。玄尘道长看似对此毫不知情,每日依旧在摇椅上闭目养神,偶尔指点他几句修炼上的困惑,可李渔总觉得,那线索或许就是老道有意留下的。

这日清晨,李渔照例将整理好的古籍归位,雪团蹲在他肩头,碧绿的眼睛滴溜溜地转着,时不时用爪子扒拉一下他的头发。玄尘道长突然开口:“今日阁里没什么事,你若想出去走走,也无妨。”

李渔心中一动,拱手道:“弟子想去后山看看,听说那里有不少奇花异草,或许能帮苏璃完善灵香术。”

玄尘道长“嗯”了一声,没再说话,仿佛默许了。

离开古籍阁,李渔直奔后山。青云宗后山范围极广,林木茂密,灵气浓郁,平日里除了采药的弟子,很少有人涉足。他按照残页上的模糊描述,朝着山脉深处走去,那里人迹罕至,更有可能藏着古祭坛。

越往深处走,树木越发高大,藤蔓缠绕,几乎遮住了天空。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气息,偶尔能听到妖兽的嘶吼声,却都离得较远,显然是被某种力量震慑,不敢靠近。

“应该就在这附近了。”李渔停下脚步,拿出那张残页比对。残页上画着个简单的方位图,标注着“见三足石兽,左转三里”。他四处张望,果然在前方的山崖下看到一个半埋在土里的石雕,形似狮子,却长

自从在残页背面发现关于古祭坛的线索后,李渔心中便多了个念想。玄尘道长看似对此毫不知情,每日依旧在摇椅上闭目养神,偶尔指点他几句修炼上的困惑,可李渔总觉得,那线索或许就是老道有意留下的。

这日清晨,李渔照例将整理好的古籍归位,雪团蹲在他肩头,碧绿的眼睛滴溜溜地转着,时不时用爪子扒拉一下他的头发。玄尘道长突然开口:“今日阁里没什么事,你若想出去走走,也无妨。”

李渔心中一动,拱手道:“弟子想去后山看看,听说那里有不少奇花异草,或许能帮苏璃完善灵香术。”

玄尘道长“嗯”了一声,没再说话,仿佛默许了。

离开古籍阁,李渔直奔后山。青云宗后山范围极广,林木茂密,灵气浓郁,平日里除了采药的弟子,很少有人涉足。他按照残页上的模糊描述,朝着山脉深处走去,那里人迹罕至,更有可能藏着古祭坛。

越往深处走,树木越发高大,藤蔓缠绕,几乎遮住了天空。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气息,偶尔能听到妖兽的嘶吼声,却都离得较远,显然是被某种力量震慑,不敢靠近。

“应该就在这附近了。”李渔停下脚步,拿出那张残页比对。残页上画着个简单的方位图,标注着“见三足石兽,左转三里”。他四处张望,果然在前方的山崖下看到一个半埋在土里的石雕,形似狮子,却长着三只脚,正是图中的三足石兽。

他按照指示左转,穿行在密林间。走了约莫三里路,眼前豁然开朗——一片平坦的空地上,矗立着一座残破的祭坛。祭坛由巨大的青石板铺成,上面刻满了模糊的符文,中央有一个圆形的凹槽,像是用来放置祭品的。祭坛四周散落着几尊倾倒的石像,面目风化,看不出原本的模样。

“这就是古祭坛?”李渔走上前,指尖拂过青石板上的符文。符文触手冰凉,隐约能感觉到一丝微弱的能量波动,与古籍阁里那些记载着阵法的残篇气息相似。

他走到祭坛中央,盘膝坐下,尝试着运转《驭火诀》。识海中的心火缓缓升起,散发出温暖的光芒。奇妙的是,随着心火运转,祭坛上的符文竟然亮起了微弱的金光,与心火遥相呼应。

“果然有用!”李渔又惊又喜。他能感觉到,周围的天地灵气顺着符文涌入体内,尤其是日月精华,比在古籍阁时浓郁了数倍,不断滋养着他的心火。

他闭上眼睛,全身心投入到修炼中。心火在日月精华的滋养下,渐渐从烛火大小壮大成一团火焰,颜色也从橙红变成了纯白,散发的热量更加精纯。之前在山谷中沾染的那丝噬灵晶邪气,在纯白火焰的灼烧下,发出“滋滋”的声响,很快便消散无踪。

不知过了多久,李渔睁开眼,只见夕阳正沉入西山,漫天晚霞染红了天际。祭坛上的符文已经暗淡下去,显然是吸收的日月精华已尽。他站起身,只觉神清气爽,体内灵力运转流畅,心火更是精纯了不少,隐隐有突破的迹象。

“这古祭坛果然是修炼心火的宝地。”李渔心中暗喜,决定以后每日都来这里修炼。

他正准备离开,眼角余光瞥见祭坛角落的石缝里似乎有什么东西。走近一看,是一块残破的玉简,上面刻着“祭天礼”三个字,后面跟着几句残缺的口诀,像是启动祭坛的方法。

“看来这里以前确实有人用过。”李渔将玉简收好,这或许能让他更深入地了解祭坛的作用。

回到古籍阁时,天已经黑了。苏璃正坐在门口的石阶上,手里拿着个香囊,见他回来,连忙起身:“你去哪了?我等了你好久。”

“去后山转了转,看看有没有能用的草药。”李渔笑着晃了晃手里的空药篓——他特意准备了这个,就是为了掩人耳目。

“后山危险,你下次别一个人去了。”苏璃嗔怪道,递给他一个温热的食盒,“我做了些点心,你快尝尝。”

两人走进阁内,雪团立刻从书架上跳下来,蹭到苏璃脚边,喉咙里发出撒娇的呼噜声。苏璃笑着从袖袋里拿出小鱼干,弯腰喂给它。

玄尘道长依旧在摇椅上假寐,李渔把今日在祭坛的收获压在心底,拿出那枚残破的玉简,装作不经意地问道:“道长,您知道‘祭天礼’吗?我在整理古籍时看到这个词,不太明白。”

玄尘道长眼皮都没抬:“上古时期用来沟通天地的礼仪,早就失传了。怎么?你对这个感兴趣?”

“只是好奇罢了。”李渔不动声色地收起玉简,“弟子今日修炼心火,感觉又精进了些,多谢道长指点。”

“嗯。”玄尘道长哼了一声,“离能淬炼魔气还差得远,别得意忘形。”

李渔心中了然,老道果然知道他在打什么主意。他不再多问,坐下开始整理今日带回的古籍残篇,实则在脑海中回忆“祭天礼”的口诀,琢磨着如何才能发挥古祭坛的最大效用。

接下来的日子,李渔每日清晨都会借口采药去后山古祭坛修炼,傍晚再返回古籍阁。在日月精华和祭坛符文的加持下,他的心火日益精纯,已经能勉强做到以心火包裹少量魔气而不被侵蚀,距离残页上记载的“去其邪,存其力”又近了一步。

这日,他修炼完毕,正准备离开祭坛,突然听到远处传来脚步声。他连忙躲到石像后面,只见两个外门弟子鬼鬼祟祟地走了过来,手里还提着个黑色的袋子。

“周执事说了,把这东西埋在祭坛周围,只要李渔那小子再来,保管他有来无回。”其中一个弟子说道。

另一个弟子打开袋子,里面露出几块散发着黑气的骨头,正是用聚邪草炼制过的邪物:“这‘蚀骨散’可是周执事花了大价钱弄来的,沾一点就能腐蚀灵力,够那小子喝一壶的。”

两人一边说,一边将骨头埋在祭坛四周的土里,然后匆匆离开了。

李渔从石像后走出来,看着那些被埋下骨头的地方,眼中闪过一丝冷意。周执事果然没放弃,竟然把主意打到了后山。他没有立刻清理,而是记下位置,转身离开了——他要让对方以为,自己对此一无所知。

回到古籍阁,李渔将此事告诉了玄尘道长。老道听完,只是淡淡道:“跳梁小丑罢了。你若连这点手段都应付不了,也别想着净化噬灵晶了。”

李渔点头:“弟子明白。他们想用邪物对付我,我正好用他们来练练手,试试心火淬炼邪力的效果。”

玄尘道长终于抬了抬眼皮,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有点意思。记住,混沌灵根的厉害,不在于能容纳多少力量,而在于能掌控多少。”

李渔心中一震,瞬间明白了老道的意思。他握紧拳头,看着窗外渐渐亮起的天色,眼中充满了期待。

周明叔侄的毒计,或许正是他突破的契机。而三个月后的宗门小比,将是他展现实力的舞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