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女帝驭心:皇夫谋天下 > 第82章 朝堂反击,奸佞伏法

女帝驭心:皇夫谋天下 第82章 朝堂反击,奸佞伏法

作者:白雪姬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04:56:18

晨光初绽,淡金色的光线如细纱般洒落在宫道青石板上,映出斑驳的树影。天边云霞未散,薄雾尚笼,整座皇城还沉浸在一种静谧而肃穆的清晨气息之中。偏殿檐角高翘,铜铃轻晃,发出几声微不可闻的叮当响,仿佛在预示着今日朝会将起波澜。

玉沁妜立于窗前,一袭素白绣银线长裙垂落至地,袖口随风微动,宛如霜雪拂枝。她身形纤 细 却挺拔如松,眉目清冷,眸光沉静似深潭无波。手中握着一叠卷宗,纸页齐整,边缘泛着微微毛边,显是连夜整理过多次。每翻一页,便有细微脆响传出,像是枯叶落地,又似弓弦将张——那是天机楼特制文书才有的声音。火漆印一枚枚压得严实,朱红封泥上刻着暗纹符记,七桩旧案的始末尽数封存其中,如同沉眠的猛兽,只待一声令下便会破封而出。

她的指尖在最上方那份卷宗上轻轻一顿,那上面用墨笔写着“春分夜伪军情”五个字,字迹凌厉,力透纸背。她凝视片刻,眼神未变,却已将所有情绪敛入心底。随即合拢卷宗,动作干脆利落,仿佛只是归档一件寻常公文,将它稳稳递向身侧之人。

凌霄早已候在一旁,玄色劲装裹身,外披鸦青大氅,腰间佩刀未出鞘,却自有一股迫人寒意。他接过卷宗时并未立刻查看,而是掂了掂重量,唇角微扬,笑意却不达眼底:“我这就去安排,把耳房彻底清一遍。有些话,只能在殿上说出口,不能让风提前带走了。”

玉沁妜微微颔首,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落在他腰间挂着的七个香囊之上。丝线精巧,颜色各异,看似装饰,实则皆有其用。其中三个昨夜刚换过药粉,药气隐而不发,专为阻断密信气味传递所设——连飞鸽传书都逃不过追踪的时代,连香气都能成为线索,他们早已学会用最细微之处布防。

这人总爱以玩笑掩锋芒,言语轻佻,行事却狠准稳。可她清楚得很,今晨这场朝堂对峙,并非临时起意,而是三日前便已悄然布局。棋子早已落定,只等对手踏入局中。她望着窗外渐亮的天色,心中无惊无惧,唯有冷静如冰泉流淌。

风从窗隙吹入,卷起一角帘幕,也吹动了案头尚未收起的一张密报残页。那上面隐约可见“百里爵”三字,墨迹未干,似有血痕渗出一般刺目。

她轻轻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目光已如利刃出鞘。

那就让他们看清楚,究竟是谁,在风雨欲来之际,始终护着这座江山。

钟声悠悠回荡在宫阙之间,穿透层层殿宇,宣告着朝会的开始。文武百官身着朝服,依序缓步而入,衣袖轻拂间秩序井然,肃穆之气弥漫于大殿之上。玉沁妜端坐于九龙盘踞的龙椅之上,凤袍加身,眉目沉静如水,目光却如寒星般缓缓扫过丹墀之下那一片低垂的冠冕与凝重的面容。

礼部尚书周崇安立于前列,身形笔直如松,双手紧握玉笏,指节微微泛白,仿佛那方寸玉板承载着千钧道义。他神情凛然,眼中隐有锋芒闪动,似早已将某人置于审判之地,只待一声令下,便将其钉死于天下公议的耻辱柱上。

果然,礼乐刚歇,奏请未毕,周崇安便踏前一步,靴底叩击金砖之声清脆响亮,惊起一片寂静。他声音洪亮,字字铿锵,响彻殿宇:“臣启陛下!皇夫位尊权重,不仅参议军国机要,更染指边防调度之权,此等殊荣,前所未有,实为本朝一大变制!然其出身乃玄国废太子,来路不明,行踪诡秘,早为朝野所疑。近日更有密信残片自宫中流出,落入外臣之手,其上墨迹虽残,却极可能为通敌之凭据!”

言罢,他双膝微屈,郑重地将一片泛黄的纸角高举过顶,由内侍转呈御前。那纸片边缘焦黑,似经火焚,唯余半句残文尚存——“北关可图”,墨色深浅不一,笔迹潦草却透出几分决意,宛如暗夜中的刀光,骤然划破平静朝堂。

群臣闻言,无不色变。有人倒吸一口冷气,有人交头接耳,窃语如潮水般在大殿中悄然蔓延。原本庄严肃穆的气氛瞬间被撕裂,取而代之的是压抑不住的震惊与猜忌。一道道目光或惊疑、或审视、或幸灾乐祸,纷纷投向那始终未曾开口的皇夫所在之处,仿佛一场风暴已在无声中酝酿成型,只待雷霆一击,便将整个朝局卷入深渊。

百里爵立于御阶左下方,神色沉静如水,唯有袖中指尖轻轻摩挲着腰间玉佩垂下的流苏末端。那动作极轻,仿佛只是无意识的抚弄,却泄露了一丝内心的波澜。他自然认得那所谓的“密信残片”——伪造得粗糙不堪。真正的天机楼密文格式早已被破译,而眼前这纸片上的笔迹,不仅运笔生硬、转折僵滞,连墨色浓淡都毫无规律可言,分明是仓促临摹之作。

玉沁妜端坐龙椅之上,眸光冷冽地扫过殿中群臣,唇角忽地扬起一抹讥诮的弧度。她抬手一挥,声音清越如钟:“开启御案暗格。”

内侍应声而动,跪行至御案旁,熟练地拨动机关。一声轻响后,暗格开启,取出一叠厚重卷宗,封皮以金线缠绕、朱砂印鉴压顶,显是绝密要件。那卷宗被重重掷于丹墀中央,激起一圈细尘,在阳光下缓缓飘散。

“尔等口口声声说他是细作?”玉沁妜缓缓起身,凤袍曳地,步履从容地走下台阶,每一步都似踏在人心之上,“那朕今日便当着诸位的面,问个明白——”

她停顿片刻,目光如刃般划过众人脸庞。

“是谁,在春分夜识破三皇子假传军令之计,连夜调兵布防,救下沧州三城数十万百姓?若非及时拦截,叛军早已借道南下,直逼京畿!”

话音未落,一名内侍高声诵读:“第一桩:春分夜伪军情破获记录。据查,三皇子私刻兵符,伪造边关急报,意图调动禁军出京。辅政主君百里爵察觉异常,追查至北营校场,当场截获伪令,并命绝杀堂斩杀接令边将。现场血书为证,字字泣血,控诉其罪!”

玉沁妜继续前行,语气渐厉。

“又是谁,在太师府夹壁之中寻得藏毒之所,揭发蛊毒药膳阴谋,使我免于饮鸩止渴?若非他亲赴险地、彻夜排查,此刻坐在这龙椅上的,怕已是个神志不清的傀儡!”

内侍再启卷册,朗声道:“第二桩:慈恩寺密室对话全录。太师曾与玄国密使会面,商议以慢性蛊毒控制圣体,篡改朝政。影蝉潜入夹壁,录下全程,由辅政主君整理呈报,证据确凿!”

殿内一片死寂,唯有烛火噼啪作响。

玉沁妜脚步不停,声音愈发凌厉:“还有,是谁勘破玄国虚报边患之计,断定其意在诱我开边门、耗粮饷?若非他力谏封锁北境要道,如今国库早已空虚,边军疲于奔命!”

第三名内侍上前,展开账册:“第三桩:西市米铺出入账本比对结果。发现大批官粮伪装成民购,经由七条隐秘路线流向肃王旧部据点。辅政主君亲自核算数据,绘制流向图谱,提前预警兵变风险!”

一条条念下来,如同重锤击心。周崇安脸色由涨红转为惨白,手中玉笏微微颤抖,几乎握持不住。

“这些案子,”玉沁妜终于停下脚步,站在百里爵身前一步之遥,转身面向群臣,声音沉稳而威严,“件件关乎社稷存亡,桩桩牵连皇权威信。而他——”

她侧首看向百里爵,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柔和。

“全程主导侦办,多次深入虎穴,冒死进言。你们说他是敌人?那朕倒要问问——若无此人,今日跪在这里的,会不会是你们自己?若无此人,此刻大乾江山,是否早已风雨飘摇、名存实亡?”

群臣低首,无人敢应。唯有周崇安踉跄后退半步,强撑着辩驳:“即便……即便他曾立功,也不能洗脱身份嫌疑!一个异国质子,自幼羁留我朝,焉知不是埋伏多年的棋子?此等人久居中枢,执掌机要,岂非隐患?此风一开,纲纪何存!礼法何在!”

“纲纪?”玉沁妜忽然轻笑出声,笑声清冷如雪落寒潭,“你口中的纲纪,是要女子退回内宅、不得参政?是要官员闭目塞听、任人蒙蔽?是要边关将士孤立无援、任敌践踏?”

她步步逼近,目光如刀:“慕容铮当年也是这般振振有词,说什么‘外臣不可掌权’‘女子不宜临朝’,结果呢?勾结外邦,通敌卖国,伏尸午门,头颅悬于城楼三日!你说他是忠臣?那朕问你——谁才是真正的乱臣贼子?”

周崇安喉头滚动,面色铁青,却再也说不出半个字。

玉沁妜回身望向百里爵,语气蓦然缓了下来,像是冬日暖阳穿透云层:“他是朕亲自任命的辅政主君,是我大乾王朝的擎天之柱,不是任人攻讦、随意踩踏的摆设。”

她环视全场,一字一句,清晰无比:“从今日起,凡再以‘来历’二字质疑其职权者——”

她顿了顿,声音陡然转冷,如霜刃出鞘:

“视同谋逆,即刻锁拿,交大理寺审讯,株连九族,绝不宽贷!”

话音未落,殿外铁甲铿锵,禁军统领率众破门而入,黑衣重铠,刀锋出鞘三寸。两名士兵上前,反剪周崇安双臂,冰冷镣铐“咔”地一声扣上手腕。

“老臣忠心为国!”周崇安嘶声怒吼,挣扎着抬头,“此举必致天下非议!史书将如何记载陛下?如何评说今日之朝堂?!”

玉沁妜冷冷俯视着他,不带一丝情绪:“史书自有公论。但朕只知一点——今日若放纵谗言,明日便是山河破碎。”

她不再看他,转身拂袖而去。

其余附议大臣早已面如土色,纷纷低头垂首,不敢仰视,更无人敢再出一言。

退朝钟声悠远响起,余音缭绕于宫墙之间。群臣如潮水般退去,脚步匆匆,仿佛逃离一场风暴中心。

然而玉沁妜并未返回内殿,而是径直走向御花园西侧长廊。那里竹影婆娑,小径幽深,平日常有宫娥采花,此刻却空无一人。

百里爵沉默跟随,步伐稳健,与她并肩而行。两人之间距离不远不近,恰到好处,脚步节奏竟也完全一致,仿佛早已走过千百遍这样的路。

风吹过竹林,沙沙作响,如细语低吟。竹叶在风中轻颤,光影斑驳地洒落在青石小径上,仿佛碎金铺地。远处宫墙高耸,朱红的廊柱与飞檐在日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整座皇城静谧而庄严。

他忽然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得如同落在水面的一粒石子:“他们怕您为我树敌太多。”

她正缓步前行,闻言脚步微顿,侧目望他一眼。眉目清冷,眸光却深不见底:“那你呢?怕不怕我为你折寿?”

他笑了,笑意从眼角漾开,带着几分从容,也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臣更怕您哪天嫌我啰嗦,一纸令下,把我打发去守皇陵,整日对着碑文念叨忠心。”

她轻哼一声,唇角微动,似有讥诮,又像藏了点别的什么:“放心。若真要打发你,也不会让你清闲。守皇陵太便宜你了。”

“那臣宁可被罚去抄十遍《礼制典章》。”他语气依旧平和,眼中却闪过得意,“至少还能日日见您一面。”

她没接这话,只淡淡道:“下一个要收拾的,是真正该死的人。”

他敛了笑意,沉默片刻,伸手轻轻抚过腰间新系的青玉带。玉质温润,流苏垂落,随着步伐微微摆动,再没有昔日那纠缠不清的死结——那是过去权谋纠葛的象征,如今终于解开。

回廊尽头,凌霄不知何时已倚在一根朱漆柱旁,手中啃着一只青皮苹果,汁水微溅。见二人走近,他随手将果核抛进花坛,动作随意得近乎无礼。

“周崇安已经押进大理寺了。”他边说边拍了拍手,“供状半个时辰就能写完。他还想咬出几个人,可惜啊——那些名字,早在我的名单上躺着了,就等他自己往上撞。”

玉沁妜停下脚步,目光沉静:“查清楚就行。不必牵连无辜。”

“义姐放心,我办事向来讲究分寸。”凌霄眨眨眼,嘴角扬起一抹狡黠的笑,“再说,现在谁还敢轻举妄动?今日这一局,可是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掀了底牌,够他们消停三个月。”

百里爵站在一旁,静静听着,忽而低声问道:“你觉得,还有多少人藏着慕容铮那一套心思?”

凌霄耸了耸肩,神情不以为意:“总有几个老顽固,骨子里觉得男人掌权才是正道,女人临朝不过是乱政之始。不过嘛——”他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只要您俩还在一块儿,他们连大气都不敢喘。前脚刚有人递折子弹劾您擅权,后脚就被发现私吞军饷,你说巧不巧?”

百里爵轻笑:“是你动的手?”

“我可不敢。”凌霄双手一摊,“我只是顺水推舟,帮‘天意’露了个脸罢了。”

玉沁妜淡淡瞥他一眼:“少贫嘴。去把剩下的账册送来,我要亲自过目。尤其是户部那几笔暗账,别以为我看不出来你们打了马虎眼。”

“得令!”凌霄拱手行了个滑稽的礼,转身欲走,却又忽然回头,语气转为轻松,“对了,晨曦宫那边送来了新茶,说是您最爱喝的雪顶含翠,今年头采,香气清冽,泡出来像春山初雾。要不要我现在给您泡一壶?趁热喝最养神。”

“先放着。”她语气平静,脚步未停,“等我把西境军报看完再说。”

“哎,我就知道。”凌霄嘟囔一句,“好茶配劳碌命,真是糟蹋东西。”

百里爵落后半步,望着她前行的背影。阳光斜照,穿过回廊的雕花窗棂,在她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她发间的白玉凤钗映着日光,泛出一缕柔和的银辉,像是凝住了一瞬的月色。

他忽然想起昨夜书房里的那一幕——烛火摇曳,她伏案批阅奏折,一根丝线从袖口脱落,垂在砚台边缘,几乎要沾墨。他默默上前,替她将线头捻起,剪断。她没抬头,只说了句:“线断了,换一根便是。”

可他知道,有些线,一旦断了,就再也接不回去。

此刻,他心中微动,仿佛那根断线仍在心头缠绕。

“你在想什么?”她忽然停下,没有回头,声音却清晰传来。

他走近一步,与她并肩而立,声音很轻,像是怕惊扰了这静谧的午后:“在想……以后能不能偶尔一起去城南吃那家豆腐脑。听说他们早上五更就开张,配料特别足,虾皮、榨菜、香油一样不少,连葱花都是现切的。”

她眉梢微挑,终于侧过脸看他,眼中掠过一丝讶异:“堂堂皇夫,想偷偷溜出宫吃早点?”

“不是偷偷。”他认真道,语气诚恳,“是请您微服同行。换身素衣,戴个斗笠,走在市井巷陌里,听贩夫走卒讲笑话,看孩童追风筝跑过长街——那样的日子,我也想试试。”

她静静看着他,良久,唇角极轻微地向上扬了一下,快得几乎看不见,却像春风拂过冰面,裂开一道细微却温暖的缝隙。

“你倒是会做梦。”她轻声道,转身继续前行,脚步依旧稳健,却不自觉慢了半分。

风穿过回廊,吹起他的衣袖,流苏随风飘荡,在石阶上投下细碎跳动的影子。远处宫门紧闭,晨雾早已散尽,日影西斜,染红了半边天际。

他抬起手,指尖轻轻抚过袖口,将最后一道褶皱缓缓抚平。动作细致,仿佛在整理一段过往,也像是在迎接某种新生。

风又起,竹声再响,仿佛天地也在低语。而在这深宫回廊之中,两道身影并行于斜阳之下,渐行渐远,却始终未曾分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