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缅北之价 > 第19章 无声告白

缅北之价 第19章 无声告白

作者:吃粮当首席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0 10:06:07

市档案库房弥漫着旧纸张和尘埃混合的独特气味,时间在这里仿佛凝固成了架子上密密麻麻的卷宗。陆时和助手小李在管理员的指引下,找到了存放二十年以上未破悬案的区域。光线昏暗,只有节能灯管发出嗡嗡的低响。

他们的目标明确:寻找与特殊符号、仪式元素或异常死亡方式相关的陈年旧案,尤其是与“渡鸦之翼”可能有关的线索。

卷宗泛黄发脆,翻阅时必须极其小心。大部分案件记录着那个年代常见的仇杀、情杀或抢劫杀人,粗糙而直接。几个小时过去,一无所获,压抑感逐渐累积。

就在准备休息片刻时,小李轻轻“咦”了一声,从一堆标着“xx年无名尸\/失踪人口协查”的档案袋底部,抽出了一份格外单薄、甚至没有正式案号的卷宗。封面只简单写着“1998.秋,西山公园无名女尸案(悬)”,旁边用红笔草草标注“现场异常,待查”。

“98年……差不多二十五年前了。”陆时心中一动,接过了卷宗。

里面只有寥寥几页纸。一份简短到近乎敷衍的现场勘查记录,几张模糊的黑白照片,一份基础尸检报告,就没有更多了。案件描述极其简单:一名约二十至二十五岁的女性,被发现死于西山公园后山一处僻静林地,颈部有勒痕,死因为机械性窒息。现场无搏斗痕迹,无财物丢失,身份无法核实,最终列为悬案。

引起陆注意的,是那几张黑白照片。尸体被发现时姿态自然,几乎像是安睡,但照片一角,勉强拍到了死者垂落的手腕内侧特写——那里似乎有一小块皮肤颜色异常。当年的法医在报告里只含糊地提到“手腕处有陈旧性印记,疑为胎记或疤痕,因尸体轻度**,无法清晰辨认。”

但陆时几乎是本能地将手机里存着的“渡鸦之翼”符号放大,与照片上那块模糊的印记进行比对。虽然像素低劣、角度不佳,但那隐约的飞鸟轮廓,尤其是翅膀展开的特定弧度,与他脑海中烙印的图案产生了惊人的重合感!

“看看这个。”他将手机屏幕递给小李。

小李倒吸一口凉气:“……像!太像了!头儿,难道二十五年前……?”

“立刻联系物证鉴定中心,询问这份卷宗的原始物证是否还有保留!”陆时的心跳加速。如果这真是同一个符号,那么“渡鸦”的历史将被大幅前推,其活动周期和潜在受害者数量将变得极其惊人。

然而,希望很快被现实浇灭。物证科回复:九十年代的物证保存制度不完善,加之本案当年未被高度重视,所有原始物证(包括尸体照片底片、可能存在的衣物残留等)已在多年前的一次仓库清理中按规定销毁,仅存这份文字和模糊照片卷宗。

线索似乎又断了。唯一能确定的,是二十五年前,可能有一个年轻女性,被以类似的手法杀害,并标记了同样的符号。

“查当年的经办人,还有,重点查98年前后,本市乃至全国,是否有其他类似悬案,尤其是涉及年轻女性、死因不明或现场有特殊标记的!”陆时不甘心,这无声的“告白”跨越了二十五年时光,绝不能就此沉没。

与此同时,对韩东明社会关系的深度挖掘也有了意想不到的进展。调查员发现,韩东明已故的母亲,在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曾在本市一所大学的生物化学系担任图书管理员。而该校那个年代的生物化学系,恰好有一位名叫陈景明的副教授,在符号学与生物信息交叉领域发表过几篇极为冷僻、甚至被视为“异端”的论文,其中一篇的插图中,赫然有一个手绘的、与“渡鸦之翼”高度相似的简化鸟类符号!

陈景明于九十年代初因病提前退休,此后几乎销声匿迹。调查员费尽周折,找到了他曾经的一个学生。据这位如今也已年迈的学生回忆,陈教授性格孤僻,痴迷于研究“生物体内的信息密码与古老符号的共鸣效应”,曾私下提过一个“形态场共振”的疯狂设想,认为特定符号可以引导意识甚至生命形态的“定向演化”。他还模糊记得,陈教授身边似乎总跟着几个特别虔诚的年轻助手,但具体是谁,记不清了。

时间线再次向前延伸!韩东明的母亲可能为他接触这些异端理论提供了便利,而陈景明教授,很可能就是“渡鸦小组”早期理论奠基人,甚至是“头鸦”的候选人之一!

“查陈景明的下落!查他所有的学术往来、私人笔记、以及他那些‘虔诚’的助手名单!”陆时感到自己正在接近一个庞大阴影的源头。

数日后,调查员带回了令人沮丧又更加诡异的答案:陈景明于1995年因癌症去世,无直系亲属。他的遗物在其去世后由学校后勤部门清理,大部分已散佚。仅存的几本笔记捐赠给了学校档案馆,但查阅发现,其中关键部分都被精心地撕掉了。

然而,在档案馆提供的一张陈景明与几名学生(面容模糊)的旧合影背面,调查员发现了一行褪色的钢笔字:

“种子已播下,静待破土之日。——渡鸦”

“渡鸦”这个署名,明确无误地将陈景明与这个神秘组织绑定在一起。他播下的“种子”,显然包括了韩东明、李建明,以及可能更多隐藏至深的人。

案件的性质,从追捕一个疯狂的科学家,转向了揭露一个传承了数十年、有着扭曲信仰和明确纲领的秘密组织。

陆时站在巨大的案情板前,上面现在贴满了从不同年代、不同案件中找到的线索。林媛(2023)、西山公园无名女尸(1998)、陈景明(1980s)……时间跨度长达四十多年。“渡鸦”的翅膀阴影,覆盖了将近半个世纪。

它们到底想干什么?所谓的“真理之门”和“形态场共振”,仅仅是疯子的呓语,还是隐藏着某种更危险的、不为人知的秘密?

下一个受害者,会在何时何地出现?是随机选择,还是有着更严格的“标准”?

桌上的电话响起,是医院打来的。负责苏晓心理康复的医生汇报:苏晓最近几次治疗中,在催眠状态下,反复无意识地用手指在桌上划动一个简单的飞鸟图案,并含糊地念叨着一个词——“镜子”。

镜子和渡鸦?这又是什么隐喻?

陆时放下电话,看向窗外。城市在阳光下运转如常,但他知道,在这平静的表象之下,一股暗流已经涌动了太久太久。

他拿起笔,在案情板的空白处,重重地写下了两个字:

“镜子?”

新的谜题,已经出现。而旧的谜团,依旧深不见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