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女帝驭心:皇夫谋天下 > 第88章 朝堂稳固,应对强敌

女帝驭心:皇夫谋天下 第88章 朝堂稳固,应对强敌

作者:白雪姬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04:56:18

晨光初破云层,天边一抹淡金自厚重的铅灰色云絮间悄然渗出,洒落在皇城巍峨的飞檐之上。宫门尚未开启,铜环犹带夜露寒意,勤政殿外却早已人影攒动。青袍玉带、补服锦绶,六部尚书、九卿重臣依序列立,衣袖轻拂过石阶青苔,脚步齐整如律,然眉宇之间皆凝着一层难以掩饰的沉重。

昨夜边关八百里加急密报如惊雷滚过朝野,玄国三路伐胤之讯,今早已在内廷传遍。消息来得猝不及防,却又似早有预兆——边境烽燧连日示警,驿马频驰,各州府文书雪片般飞入中枢,可终究抵不过这一纸战书般的军情通报。

勤政殿内,香炉轻袅,龙涎微漾。玉沁妜端坐于九龙盘踞的御座之上,未着明黄朝服,仅披一件玄金暗纹常服,衬得她身形清瘦而挺拔。发间一支白玉凤钗斜映天光,冷辉流转,映照她沉静如渊的眼眸。她指尖轻叩案角,檀木案上堆叠着数卷军报与舆图,却始终不语,只目光缓缓扫过群臣,仿佛一池静水投下千钧之石,无声却令人窒息。

凌霄立于殿侧偏位,手中捧着一卷乌皮册子,神情闲适,嘴角挂着那惯常的懒散笑意,仿佛此地不是商议国战生死之所,而是赴一场春日茶会。他缓步上前,将册子摊开于御前长案,动作从容,声音清亮如泉击石:

“诸位大人若还疑心玄国只是虚张声势,不妨先听一听这十几桩‘巧合’。”

殿中顿时安静下来,连呼吸都似被压低了几分。

他翻开第一页,朗声道:“玄国北境三大粮仓,七日内调出粟米八万石,运往漠南。但户部查无征粮令,兵部亦无调度批文。这批粮草去向不明,且运输路线刻意绕开所有官道驿站,专走荒谷野径。”

刑部侍郎李元舟皱眉插话:“八万石……足够支撑五万大军三个月口粮。若非备战,何须如此?”

“正是。”凌霄点头,继续道,“其骑兵营三日前突然更换马蹄铁制式,新铁钉呈倒钩状,专为沙地抓地所用。而我沧州水道淤泥质地特殊,近来勘测发现,已有大量此类马蹄印迹出现在河滩浅湾。”

工部尚书赵敬之猛地抬头:“这不可能!沧州乃我朝咽喉要地,设有暗哨十二处,怎会毫无察觉?”

“正因为太‘毫无察觉’,才更可疑。”凌霄一笑,指尖一转,又抽出一张薄纸,“再看这里——边境三郡流民暴增五倍,短短十日涌入逾十万之众。皆由地方官府统一遣送,但路线避开关卡、驿站、税坊,直通雁门关外一处荒谷。谷中无田无屋,唯有一条古道通往塞北。”

礼部左侍郎低声嘀咕:“这……莫非是调民为兵?借流民之名,实则征募私军?”

“不仅如此。”凌霄语气微沉,眼中闪过一丝锐利,“天机楼在玄国驿馆后巷截获一名醉酒军需官,此人满口胡言,说什么‘东路先锋要抢头功’‘西路得拖住敌将’‘粮草三日后到位’。我们没动他,只派人护送他安然回馆,顺便在他枕头下留了张写着‘你喝多了’的字条。”

几人忍不住笑出声,紧绷的气氛松了一寸。

兵部右侍郎周崇安却仍面沉如水:“单凭几句醉话,难定大罪。若玄国以此为由反斥我朝构陷使节,岂非授人以柄?”

“所以不止一句醉话。”凌霄从袖中取出一枚铜牌,置于案上,“这是从他腰间掉落的通行令牌,编号属玄国神武营——那是直隶太子麾下的禁军精锐。一个区区军需官,怎会有此物?除非,他是故意泄露,或是……根本就是弃子。”

殿中一时寂静。

玉沁妜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字字如钉入木,落地有声:“他们以为打着‘迎回太子’的旗号,就能让天下人觉得他们是义师?可笑。百里爵如今是我大胤参政阁主君,掌军政实权,位列三公之上,谁若还把他当质子看,便是小瞧我朝纲纪,更是藐视天下人心。”

众人目光纷纷转向参政阁席位。

百里爵静静坐着,月白锦袍衬得肤色如雪,眉目清冷如画。他袖口流苏被无意识地绕在指间,闻言抬眸,淡淡接了一句:“我也很好奇,父皇打算用哪个‘我’去迎?是那个死在柴房里的废太子,还是此刻坐在这里,替大胤筹划退敌之策的人?”

满殿寂静片刻,随即响起几声压抑的轻咳,像是有人强行忍住笑意,又像是被这话中的锋芒刺得心头一震。

户部尚书王明达清了清嗓子,上前一步:“陛下圣明,然战事一起,百姓劳役加重,税赋难减,恐生民怨。若民心动摇,纵有雄兵百万,亦难守江山稳固。”

“所以不打无准备之仗。”玉沁妜起身,执起紫檀木笔,走向殿中悬挂的巨幅舆图。笔尖点在沧州水寨,继而划过雁门关、漠南三原、幽州古道,最终停于黄河渡口,“第一,外交上即刻遣使四国——东临沧澜,南联南诏,西结西戎,北交北狄。呈递玄国伪造亲情、煽动战乱的证据,揭露其伪善面目,争取盟约牵制,使其不敢轻启战端。”

她顿了顿,笔尖微移:“第二,军事上固守要隘,诱敌深入,断其粮道。沧州水寨设伏兵两万,雁门关外布疑阵三重,待其主力深入腹地,我军前后夹击,断其归路。不必急于决战,耗得起的是我们,不是他们。”

兵部尚书陈广元拱手问道:“若敌军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我军是否应主动出击,抢占先机?”

“不可。”百里爵忽而开口,声音平和却不容置疑,“玄国此次出兵,必挟雷霆之势,欲速战速决。我若迎头硬撼,正中其下怀。不如以静制动,以逸待劳。待其师老兵疲,粮尽援绝,再一举击溃。”

玉沁妜点头:“准奏。另,内政启动战时统筹。户部牵头设立应急粮库,调拨江南仓粟三十万石,限五日内运抵前线;工部三日内提交火弩、地雷修造进度,优先保障边军所需;刑部从今日起严查囤积居奇者,一经查实,抄家流放,绝不姑息。”

“臣领旨。”三位尚书齐声应诺。

百里爵起身拱手:“另建议设立‘军情直奏制’,边关将领遇紧急军务,可越级呈报至参政阁或御前,不必层层转递,以免贻误战机。”

兵部尚书皱眉:“这不合旧例……六部签押、枢密备案,乃祖制所定,岂可轻易更改?”

“旧例救不了命。”百里爵语气依旧平和,眼神却如刀锋出鞘,“若等文书走完六部签押,敌军怕已破关。制度为事服务,不是为规矩而存。今日不变,明日亡国。”

殿中一片哗然。

礼部尚书低声道:“此举恐开擅权之端……”

“比起擅权,我更怕失土。”玉沁妜冷冷打断,“准奏。即日起施行。凡阻挠军情传递者,视同通敌论处。”

殿内嗡嗡议论渐起,有人颔首称是,也有人低头不语。但再无人公然质疑。

凌霄收起册子,晃了晃手中的香囊,笑道:“还有件小事——昨夜有细作试图混入工部档案房,意图窃取火器图纸。被绝杀堂当场擒获,按着脑袋塞进了井里。人没死,现在大理寺蹲着,招供态度相当积极,一口气供出七个联络点、三条潜伏线。”

众人神色微变。

刑部尚书沉声问:“可知幕后主使?”

“线索指向玄国兵部某位副使,但尚未确证。”凌霄耸肩,“不过没关系,只要人在我们手里,迟早会牵出更大的鱼。”

玉沁妜淡道:“传令下去,凡协助敌国者,不论官职高低,一律削籍下狱,家产充公。我要让全天下的眼睛都看清楚,谁敢动我大胤一根手指,就得准备好赔上全身骨头。”

话音落定,殿中再无声响。

退朝钟声响起,悠远沉缓,回荡在宫墙之间。群臣陆续离殿,脚步比来时稳了许多。有人走出几步,低声对同僚道:“这回……真要打了?”

“打定了。”另一人回,语气笃定,“可你看女帝那眼神,不像慌,倒像等这一天很久了。”

玉沁妜并未立刻起身,只望着空荡的大殿,指尖轻抚案上舆图边缘,仿佛还能触到那些山川河流的脉搏。百里爵缓步走近,接过她手中的紫檀笔,顺手放在砚台旁,动作自然,毫无卑微之意。

“你信我能守住?”他问,声音很轻,像是问她,也像是问自己。

“不然为何把参政阁交给你?”她看他一眼,目光深邃,“昨夜你说有家了。今天这话,我希望你在朝堂上也能说得出口。”

他笑了下,没答,只是伸手替她理了理被风吹乱的袖口,动作轻柔,如同对待一件易碎的珍宝。

“走吧。”她说,“还得批三十份军报。”

两人并肩穿过长长的宫廊,两侧宫灯次第点亮,映得石砖泛出暖光,宛如星河铺地。远处传来文书房小吏搬卷宗的脚步声,还有墨汁倾倒的惊呼,紧接着是一阵哄笑,打破了方才的肃穆。

风掠过檐角铜铃,叮咚作响,像是在为即将到来的风暴轻轻试音。

凌霄在殿门口缓缓驻足,背倚着朱红廊柱,双臂交叠于胸前,目光沉沉地落在那两道渐行渐远的背影上。风拂过檐角铜铃,叮咚轻响,仿佛敲在心上。他从怀中摸出那只随身携带的旧酒葫芦,拔开塞子,仰头饮了一口,辛辣的酒液滑入喉间,却压不住心头那一丝微不可察的暖意。他望着远处朦胧的山影,唇边浮起一抹极淡的笑意,声音低得几乎融进风里:“总算不再像从前那般彼此防备、步步为营了……倒真有点像……寻常夫妻,搭伙过日子的模样。”

勤政殿内,烛火高燃,明黄的火焰在铜枝灯台上轻轻跃动,映得殿中光影摇曳,如波似雾。四壁沉静,雕梁画栋在微光中若隐若现,仿佛凝结着无数个日夜的政务密语。檀香袅袅,自青铜香炉中盘旋升起,与烛火交织成一片肃穆而庄重的氛围。案牍层层叠叠,铺陈于紫檀长桌之上,朱批墨迹未干,犹带余温。窗外夜色如墨,唯有此殿灯火通明,宛如宫城之心,跳动不息,承载着一国之重、万民之托。

玉沁妜翻开第一本军务折子,指尖在纸页边缘轻轻一叩,眉心微蹙。百里爵立于案侧,执壶为她添茶,动作轻缓,水声细碎。热气自杯中袅袅升起,如薄纱般模糊了窗外渐浓的暮色,也将两人的身影笼进一片朦胧。

“明日巡视兵工厂,你随我去。”她依旧低着头,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

“穿常服就行?”他将茶壶放下,顺手理了理袖口,语气闲适得像是在问今日晚饭吃什么。

“穿铠甲也行。”她翻过一页,笔尖顿了顿,又补了一句,“只要别又把流苏缠成死结,碍事。”

他低头一看,果然——袖口那根红绳又被自己无意识地绕成了个死疙瘩,怎么扯都解不开。他笑了笑:“改不了,手欠。”

她终于抬眼,目光落在他脸上,停留了一瞬,随即又垂下,继续看折子:“那就带着你的手欠一起去。”

“遵命。”他应了一声,却没动身,反而踱到案前,拿起朱笔,在一份工匠名册的角落轻轻画了个小圈,动作极轻,仿佛只是无意勾抹。

“干嘛?”她察觉到动静,眼皮都没抬,只淡淡问了一句。

“标记个熟人。”他放下笔,退后半步端详那名单,“以前在玄宫时,有个老杂役总给我送饭,汤温火候从不差分毫。如今听说他在火药坊当差,顺手看看他有没有被克扣工钱。”

她盯着那个小圈看了两秒,忽然冷笑一声:“下次直接写‘查薪俸发放’,堂堂正正列进巡查条目里,别玩这种小心思。”

他眨了眨眼,一脸无辜:“什么小心思?我就是随手一圈,兴许是墨点溅的呢。”

“随手能圈得这么准?”她抬眸盯他,眼神锐利,“你当年在玄宫装病三年,连太医院首座都被你骗得团团转,今日当我看不出你在护人?”

他耸耸肩,也不辩解,只笑道:“被发现了。”

殿内一时安静下来,只有烛火轻响,映得两人影子在墙上微微晃动。她没再说话,只将那份折子轻轻推到一边,指尖在案角点了点,似是在权衡什么。

过了片刻,她才缓缓开口:“火药坊近来产量不稳,已有三批硝石纯度不足。若你那位‘熟人’真出了差错,我不讲情面。”

“我知道。”他点头,神情认真了几分,“但若他无过,也请别让老实人替奸猾背锅。”

她沉默须臾,终于轻轻“嗯”了一声,声音几乎融进夜风里。

他又道:“其实……他也算看着我长大的。那时候我病着,没人敢近身,是他每日端药递饭,从不断过。这份情,我一直记着。”

她听罢,指尖微顿,仍没抬头,却低声说了句:“记着可以,别坏了规矩。”

“明白。”他笑了笑,“规矩我最守了——毕竟,当年装病都能守三年不出破绽,这点小事,还能办砸?”

她终于忍不住,唇角极细微地向上牵了一下,快得如同错觉。但她没有看他,只是重新提起笔,在另一份折子上写下一行字:【明日巡查重点:核查火药坊薪俸发放及物料损耗明细】。

百里爵瞥见那行字,眼中掠过一丝笑意,却识趣地没再言语,只静静立在一旁,任夜色温柔地覆上两人的肩头。

夜色渐深,宫道幽寂,万籁俱无声息,唯有远处传来的更鼓声在空旷的庭院中轻轻回荡,仿佛敲在人心深处。天机楼的飞檐翘角间,一盏孤灯静静亮着,在黑暗中划出一方微弱却坚定的光晕。凌霄盘腿坐在屋顶之上,衣袍随风轻扬,神情专注而沉静。他面前整齐排列着七封密报,纸页边缘已被夜露微微浸润,指尖翻动时发出细微的沙响。

此刻,他正低头用牙咬开一支刚送达的竹制信筒,动作熟练得近乎随意,仿佛这深夜的机密与生死,不过是手中一缕轻烟。

忽然,屋檐下传来扑棱棱的振翅声,一只信鸽自暗空中疾掠而下,稳稳落在瓦沿,羽翼微颤,爪上缠着半片焦黑的布条,边缘卷曲,似曾经历烈火焚烧。

凌霄抬眼望去,目光如电,迅速接过布条展开细看。火漆印残缺,字迹模糊, 几个断续的符号隐约可辨。他眉头微不可察地一蹙,旋即嘴角一扬,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低声自语:“哟,这回可真是闹出大动静了。”

话音未落,他已轻巧翻身,身形如燕般从屋脊滑下,足尖一点檐角,整个人便融入了回廊深处的阴影之中。夜风拂过,那盏孤灯轻轻摇曳,光影晃动间,仿佛方才那人从未存在,唯有风中残留的一丝冷香,诉说着方才片刻的凝重与警觉。

勤政殿内,烛火依旧明亮,映照着殿中静谧而庄重的氛围。夜风轻拂窗棂,烛影微动,光影在青砖地面上轻轻摇曳,仿佛连时间也放慢了脚步。

百里爵缓缓研磨着最后一块墨锭,动作沉稳而专注,墨香随着研磨渐渐弥漫开来。他的袖口垂落案边,流苏穗子轻轻搭在书案一角,随着他手腕的起伏微微晃动。玉沁妜立于一旁,神色淡然,目光却悄然落在那缕飘动的穗子上。她忽而伸手取过,指尖微凉,随即从袖中取出一把小巧银剪,动作干脆利落——

“咔嚓”一声轻响,穗子应声断去半截,飘然落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