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缅北之价 > 第34章 归巢指令

缅北之价 第34章 归巢指令

作者:吃粮当首席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0 10:06:07

“鸦瞳”协议的存在,如同一片不祥的阴云,笼罩在专案组乃至整个城市防御体系的上空。对手已经不再满足于破坏或控制,他们追求的是某种更诡异、更本质的“融合”或“替代”。这种超越常规犯罪范畴的威胁,让所有知情者都感到一种源自认知层面的寒意。

陆时的警告下达后,整个系统如同上紧发条的机器,以最高效率运转起来。网络安全部门开始在全市数字基础设施中搜索任何可能符合“鸦瞳”协议特征的异常代码或潜伏节点;刑侦部门则对秦青等所有与边缘数字理论相关、且有机会接触核心系统的人员进行了更深入的背景挖掘和心理评估;技术部门则全力分析从天文台基地恢复的那段残缺日志,试图破解“归巢最终确认”的含义。

然而,“渡鸦”组织仿佛真的化作了无形的幽灵,彻底消失在数据的海洋和现实的阴影中。没有新的信号,没有新的袭击,甚至连之前那些若隐若现的挑衅都停止了。城市呈现出一种暴风雨来临前诡异的平静。

这种平静,反而让陆时更加不安。他知道,对于“渡鸦”这样的对手,沉默往往意味着最危险的酝酿。

苏晓的情况也在印证着他的不安。她大脑中的纳米沉积物活性持续衰减,几周后,最新的扫描显示,大部分沉积物已经自然代谢分解,残留的微量也失去了所有异常电磁特性。她作为“生物信标”的功能彻底消失了。与此同时,她的意识开始出现缓慢但稳定的恢复迹象,对过去的记忆(包括被绑架前的正常生活)逐渐清晰,而对被囚禁、被改造、被卷入仪式的恐怖经历,则呈现出一种创伤后的选择性遗忘。专家认为,这是大脑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这看起来像是一个好消息,一个受害者正在从噩梦中苏醒。但陆时却无法感到欣慰。苏晓的“失效”太过于巧合,仿佛她的价值已经被完全榨取,如同用完即弃的工具。这更让他确信,警方在“最终相位”中的干预,本身就是“渡鸦”计划的一部分,而苏晓,完美地完成了她作为“校准器”的使命。

现在,对方拿到了他们需要的数据,“鸦瞳”协议已经校准完毕,他们在等待什么?“归巢最终确认”又是什么?

陆时将自己关在办公室里,对着写满线索和疑问的白板,日复一日地进行着思维推演。他反复咀嚼着每一个细节:从林媛手腕的印记,到K-31的编码;从李建明茶社的暗格,到韩东明的神经实验;从镜窟的光影迷宫,到运营中心的数字深渊;再到天文台基地的最终校准……

这些看似分散的事件,背后一定有一条贯穿始终的逻辑线。这条逻辑线的终点,就是“鸦瞳”和“归巢”。

他注意到一个一直被忽略的时间维度。陈景明活跃于八十年代,“渡鸦社”的历史更可追溯至明末清初,而最近的案件集中在近几年。这个组织有着惊人的耐心和长线布局的能力。那么,“归巢”是否也对应着一个长周期的、可能基于天文、历史周期或者某种特定条件成熟的时间点?

他将已知所有与时间相关的线索罗列出来:陈景明笔记中的日期、西山公园无名女尸案的时间、林媛遇害时间、天文台基地最终校准的时间……甚至包括了那个被踩碎在镜窟外、指针停在3:14的电子表。

3:14……这个数字除了可能指向圆周率π,是否还有其他含义?一个时间?一个坐标代码?

他让技术部门将所有已知日期和时间点进行数学建模,寻找隐藏的周期律或与特定天文事件(如行星连珠、特定恒星方位角等)的关联。

与此同时,对秦青的调查也有了新的发现。调查员在她已注销的一个私人博客的加密备份中,找到了一段写于一年前的、近乎呓语的文字:

“……当城市的脉搏与星空的韵律同步,当古老的回响在数据深渊中激荡,门将开启。我们将卸下肉身的枷锁,融入永恒的辉光。归巢之时,即是新生之刻。鸦瞳所视,即为真理所在。”

这段文字几乎明示了“渡鸦”的终极目标——一种脱离**、融入数字网络的“新生”,而“归巢”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终时刻!“星空的韵律”和“古老的回响”则暗示了启动时机需要满足特定的天文和…… perhaps 历史条件?

就在陆时试图将这些碎片拼凑起来时,一个意想不到的突破口出现了。

技侦部门在对全市进行常态化的异常信号扫描时,捕捉到一段极其短暂、能量等级极低、但调制方式与“渡鸦”风格高度相似的信号脉冲。信号源并非来自固定地点,而是随着本市地铁线路的移动而移动,仿佛某个信号装置被安置在了地铁列车之上!

信号脉冲的内容经过艰难破解,只有两个不断重复的词语:

“归巢。确认。”

归巢确认!这就是他们在等待的最终指令?!它竟然是通过公共交通工具来传递的?如此简单,却又如此难以追踪!

陆时立刻下令,调动所有便衣力量,对全市地铁线路、列车、站点进行地毯式搜查,寻找任何可疑的信号发射装置或人员。

然而,搜查工作进行了一整天,一无所获。信号脉冲也再未出现。

就在陆时以为线索再次中断时,老张拿着刚收到的尸检报告,脸色凝重地走了进来。

“老陆,你看看这个。技术队在那具二十五年前西山公园无名女尸的骸骨上,有了新发现。”

报告显示,法医人类学家在利用最新技术对骸骨进行更精细的检验时,在死者的一块趾骨内侧,发现了一个用极细工具刻上去的、肉眼几乎无法察觉的符号——不是一个,而是一组微缩的、环绕着“渡鸦之翼”的星图!经过天文档案比对,确认该星图精确描绘了1998年案发当晚的特定星空排列!

几乎同时,技术部门对时间线索的数学模型分析也得出了初步结果:所有已知案件的关键时间点,都隐含着同一个天文周期——一个以23.5年为近似周期的、与地轴进动和特定恒星背景相关的长周期律!下一个周期峰值,就在不到一个月之后!

而秦青博客中提到的“星空韵律”,很可能就是指这个周期!

所有的线索,在这一刻轰然汇聚!

“渡鸦”的“归巢”,不是一个地点,而是一个时间!一个特定的、23.5年一遇的天文窗口!

他们需要在这个窗口开启的精确时刻,启动“鸦瞳”协议,完成他们所谓的“脱离肉身、融入永恒”的疯狂仪式!

而那个通过地铁传递的“归巢确认”信号,很可能就是在进行最后的倒计时同步,或者确认所有准备工作已经就绪!

二十五年前的无名女尸,是被标记的、可能与这个周期相关的早期受害者或实验品!

陆时感到一股电流窜过全身。他们终于抓住了对手的节奏!

“立刻计算这个天文窗口的精确开启时间!动员所有力量,寻找‘鸦瞳’协议的最终载体!它一定隐藏在城市某个地方,等待着被激活!”陆时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这一次,他们终于抢在了前面!

巨大的城市机器再次高效运转起来,但目标更加明确。他们不再盲目搜索,而是集中寻找那些可能满足“鸦巢”最终需求的场所——必须具备强大的计算和数据处理能力,具备稳定可靠的能源供应,并且其位置或结构可能与那个特定的星空排列存在某种象征性或物理上的关联。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距离计算出的窗口开启时间越来越近。

三天后,一个高度可疑的目标被锁定:城市档案馆新馆。

该档案馆不仅存储着海量的纸质和数字化历史档案(符合“古老回响”的意象),其地下深处还有一个为应对极端情况而建设的、具备独立能源和强大备份服务器阵列的国家级数据容灾备份中心。这个备份中心理论上具备运行“鸦瞳”协议所需的计算能力。更重要的是,档案馆的建筑设计极其特殊,其穹顶大厅的天窗布局,据说在建造时参考了某种古代星图,会在特定年份的特定时刻,将星光精准投射到大厅中央的徽记上——而根据建筑图纸和天文计算,那个“特定时刻”,正好与23.5年周期的窗口开启时间吻合!

档案馆……星图投射……数据备份中心……这完美契合了“星空韵律”、“古老回响”和“数字新生”的所有要素!

“目标锁定!城市档案馆!立刻部署!”陆时看着计算出的最终时间——72小时之后,下达了命令。

这一次,没有打草惊蛇,没有大规模调动。精锐的突击队员和技术专家以各种身份,秘密潜入档案馆及周边区域,布下天罗地网。所有的行动都在绝对静默中进行,如同一场在黑暗中对表,等待着最终时刻到来的狩猎。

陆时站在档案馆对面一栋大楼的指挥点内,透过望远镜,看着那座在夕阳下显得庄严肃穆的建筑。它守护着城市的历史,此刻却可能成为毁灭未来的祭坛。

他知道,“观鸟人”和“头鸦”一定就在附近,或者已经隐藏在档案馆内部。他们也在等待着星辰排列到那个精确角度的瞬间。

七十二小时后,当星光透过穹顶,照亮大厅中央时,决定这座城市命运的最终对决,将正式上演。

是警方扼杀“鸦瞳”,还是“渡鸦”完成“归巢”?

答案,就在即将到来的星空之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