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女帝驭心:皇夫谋天下 > 第97章 朝堂论功,权力稳固

女帝驭心:皇夫谋天下 第97章 朝堂论功,权力稳固

作者:白雪姬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04:56:18

銮驾缓缓驶入宫门时,天光正自东方破晓,一轮红日跃出云海,将万道金芒洒向皇城。晨曦如熔金般流淌在青石铺就的御道之上,映得两侧朱红宫墙泛着温润如玉的光泽,仿佛整座皇宫都沐浴在神启般的光辉之中。薄雾尚未散尽,轻纱般缭绕于飞檐翘角之间,屋脊上的琉璃兽首若隐若现,宛如仙宫临世,天地初醒,万物含光。

玉沁妜从步辇上缓步走下,足尖轻点地面,仿佛怕惊扰了这清晨的静谧。她身披玄金披风,裙裾拂过层层台阶,带起一阵微不可察的风,卷动了几片飘落的梧桐叶。她的指尖仍紧紧攥着那卷羊皮名册,指节因用力而微微泛白,仿佛握着的不是一份名单,而是千军万马的性命与荣辱,是无数将士用血肉之躯换来的功勋碑文。

百里爵默默跟在她身后半步之距,披风上还沾着昨夜行路时落下的尘雪,肩头结了一层薄霜,在朝阳下闪烁如星屑。袖口的流苏打了结,纠缠如旧事,三年未解,一路未曾松开。他低垂着眼,神情沉静,眉宇间却掩不住一丝疲惫与隐忍。风从宫道尽头吹来,卷起他的衣角,也卷走了几分沉默中的沉重。他没有抬头,却能感受到前方那个身影所承载的重量——那是江山社稷的重担,也是她一人独行的孤绝。

凌霄早已立于宫门前等候多时。他站在汉白玉阶之下,身姿挺拔如松,手中捧着一叠文书,指尖微微泛凉。晨风吹动他额前碎发,露出一双深邃如寒潭的眼眸,冷峻中藏着锐利的洞察。他望着那抹玄金色的身影一步步走近,心中悄然浮起一丝敬意——那是属于王者的气度,凛然不可侵犯,亦不容忽视。她不需言语,便已令风云为之凝滞。

“陛下今日未着龙袍。”凌霄低声对身旁侍卫道。

“她说,真正的王权不在衣冠,而在人心。”侍卫回话时语气恭敬,眼中却有敬畏之色。

辰时三刻,金殿钟响。

悠远的钟声自九重高台上传出,一声接一声,穿透云霄,回荡在整个皇城上空。钟音如雷,震得檐角铜铃轻颤,惊起栖息的飞鸟,盘旋于碧空之上。百官鱼贯而入,蟒袍玉带窸窣作响,脚步整齐划一,如同潮水涌向海岸。玉沁妜踏入大殿时,并未换上繁复厚重的龙袍,只将那件玄金披风重新披上肩头——正是她曾在边关覆于阵亡校尉尸身上的那一袭。

那时风雪漫天,她跪在血泥中为将士合眼,双手颤抖却坚定地将这披风轻轻盖去。如今它已染尽征尘,裂痕犹存,像是一段活生生的历史,铭刻着生死与忠诚。

朝臣们低头行礼,动作齐整,可目光却悄悄抬起,落在她肩头那道被刀锋划过的裂痕上。那一道伤,斜斜横过左肩,深可见线,像是命运亲手刻下的印记,无声诉说着战场上的生死搏杀。没人说话,但空气里有股暗流在涌动,似是敬畏,又似不安。有人想开口,却被那股无形的威压堵住了喉咙。

她走到御座前,没有坐下,而是站在阶上,俯视群臣。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斜照进来,在她脚下投下斑驳光影,如同金鳞铺地。她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如钟磬落盘,掷地有声:

“今日开朝,只为一件事——论功。”

群臣抬头,屏息凝神,连呼吸都放得极轻。

“战事已毕,死者安魂,生者当赏。”她说,语气平和却不容置疑,“我不问出身,不看门第,只看战场上谁流过血,谁扛过旗。谁真正用命拼来了太平,谁就该得到应有的尊荣。”

这话如利刃劈开沉寂,直击人心。

凌霄出列,步伐稳健地走上前,双手捧着一本厚册。封皮以黑漆为底,烫金书就《战功录》三字,墨迹未干,散发着淡淡的松烟香。他翻开第一页,开始宣读:“第一等功,三十七人。赵承志,率轻骑断敌后路,斩将夺旗,晋偏将军,赐田二十亩,宅一所,金银五百两。”

名字一个个念下去,有将领,有校尉,也有普通士卒。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一段浴血奋战的故事——有人断臂仍持刀冲锋,鲜血染红战甲;有人背负重伤护送军情,三日未眠终抵前线;有人为掩护同袍死守断桥,直至最后一息,尸体仍屹立不倒。伤残者皆有抚恤,阵亡者家属授爵追荣,条理分明,毫无疏漏。有人想挑刺,却找不到破绽;有人欲质疑,却被那份详实所震慑。

新任礼部尚书白熵终于站了出来,拱手道:“陛下厚待将士,臣等敬服。只是……国库近年支出频繁,北境修防、南地赈灾、军饷增拨,已是捉襟见肘。若此次赏赐过重,恐致财政空虚,动摇社稷根基。”

玉沁妜看着他,目光平静如湖面,没有怒意,也没有波动。她缓缓开口,语气温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你说得对。所以这次赏赐,不动国库。”

众人一愣,交头接耳之声顿止,连最擅言辞的御史也张了张嘴,说不出话来。

她环视四周,继续说道:“朕出私库三成皇贡,皇夫捐出封邑一年赋税,宫中裁减用度三成,脂粉、乐舞、宴饮一律停办。你们若觉得不够,也可以捐。”

大殿内一片死寂。

白熵脸色微变,额头渗出细汗,张了张嘴,终究无言,只得低头退回队列。他心中翻腾:这女子竟敢如此决断!可转念一想,若自己反对,岂非显得吝啬于国事?罢了,只能咽下这口气。

大殿安静下来,只剩下窗外风吹铜铃的轻响,叮咚如泪滴。

这时,一名须发皆白的老臣低声开口,语气谨慎却带着试探:“皇夫乃异国之人,虽居宫中,未见其立寸土之功,如今与将士同列高位,共享殊荣,是否……过于优渥?”

这话一出,几人附和,更多人则悄然观望,目光在玉沁妜与百里爵之间来回游移。

玉沁妜没有立刻回应,反而转头看向百里爵,声音清冷而坚定:“你过来。”

百里爵走上前,站在她身侧,低着头,呼吸极轻。他能感觉到四面八方投来的目光,有审视,有怀疑,也有敌意。但他不动,像一座历经风雨的山,沉默却不可撼动。

她从袖中取出一份黄绢,递到他手中。“这是你在边关写的《边防七策》。你自己念。”

百里爵抬眼,看了她一眼。那一瞬,他看见她眼中有一丝不易察觉的信任与托付,像冬夜里悄然燃起的一簇火苗。他收回视线,展开文书,声音平稳地读了起来:

“其一,黑石谷地势险要,宜设伏兵三百,藏于崖顶松林,待敌深入,以火箭焚林,使其自乱;其二,敌军粮道必经浮云岭,可派死士焚其草料,断其补给,令其不战自溃……其三,北线浮桥易毁难修,应预埋炸点两处,以防敌袭……”

一条条念下去,全是实战中用过的计策,精准、狠辣、极具先见之明。每一策都曾化作烽火狼烟中的决胜之举,每一字都浸透了将士的鲜血与智慧。

念完,他垂手而立,仿佛只是完成了一件寻常事务。

玉沁妜环视群臣,声音陡然冷了几分:“这些策略,哪一条没奏效?哪一场胜仗不是依此而行?你们说他无功,那请问——是谁在风雪夜里画出敌军行进路线,整整七页地图,毫厘不差?是谁提前识破诱饵车队是假,救下三千伏兵性命?是谁建议用双狼烟为号,调度三军合围,一举歼敌主力?”

她一字一顿,掷地有声:“是他。一个外邦人,却比你们更懂这片江山该如何守住。”

满殿寂静,无人敢应。有人低头避视,有人面色涨红,更有几位老将眼中泛起羞愧之色。

白熵还想说什么,却被身旁同僚轻轻拉了袖子。他回头,只见对方微微摇头,眼神中有警告之意——再争,便是逆君心,违众意。

玉沁妜转向凌霄:“天机楼此次战报,可有遗漏?”

凌霄一笑,唇角微扬,从怀中取出另一本薄册,封面无字,唯有暗纹如蛛网。“回陛下,战前七日,共截获敌方密信三十七封,破译暗语十九组。其中,第三日午时发现细作潜入兵部,当晚便将其拿下;第五日夜,预警北线浮桥有炸点,守军及时拆除,避免五千将士葬身冰河。”

他翻到最后一页,声音低沉下去,仿佛每一个字都从胸腔深处挤出:“还有——太子太师王玄德通敌的密信,是我们从他书房暗格中取回的原件。若非如此,陛下又怎能当着满朝文武,亲手揭开这桩惊天叛局?”

玉沁妜缓缓接过那本册子,指尖在封皮上轻轻一划,似是触到了那些藏匿于纸页间的血与火。她转身走向大殿中央,脚步不疾不徐,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压。忽然,她手臂一扬,文书重重砸落在地。

“砰”的一声闷响,卷册摔开,泛黄的纸页微微散开,尘埃被震起,在透过殿窗的晨光中如细雪般浮游,像是无数未尽之言在空中盘旋。

她立于高阶之下,背脊挺直如剑,目光冷冽扫过全场,一字一句,掷地有声:“你们说,天机楼窥探私隐,是酷政?是暴政?可若没有他们夜夜潜行、刀口舔血,换回这些足以动摇国本的情报——今日你们坐在这里,所议的便不是论功行赏,而是向敌军递交降书顺表!”

她的视线冷冷落在几名低声私语的御史身上,眸光如冰刃出鞘,寒意逼人:“你们惧怕天机楼?觉得他们可怕?好,那我告诉你们什么才真正可怕——可怕的是敌军早已兵临城下,而你们还在争论城墙该不该修,砖石该不该买!”

话音落下,大殿骤然死寂。连呼吸都仿佛被冻结,有人喉头滚动,却不敢发出半点声响;有人垂首避视,生怕对上那双洞穿人心的眼睛;更有甚者,脚步微不可察地后退了半步,像是怕被那凛冽目光钉在原地,动弹不得。

片刻沉默后,玉沁妜抬手抚了抚袖口,语气平静下来,却比雷霆更令人胆寒:“即日起,凌霄加授‘护国司谍大夫’衔,赐郡王果位,封号‘恭’。天机楼自此独立于六部之外,直隶女帝,凡涉国事查案,百官无权干预。若有阻挠者——”她顿了顿,唇角微启,吐出四字,“以叛国论处。”

凌霄上前一步,躬身领命。他的嘴角微微扬起,似有笑意,可眼底却一片幽深,毫无波澜。他知道,这份荣耀背后,是无数双嫉恨的目光,是朝堂之上悄然结成的暗网,是未来无数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刀光剑影将如影随形。权力从来不是恩赐,而是用鲜血铺就的荆棘之路。

朝会渐近尾声,群臣神色各异,或敬畏,或不甘,或揣测,皆在心中埋下各自的种子。

玉沁妜终于缓缓落座,指尖轻叩御案,节奏沉稳而有力,如同战鼓余音,敲在每个人心上。她望着殿外渐渐升起的日头,金光洒在汉白玉阶上,映出一片辉煌。她眯了眯眼,似是在看那轮初升的朝阳,又似是在望向远方烽烟未熄的边关。

良久,她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传入每一个人耳中:“此次战后,边关残破,民生凋敝。工部即日起拟疏上报,七日内必须动工重建。百姓以工代赈,每户赐米三石、布两匹,不得延误。若有官员胆敢克扣分毫,贪墨一粒米、一寸布——”她顿了顿,眸光陡然转厉,“杀无赦。”

“臣等遵旨!”百官齐声应诺,声音洪亮整齐,可在这庄严的声浪之下,暗流早已涌动。有人因逃过清算而暗自庆幸,有人因权柄旁落而心生怨怼,更有人已在心底悄然谋划,准备在未来的风雨中伺机而动,夺回属于自己的位置。

“退朝。”

一声令下,群臣鱼贯而出,脚步声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由密至疏,由近及远,最终归于寂静。阳光斜照进来,照亮了御座前的尘埃,也照亮了那一地散落的文书。

大殿重归宁静,宛如潮水退去后的沙滩,留下的是无边的空旷,和深埋于沙下的暗涌。一场风暴已然过去,而另一场,或许才刚刚开始。

玉沁妜没动,依旧坐在御座上,望着空下来的殿厅。阳光洒在金砖地上,映出她长长的影子,孤零零地横亘在殿心。她忽然觉得有些累,不是身体的疲惫,而是心上的重担——这江山太沉,压得人喘不过气。她闭了闭眼,脑海中闪过无数画面:战鼓、烽火、将士临终前的眼神、百姓流离失所的哭喊……她睁开眼,目光重新变得坚毅。

百里爵也没走,静静站在阶下,手里还拿着那份《边防七策》。风吹动他的衣角,也吹动了他心头某些久未掀动的情绪。他望着她的背影,忽然想起三年前那个雪夜,她在梅林中问他:“你为何而来?”他答:“为天下太平。”她笑:“那你可愿为此付出一切?”

那时他不知答案,如今却懂了。

“你觉得怎么样?”她问他,声音轻了些,像是卸下了几分威严。

“很稳。”他说,目光落在她脸上,“权力收住了,人心也压住了。”

她点点头:“还不够。接下来才是最难的——怎么让这座江山,不再靠一个人撑着。”

百里爵看着她,忽然笑了下,那笑容极淡,却真实得让人心颤。“你还记得我们在梅林第一次谈军务吗?你说不信我。”

“我记得。”她说,嘴角也浮起一丝浅笑,“你当时袖子打了结,一直没解开。”

他低头看自己的手,那结还在,只是松了一道线,像是时间悄悄磨去了最初的倔强。

“现在解开了吗?”她问。

他没回答,只是把文书小心折好,放进怀里,动作轻柔得像收起一段不愿示人的记忆。

“我去整理《战策汇编》。”他说,“你要看吗?”

“当然。”她说,目光坚定,“我要让所有将领都学这一仗是怎么赢的。不只是战术,更是信念。”

他点头,转身要走。

“百里爵。”她在背后叫住他。

他停下,背对着她,肩背挺直。

“谢谢你。”她说得很轻,几乎像一声叹息,“不只是为了这场仗。是为了……愿意留下来。”

他背对着她站了一会儿,肩膀微微动了一下,像是深吸了一口气,又像是压抑住了某种情绪。然后他走了出去,脚步很稳,一步,一步,踏在宫道之上,仿佛走向某个早已注定的方向。

凌霄最后离开。他走到殿门口,回头看了眼高台上的女子。她已经开始批阅奏章,眉头微皱,手指在纸页上划过,像是在数着什么——也许是阵亡将士的名字,也许是未来十年的国策。

他没说话,转身走入长廊。夕阳正斜照在廊柱上,光影交错,宛如命运的棋局。

紫宸殿内,晨光透过雕花窗棂斜斜地洒落进来,映在青玉案几上,光影斑驳而宁静。玉沁妜缓缓放下手中的朱笔,指尖还残留着墨香的微凉。她略一抬眸,宫人已恭敬地呈上一份新递来的折子,封面上工整写着《边关重建疏》四字,笔力沉稳,出自工部主事之手。

她轻轻翻开第一页,目光落在首行字迹上:“城墙基址已勘定,木料征集完成六成。”字句简洁明了,却透出边关百废待兴的紧迫与有序推进的希望。她凝神片刻,未有迟疑,提笔蘸墨,在折子末尾写下两个字:准。随即又添一句:速办。笔锋利落,如她平日行事一般,不拖泥带水。

笔尖落纸的一瞬,一滴墨珠悄然晕开,缓缓延展,宛如一朵初绽的墨莲,在素纸上静静舒展花瓣。那痕迹并不碍眼,反倒像是时光在此处轻轻驻足,留下了一抹不经意的诗意。

窗外,春阳正好,暖光流淌如金,斜斜地铺在她手边那卷摊开的羊皮名册上。风过处,册页微微轻颤,一个个名字在阳光下清晰浮现——那是戍边将士的名录,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曾有过铁马冰河的岁月,有家书难寄的牵挂,也有战死沙场的悲壮。此刻,它们安静地躺在光里,仿佛仍有呼吸,仍在低语,诉说着那些未曾远去的烽烟与忠诚。

玉沁妜的目光在名册上停留片刻,神情未变,却有一丝极淡的沉重从眉梢滑过,转瞬即逝。她合上折子,交予侍立一旁的内官,声音清越如磬:“送工部,不得延误。”

百里爵走在宫道上,风吹起他的衣角。他伸手摸了摸袖口,那个打了三年的结,今天终于松了。

他没去整理,就这样让它挂着。

远处传来钟声,一声接着一声,悠长而深沉,在空旷的天地间缓缓回荡,仿佛是为那些悄然离去的灵魂送行,又像是在轻声祈愿,迎接即将到来的新生。

他抬起头,望向天空。湛蓝的天幕纯净无瑕,没有半缕云丝遮挡,阳光直直地洒落下来,温柔地覆在他的脸上,暖意顺着皮肤渗入心底,竟让人忍不住想要落泪。

他知道,有些东西已经永远地改变了,再也无法回到从前。

但也有一些失去已久的,终于,重新回到了身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