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女帝驭心:皇夫谋天下 > 第80章 边关警报,战云初聚

女帝驭心:皇夫谋天下 第80章 边关警报,战云初聚

作者:白雪姬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04:56:18

烛火在案头轻轻一跳,映得那方紫檀木书案的雕花边缘忽明忽暗。玉沁妜垂着眼,指尖仍压着奏折卷起的一角,纸页微翘,仿佛承载了夜的重量。她没有抬头,只是将笔尖悬停片刻,待最后一行朱批的墨迹稳稳收束,才缓缓落笔,搁于青玉笔架之上,动作轻缓却极有分寸。

殿外天色尚沉,黎明未至,四下静得只余风声。夜风自长廊尽头悄然穿行而来,拂过檐下铜铃,发出一声清越的轻响,像是惊醒了沉睡的宫宇,却又迅速被无边的寂静吞没,余音杳然。远处更漏低回,一滴一滴,数着这无人入眠的时辰。

她刚合上那本《策令实录》,指尖还搭在书脊边缘,门便被轻轻推开一条缝。夜风裹着寒意溜进屋内,烛火微微一晃。

凌霄站在门槛外,身形挺拔如松,手中捧着一封火漆封缄的密报,红印未干,映得他冷峻的脸庞多了几分肃杀之气。他的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仿佛那薄薄一封信纸,承载着千钧之重。

他跨步而入,靴底与青砖相触,声轻却沉。行至殿中,单膝点地,动作干脆利落,没有一丝拖沓。

“北境八百里加急。”他声音压得极低,几乎融进夜色,“玄国大军三日前开始调动,斥候已探明——雁回岭、铁脊关、寒鸦口三处营寨增兵逾万,箭楼重建,粮道加派重兵押运,每日有五百辆辎重车通行。”

玉沁妜坐在案后,神色未动,只抬了抬眼:“可有异动迹象?”

“尚未开战,但战备已如弓满弦。”凌霄顿了顿,补充道,“边境百姓已有流徙之象。近五日,三百余户举家南迁,皆言‘上头传话,准备封山’。”

玉沁妜缓缓起身,伸手接过密报。她的动作不疾不徐,拆封时却毫不迟疑,火漆应声碎裂,纸页展开。

她目光扫过一行行字迹,眸光微凝,瞳孔悄然一缩。片刻沉默后,她才开口,声音清冷如泉:“消息来源可靠?”

“天机楼七号细作亲传。”凌霄从怀中取出另一张薄纸,双手呈上,“附有敌军军旗编号、换防轮值表,以及三日前雁回岭校场点兵的记录。经核查,与前月情报吻合度达九成以上。”

玉沁妜接过那张纸,将两张并排铺在紫檀长案上,指尖轻轻点了点其中一处地名:“铁脊关往南三十里,有条废弃驿道,直通我方哨卡。那是条捷径,若敌军突袭,可一夜抵边。”

“已被封锁。”凌霄答得果断,“我们的人昨夜就撤了暗桩,连炊烟痕迹都清理干净了。怕打草惊蛇,未做正面接触。”

玉沁妜静静看着地图,良久未语。窗外风声渐起,吹得帘幔轻舞,像某种无声的预警。

她终于开口,语气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传令枢密院,调两万羽林军即刻北上,沿长城九隘口布防。另命工部连夜加固烽燧,备好火油滚石,每一座了望台不得少于五十人值守。”

“是。”凌霄抱拳领命,转身欲走。

“等等。”她忽然叫住他。

脚步一顿。

玉沁妜背对着他,立于窗前,身影被昏黄烛光拉得很长。她望着漆黑的天际,仿佛能穿透云层,看见远方烽烟将起。

“开启‘凤渊’档案。”她说。

空气仿佛凝滞了一瞬。

凌霄缓缓回头,目光落在她身上。那眼神里没有惊讶,没有质疑,只有长久以来的默契与确认。

“您确定?”他低声问。

“我亲自签令。”她转过身,从袖中取出一枚鎏金令牌,轻轻放在案上,“用我的印鉴,启动一级备战预案。”

凌霄走上前,郑重拾起令牌,指尖触及那枚冰冷的凤纹,声音低沉而坚定:“属下明白。即刻执行。”

他转身离去,步伐稳健,消失在门外幽暗的廊道中。

玉沁妜缓步走到窗前,伸手推开半扇窗棂。寒风扑面而来,吹乱了她鬓边一缕青丝。天边仍黑,星辰隐匿,可她知道,这一道命令下去,沿边三十六城都将彻夜不眠。

战鼓未响,硝烟已至。

她轻声道:“太平时日,终究不过一场假象……这一次,谁先动手,谁就能活下去。”

远处,一只信鹰掠过夜空,翅影划破寂静,飞向北方的群山。

乾元殿的钟声在寅时三点骤然响起,清冷而急促,划破了宫城上空的寂静。比平日早了一个时辰的钟鸣,如同警鼓般敲进了文武百官的梦里。许多人尚在更衣,便匆匆披袍入宫,脚步凌乱,神色惊疑。

大殿尚未全明,烛火摇曳,映得梁柱间的蟠龙影子忽长忽短。群臣列队未定,便见女帝玉沁妜已立于丹墀之上,一袭玄金龙纹长袍垂地,发髻高挽,凤冠微闪,眉目如画却冷若寒霜。她身侧案几上,堆叠着数份军情简报,封皮皆盖着“加急”红印,边缘已被翻得微卷。

有人忍不住低声议论:“这钟声来得蹊跷……莫非边关出事了?”

身旁同僚压低声音回应:“你没瞧见那些简报?八成是军情紧急,否则陛下不会亲自坐镇。”

话音未落,玉沁妜已启唇,声音不高,却如刀锋划过冰面:“玄国近日频繁调动军队,三处要隘增兵逾万,斥候越界七次,皆被我方驱逐。这不是寻常操演,是试探,更是挑衅。”

殿内顿时鸦雀无声,连呼吸都轻了几分。

兵部尚书赵元衡出列,拱手道:“陛下,依臣之见,可先遣使质问,申明边境不容侵犯之理。若我方率先调兵布防,恐被其借题发挥,反诬我国挑衅,激化局势。”

玉沁妜缓缓转头,目光如电:“等他们打到城下再问?等百姓流离、城池陷落,再派使者去谈‘道理’?”

赵元衡一怔,额角渗出细汗:“臣……并非此意。”

“那你是何意?”她步步逼近,“你可知去年冬,沧州浮尸数十具,皆颈后烙有暗记——那是玄国‘黑翎营’独有的标记!前朝叛军早已覆灭,还能从地底爬出来杀人?还是说,你宁愿相信是幻象,也不愿正视敌意已至门前?”

赵元衡脸色发白,低头不语。

就在此时,殿外传来沉稳的脚步声,由远及近,节奏分明。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人缓步而入,身着正式朝服,袖口银线绣着云雷纹,腰间青玉佩穗垂落整齐,未有丝毫紊乱。他面容清俊,眉宇间透着沉静,正是曾为玄国太子、如今归附大胤的百里爵。

他在殿中站定,双手交叠于身前,躬身行礼,姿态恭敬却不卑微:“臣百里爵,闻边关告急,军情紧迫,愿尽绵薄之力,参与军议,以供咨询。”

群臣哗然。

礼部侍郎周文昭冷笑一声,声音不大却字字带刺:“百里爵,你不过是一介质子,昔日被废黜流放,今日寄人篱下,竟敢妄言军国大事?莫非还想凭你那一身血脉,回玄国认亲求和,换条活路不成?”

有人轻笑附和,也有人皱眉不语。

百里爵并未动怒,只是缓缓直起身,目光平静如水,落在玉沁妜身上:“臣是否可用,不在出身,而在所知所学。玄**制、地形、将领性情,臣曾亲手批阅三年兵符,熟稔于心。若陛下信得过,臣愿以所知,助大胤避祸安邦。”

玉沁妜凝视着他,眸光深邃,似在权衡,又似在回忆过往种种。良久,她终于开口,声音依旧清冷,却多了一丝决断:“百里爵曾任玄国太子三年,掌过兵权,熟悉其军制与边防部署。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策。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她环视群臣,一字一顿:“准百里爵列席军议,参赞机务,凡军情奏报,皆可共阅。”

满殿寂然,无人敢言。

户部尚书张允济忍不住低声对身旁同僚道:“此人虽有才学,终究是敌国旧储,贸然参与军机,岂非授人以柄?”

刑部侍郎徐慎则轻叹:“可陛下说得也没错……我们对玄国近年动向所知甚少,若真开战,谁能临阵调度?赵尚书只会写折子,哪懂沙场杀伐?”

另一名老臣捻须低语:“关键不是他能不能用,而是陛下信不信他。如今看来,她是信的。”

玉沁妜站在高阶之上,目光扫过众人,最后停在百里爵身上:“你既愿效力,朕便给你机会。但有一言相告——无论过去如何,今日起,你便是大胤之臣。若有二心,朕绝不容情。”

百里爵垂眸,声音低沉却坚定:“臣若负陛下,天诛地灭。”

殿外天色渐明,晨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入大殿,映在他肩头的银纹上,泛起一抹冷光。战云将至,乾元殿内,一场无声的风暴已然成型。

有人还想开口劝谏,却被身旁的同僚悄悄拽了下袖角,轻轻摇头示意。殿内一时寂静无声,文武百官皆低垂着头,不敢再多言一句。谁人不知,女帝玉沁妜一旦下了决断,便是铁板钉钉,再行进言,无异于触碰龙鳞,轻则贬官削职,重则当场问罪。

退朝的钟声悠悠回荡在宫墙之间,金砖铺就的长廊上,脚步声清冷而规律。凌霄紧随玉沁妜身后步入偏殿,殿门合拢,隔绝了外头纷杂的人声。他眉头微蹙,终于忍不住低声开口:“陛下,真的要让他插手军机要务?万一他是借机打探情报、传递消息给敌国呢?此举风险太大。”

玉沁妜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缓步走到案前,伸手取过一卷边防图缓缓展开。她的指尖沿着几处关键关隘缓缓划过,目光沉静如深潭。

“若他真是细作,早在初入宫闱、以质子身份和亲之时,便该有所动作。”她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为何要等到现在?等我们对他戒心稍松,等他已立下些许功劳,才突然发难?这不合常理。”

凌霄站在一旁,双手交叠于身前,语气仍带着几分警惕:“可人心难测,陛下。有些人善于隐忍,能蛰伏数年只为一击致命。他才华出众,谈吐不凡,越是这般人物,越不可轻信。”

玉沁妜轻轻将图纸放下,抬眼望向他:“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我也不是全然信任他。但眼下北边蠢动,西疆不稳,三路边军告急,粮草调度、兵力部署皆需人协理。朝中老将多有掣肘,年轻一辈又经验不足。这个时候,若因猜忌而拒用可用之才,才是真正的失策。”

她顿了顿,语调略沉:“与其把他放在暗处,任其窥伺,不如将他置于明光之下。若他真心为大胤筹谋,那就让他做事,让他立功;若他心怀异志——”

她转身,目光投向窗外。天边已泛起鱼肚白,晨曦透过雕花窗棂洒进来,在她侧脸上投下淡淡的光影。

“那我也正好借此机会,看清到底是谁,在背后推波助澜。是敌国细网,还是朝中旧党,亦或是……那些自以为高枕无忧的蛀虫?”

凌霄沉默良久,终于点头:“属下明白。我会安排他接入军情系统,但权限只开放二级以下密档,确保核心机密不受威胁。”

“不必设限。”玉沁妜忽然道,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

凌霄一愣,抬头看向她:“陛下?”

“我说,不必限制他的查阅权限。”她转过身,直视着他,“把能看的都给他看。我要他知道,我不怕他看,也不怕他说出去。真正可怕的不是别人知道秘密,而是自己藏不住底气。”

凌霄眉头紧锁:“可万一……他真将情报泄露出去?”

“那就让他泄。”玉沁妜唇角微扬,竟浮现出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你不是说他像狐狸吗?狡诈、敏锐、惯会察言观色,步步为营?那好啊,我就让他在这盘棋上跑个痛快。”

她缓步走近窗边,指尖轻抚冰凉的窗框,声音低了几分,却更显锋利:“我倒要看看,这只狐狸究竟是想来咬我一口,还是……愿意替我咬碎那些躲在暗处的豺狼。”

凌霄怔住,心头一震。他望着女帝挺直的背影,忽然意识到,她从来不是在被动应对危机,而是在主动布局。

许久,他躬身行礼,语气肃然:“属下遵命。即刻安排,全面开放军情查阅权限。”

玉沁妜微微颔首,目光依旧停留在渐亮的天际。

“记住,”她轻声道,“棋子不怕多,怕的是看不清谁执棋。既然有人想玩这场游戏,那就让他们都上桌——我奉陪到底。”

午后阳光斜斜地洒进乾元殿西侧的议事厅,光斑在青砖地上缓缓移动,仿佛时间也随着这静谧的节奏悄然流淌。御前军务会议正在此处召开,气氛肃穆而凝重。百里爵坐在末位,身形挺直却不显张扬,面前摊开的是一幅详尽的边境地形图。他俯身细看,目光如针般刺入每一处山川走势与河流脉络,不时执笔在纸上轻轻勾画,标注出几处隐秘的水源和可通行的隐蔽小径,笔尖划过纸面的声音细微却清晰。

门扉轻响,玉沁妜步入厅中。她步伐沉稳,衣袂微动,带着一股不容忽视的威仪。百里爵闻声抬眸,朝她望了一眼。

那一眼极短,不过一瞬,却像风掠过湖面,激起涟漪无声扩散。玉沁妜的脚步微微一顿,似有所觉,却又若无其事地继续前行,在他对面落座。

她未作寒暄,开门见山:“你认为玄国下一步会从何处突破?”

百里爵搁下笔,指尖轻点地图上一处幽深的山谷:“这里名为雾隐峡,地势低洼,常年雾气弥漫,视野受限,我方哨探难以察觉异常。若敌军选择夜间潜行,便可悄然绕过主关防线,直插我境内腹地,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

兵部一位参将皱眉质疑:“为何不可能是铁脊关正面强攻?那里地势开阔,利于大军推进,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因为代价太大。”百里爵语气平缓,毫无波澜,“铁脊关依山而建,易守难攻,城墙坚固,粮草充足。敌若强攻,势必损兵折将,久战不利。他们若真想速战速决,绝不会选这条路。”他顿了顿,抬手指向远处一座不起眼的小山丘,“更何况——那里曾有一座废弃的烽火台。若提前派遣精锐埋伏其中,一旦发现敌军渡河迹象,便可立即点燃信号,火光冲天,足以通知后方迅速调度兵力,形成夹击之势。”

玉沁妜凝视着那座山丘良久,眉心微蹙,忽然开口:“你以前去过?”

“去过一次。”他答得简洁,“那时我还是太子,父皇亲率我巡视边防。他曾对我说:‘打仗不在人多,而在出其不意。’这句话,我一直记得。”

殿内一时寂静无声,唯有窗外风吹帘动的轻响。众将低头沉思,无人再提出异议。

玉沁妜收回视线,转向身旁将领,声音清冷而果断:“按他说的布防。雾隐峡加派五百精锐,夜间轮值由原本的一班改为两班倒,确保警戒无懈可击。另外,即刻派人修复那座烽火台,备足干柴、火油,随时待命。”

将领躬身领命,迅速退下执行。

会议散去后,众人陆续离去,厅中渐渐空旷。百里爵仍坐在原处,一丝不苟地整理着手中的图纸,动作从容,仿佛方才激烈的讨论不过是日常琐事。玉沁妜走过他身边时,脚步忽然停住。

她没有回头,只是低声问道:“你不怕我说你是借机献策,博取信任?”

百里爵抬眼看向她,唇角微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怕。但我更怕的是——您明明信我,却因顾虑重重而不敢用我。”

她没有回应,只轻轻点了点头,转身欲走。走出几步后,又停下。

“明日我要亲自审阅所有边关守将的名单。”她说,语气温和平静,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分量,“你也来。”

百里爵望着她的背影,指尖无意识地摩挲了一下袖口垂下的流苏。那个死结,昨夜他曾费尽心思解开,今晨却又亲手重新系上。像是某种执念,又像是某种提醒。

他低头看了看那根缠绕的丝线,嘴角浮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随即站起身,将图纸仔细卷好,用绸带捆扎妥当。

窗外,第一缕真正的阳光终于穿透云层,斜斜照进殿内,落在他手中的图轴之上。光影拉长,映出一道清晰的影线,横贯整个沙盘,仿佛命运之笔悄然落下,勾勒出未来的轮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