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缅北之价 > 第33章 惊雷余波与新的坐标

缅北之价 第33章 惊雷余波与新的坐标

作者:吃粮当首席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0 10:06:07

“惊雷”行动的结果,像一块被投入深井的巨石,沉闷地砸入水底,在外界并未激起多少可见的涟漪,但在专案组内部,却引发了持续而剧烈的震荡。

行动……失败了。

并非完全失败。跨国协作团队确实在预定区域进行了严密布控,也确实监测到了目标人物的疑似踪迹。然而,就在收网前的关键时刻,目标仿佛凭空蒸发一般,从所有监控视野中彻底消失。后续排查显示,对方似乎提前察觉到了危险,启用了一条极其隐秘、未被掌握的应急通道,金蝉脱壳。

行动组扑了个空,只抓到几个无关紧要的小喽啰和一辆被遗弃的、经过改装的越野车。

消息传回,专案组指挥部一片压抑的沉默。挫败感、愤怒、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寒意,弥漫在空气中。对方的反侦察能力和应对速度,远超预期。这意味着什么?内部走漏风声?还是对方的技术手段已经高超到如此地步?或者,那本就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或试探?

无论原因如何,后果是严重的。打草惊蛇,那条最大的鱼受惊潜回深水,再想引出来难如登天。而且,对方必然因此更加警惕,会加紧清洗内部、转移资产、销毁证据,后续调查的难度将呈指数级上升。

“妈的!”一位参与行动策划的老刑警忍不住骂了一句,狠狠将帽子摔在桌上。

负责人面色铁青,却强压着情绪:“冷静!现在不是发泄的时候!立刻复盘整个行动流程!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人,都要重新过筛子!技术组追踪所有异常信号!国际合作方那边也要立刻沟通,看他们那边是否出了纰漏!”

一场无声的、内部的风暴开始刮起。信任受到考验,计划需要重新评估,所有的线索似乎又一次陷入了迷雾之中。

这些高层的挫败和紧张,被小心翼翼地隔绝在医院之外。但黄小磊依然能从一些细节感受到异样。姐姐黄雅接电话的次数明显增多,而且语气越来越凝重、简短,有时甚至会避开他,到走廊尽头去低声交谈,回来时眉头紧锁,眼底带着无法掩饰的疲惫和焦虑。

警方来看望他的频率变得更低,即使来了,也显得心事重重,交谈时有些心不在焉,仿佛脑子里在同时处理着好几件棘手的事情。

一种“出事了”的模糊预感,萦绕在黄小磊心头。他变得更加沉默,复健时那股狠劲又带上了一丝焦躁,仿佛想通过身体的痛苦来抵消某种外部的不安。

李医生察觉到了他的变化。她没有直接询问,而是在一次沙盘治疗时,带来了几个新的模型:一座有些残破的灯塔,一艘在风浪中颠簸的小船,还有一小片代表暴风雨的深蓝色绒布。

她没有说话,只是将这些新元素放在沙盘旁边。

黄小磊盯着那片深蓝色的“暴风雨”,看了很久。然后,他伸出手,没有去拿小船或灯塔,而是将那块蓝布,缓缓地、覆盖在了沙盘中那片代表其他受害者的区域之上。

一种直观的、关于“危机”和“遮蔽”的表达。他感知到了外部的风暴,并且首先担心的是那些比他更脆弱、仍在黑暗中的人。

李医生心中微动,轻声问:“暴风雨来了,灯塔的光,会不会被遮住?”

黄小磊沉默着,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意思似乎是:光还在,但看不到。

“那等暴风雨小一点的时候,光是不是就能透出来了?”李医生引导着。

黄小磊若有所思。

几天后,陈会长再次来访。他的神色比上次略显凝重,但依旧保持着从容的气度。他没有带来任何关于“惊雷”行动的消息(那属于绝对机密),而是带来了另一个方向的信息。

“小磊,最近恢复得怎么样?”他寒暄了几句,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严肃了一些,“商会和一些国际志愿者组织一直有联系。我们了解到,尽管困难重重,但还是有一些渠道,在尝试帮助那些仍被困在里面的人,传递信息,甚至……在极端情况下,筹划营救。”

他措辞极其谨慎,仿佛在雷区中行走:“这些工作需要非常非常小心,依赖准确的情报和内部的接应。有时候,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比如某个建筑的内部结构,某个看守的换班规律,甚至是一段模糊的回忆,都可能成为关键。”

他没有看黄小磊,而是看着窗外,仿佛在自言自语:“记忆这东西,很奇妙。有些当时没在意的事,过后慢慢想,可能会想起很重要的东西。不着急,慢慢来。”

这番话,像一把钥匙,轻轻插入了黄小磊大脑中某个尘封的锁孔。他没有立刻回应,但陈会长离开后,他一个人对着沙盘,坐了整整一个下午。

晚上,他第一次主动向李医生要回了那些警方之前询问他的笔录副本(警方曾留了一份给他,希望他日后若能想起什么可以补充)。他看得很慢,很吃力,那些冰冷的文字描述勾起的恐怖回忆让他几次差点窒息。

但他强迫自己看下去。

看着看着,他的目光停留在其中一页。上面记录着他关于“凯旋园区”主管“山哥”的描述:脖子上有粗金链子,喜欢用铁棍打人,经常抱怨“上头”催业绩催得紧……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敲着“上头”这两个字。

然后,他又翻到另一页,关于那个短暂接触过的“老狗”组长。记录里提到“老狗”曾无意间抱怨过一句:“……还是‘大白’那边‘搬砖’稍微强点……”

“大白”……“搬砖”……

这两个词,当时他完全不明白,也没有深究。此刻,在陈会长那番话的提示下,它们像沉睡的虫子,忽然在记忆深处动弹了一下。

他放下笔录,闭上眼睛,努力回忆着“老狗”说这话时的语气、 context……还有,当时周围的环境……好像是在……水牢附近?对,那次他因为试图提醒“王姐”而被打后,关完禁闭出来,遇到“老狗”,“老狗”一边嫌弃他,一边嘟囔了这么一句……

零碎的记忆碎片,开始以一种新的方式碰撞。

他拿起笔,在本子上笨拙地写下:

“山哥:上头?”

“老狗:大白?搬砖?”

“水牢……东边……有白楼?”

写下的问题比答案多。但这已经是一个开始。他不再是被动地回忆痛苦,而是在尝试主动地从痛苦的记忆碎片中,筛选和剥离可能具有价值的信息。

这个过程极其耗费心神,也伴随着情绪上的反复。但他坚持着。这仿佛成了他应对外部无形压力、摆脱无力感的一种方式。

几天后,他将这个写满问题的本子,推到了李医生面前。

李医生看着上面歪歪扭扭却异常认真的字迹,心中震撼。她意识到,黄小磊正在尝试以一种极其艰难的方式,重新接近那个地狱,不是为了沉溺,而是为了挖掘。

她慎重地收起本子,没有立刻承诺什么,只是说:“我明白了。我会用最安全的方式,让该看到的人看到。”

这些零碎的、未经证实的信息,被通过绝对安全的渠道,传递到了专案组。对于正陷入僵局、苦于缺乏突破口的警方来说,这些来自受害者最深处的记忆碎片,或许微不足道,但也可能成为照亮迷雾的又一缕微光。

“大白”、“搬砖”、“白楼”……这些代号和方位,与之前掌握的一些模糊信息相互印证,似乎指向园区内一个专门进行英语诈骗、代号“大白楼”的区域及其运作模式。

调查,似乎又找到了一个新的、细微的着力点。

黄小磊并不知道自己提供的碎片能起到多大作用。做完这件事后,他显得有些疲惫,但眼神深处,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平静。他再次走到窗边,对着天空,重复了那个手语:

右手握拳,轻捶左胸,然后手掌展开,向前微微推出。

我不会忘记。

而我记住的,或许不止是痛苦。

惊雷的余波尚未平息,挫败感仍在弥漫。但在寂静的病房里,一个受害者开始尝试将记忆转化为力量,为一个陷入泥沼的调查,提供了一个新的、充满苦难色彩的坐标。

路,依然漫长。但寻找光亮的队伍里,似乎多了一个沉默却坚定的新成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