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女帝驭心:皇夫谋天下 > 第8章 二皇子再谏,女帝巧应对

乾元殿的铜壶滴漏刚过辰时三刻,玉沁妜已将昨夜锁入紫檀木匣的密报重新取出,置于案角。她指尖轻抚匣面,未启封,却已了然其中内容——那张从灰烬中救出的残页、赵三槐押送的七次礼品、清晖院焚香除尘的异常火盆,皆如棋子落盘,步步成势。

她提笔在玉明煦昨日奏请册封百里爵为“协理政事使”的折子上批下“暂缓”二字,墨迹未干,内侍便低声禀报:“二皇子已在殿外候旨,求列朝会。”

玉沁妜搁笔,抬眼望向殿门方向,声音不高,却清晰传至廊下:“准。”

朝堂之上,群臣分立两侧,气氛凝滞如冻湖。玉明煦缓步上前,靛蓝亲王服衬得他眉目温润,手中玉组佩随步伐轻响,一如往常恪守礼制的模样。他行礼毕,语气恭敬却不容忽视:“启奏陛下,玄国太子百里爵自入宫以来,言行恭谨,深得宫人敬重。今北疆初定,两国和亲之义尚未彰显于朝政。臣以为,可授其‘参议大夫’之衔,许其列席政事堂会议,以示大胤宽仁,亦安玄国之心。”

他话音落下,数名年长官员窃窃私语,有人微微颔首,有人低头避视。这是自女帝登基以来,首次有人在朝堂上公然提议让男子涉政。

玉沁妜端坐在龙椅之上,神色不动,只右手三指轻轻叩击扶手——一下、两下、三下。这动作极轻,几乎无人察觉,但偏殿角落一名披着灰袍的记录官却迅速提笔,在册页上写下“附议者:礼部郎中周崇文、工部主事孙维安、太常寺少卿柳承志”。

她缓缓起身,玄色龙袍金线在晨光中泛出冷芒,白玉凤钗垂下的流苏纹丝不晃。

“二皇子所言,是为了安邦?”她的声音不高,却压住了整个大殿,“还是为了乱制?”

玉明煦躬身:“臣不敢有他意,唯愿两国修好,社稷永固。”

“好一个‘修好’。”玉沁妜冷笑,“朕问你,历代男妃掌权而国不亡者,可有一人?”

大殿之内一片寂静,落针可闻。众人屏息凝神,连呼吸都变得轻缓而小心翼翼,仿佛稍有动静便会打破这凝重的氛围。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弥漫着一种难以言说的压抑与肃穆。目光交错间皆是沉默,谁也不敢率先开口,唯有光影在墙壁上微微晃动,映照出人心深处的波澜。

她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回玉明煦脸上:“和亲者,礼也;干政者,乱也。百里爵入宫,是为宾,非为臣。若朕允你今日之请,明日便有宗室子弟效仿,后日更有边将以此为由索要兵权。尔等欲以一纸奏章,动摇百年新法,究竟是为了忠君,还是为了谋逆?”

她的语速渐缓,字字如钉入木:“自今日起,凡再有奏请皇夫涉政者,以动摇国本论处,削爵夺禄,永不叙用。”

最后一句出口时,她袖中左手悄然松开——那枚早已备好的青铜令符滑入掌心,随即被递出,交至内侍总管手中。

“誊录今日朝议全文,三份。”她下令,“一份存天机楼归档,一份送绝杀堂备案,另一份密封,申时前呈交凌霄转呈朕手。”

内侍恭敬地领命后悄然退下,脚步轻缓得几乎听不见一丝声响,仿佛生怕惊扰了这静谧的氛围。他低垂着头,身形微躬,一步步向殿外走去,衣袂在微风中轻轻摆动,连呼吸都显得格外克制。整个过程无声无息,唯有那渐行渐远的身影,默默诉说着宫廷之中特有的森严与肃穆。

玉明煦垂首立于阶前,握扇的手背青筋微凸,扇骨在掌心划出浅痕。但他面上依旧挂着温顺笑意,仿佛只是受了一次寻常训诫。

“臣……知错了。”

他退下时脚步平稳,甚至比来时更显从容。然而穿过宫道拐角之际,他忽然放缓身形,任由身后一名扫地杂役抬头窥望其面容。那人衣袖破旧,眼神怯懦,正是清晖院新近安插的耳目之一。

玉明煦并未避让,神色从容地朝他轻轻一笑,笑意如春风拂面,透着几分淡然与自信。随后,他步伐稳健地转身,径直步入礼部的偏厅,衣袖微动间带起一阵细微的风,仿佛连空气都随之静了一瞬。厅内烛火轻摇,映照着他挺拔的身影,悄然拉长在青砖地面上,显得沉静而深邃。

半个时辰后,礼部侍郎裴元舟从侧门离去,袖中多了一枚小巧玉扣,正面刻着“风起”二字,背面则隐有细纹,形如水波暗涌。

与此同时,乾元殿内,玉沁妜正执朱砂笔,在玉明煦的奏折末尾写下八个大字:“忠言可嘉,然私心昭然。”

笔锋凌厉,最后一个“然”字收尾如刀劈斧凿,直透纸背。

她吹了吹墨迹,命人将此折归入“宗室异动卷”,并特别标注“甲字密档”,唯有她亲启方可查阅。

随后,她召来内侍总管,低声吩咐:“盯紧礼部那一位。每日出入、接见何人、文书往来,不得遗漏。”

“是。”

待殿内重归寂静,她缓缓起身,步履轻移,踱至窗前。暮色如墨,悄然晕染开去,将高耸的宫墙一层层浸入苍青之中。天边残阳褪尽,余晖消隐于飞檐翘角之后,只留下几缕淡金的痕迹,依稀勾勒出宫殿轮廓。檐角曾栖着一只灰羽雀,方才扑棱一声飞走,惊起微尘簌簌,如今只剩光秃枝头在晚风中轻轻摇曳,似在回应这无言的寂寥。

她倚窗而立,目光投向远处清晖院的方向。那一片屋宇已隐入暮霭,雕梁画栋皆被暮色温柔地覆盖,唯有院角一树梨花,在渐浓的夜色里泛着朦胧的白。风吹过回廊,卷起几片落叶,打着旋儿飘向石阶深处。她静默良久,眉间凝着一丝难以察觉的思绪,仿佛那远方的院落里,藏着一段未曾说出口的话,一个未尽的念想。

就在此时,一名小宫女捧着托盘走入,低声道:“陛下,这是华阳宫送来的回礼单,请您过目。”

玉沁妜接过一看,乃是百里爵遣人退还二皇子所赠松烟墨的凭证,附言写着“病体未愈,谢恩不受”。

她盯着那行字良久,忽然问道:“送礼的是谁?”

“是二皇子府的老仆,名叫吴福,曾在先帝时当过御膳房杂役。”

玉沁妜眸光微闪。这个名字,她在天机楼的档案中见过——吴姓家仆,三年前曾因偷盗宫中药材被贬出宫,后又被玉明煦悄悄召回府中,列为“贴身伺候”。

她将单子放下,淡淡道:“把这回礼单抄一份,加进‘宗室异动卷’。”

小宫女应声退下。

玉沁妜重新落座,翻开新的奏折。工部报称沧州河工进度滞后,请求增拨银两。她提笔欲批,忽又停住,转而抽出一份空白密笺,写道:

“清晖院退回墨礼,系由吴姓旧仆经手,此人与二皇子关系非浅。百里爵此举,或是自保,亦可能是顺势而为。暂勿轻动,待观其变。”

写毕,她将密笺折好,放入特制铜盒,盒底刻有“天机·绝密”四字,唯有她与凌霄知晓开启之法。

窗外,巡卫换岗的铃声响起,节奏整齐。一名暗卫悄然掠过屋檐,在殿角短暂停留,确认帝王仍在殿中处理政务,方才隐入阴影。

玉沁妜并未抬头,只是继续批阅下一卷文书。她的笔尖稳定,每一划都精准有力,仿佛刚才那一场朝堂对峙,不过是日常政务中的一环。

但她左手无名指却轻轻摩挲着袖口内侧的一道暗纹——那是天机楼最高警讯的标记,只有在确认宗室谋逆时才会缝入衣物。

此刻,那道纹路正贴着她的皮肤,微微发烫。

她忽然停下笔,抬头看向殿外宫道尽头。

一道身影正缓缓走来,披着靛青劲装,腰间挂七个香囊,手里拎着酒葫芦,却是凌霄。

他步伐慵懒,唇角噙着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神情闲适得仿佛春风拂面。然而就在踏上殿前石阶的瞬间,那从容的节奏悄然一滞,几乎难以察觉地顿了顿。右脚落下时略显沉重,像是踩在记忆的旧伤上,眉梢虽未动,却透出一丝极细微的异样,仿佛脚下不是青石台阶,而是某段被刻意掩埋的过往。那一瞬的迟疑轻如尘埃,转瞬即逝,却在光影交错间留下了一道淡淡的痕迹。

玉沁妜眸光微敛,瞳孔深处骤然掠过一丝警觉。

那脚步声凌乱却不失节奏,踉跄中藏着克制的稳重——绝非醉酒之人所能维持。

分明是受了伤,却在极力隐忍,用看似散漫的步伐掩盖身体的不适。每一步落下,都像是在与疼痛抗衡,刻意装出的从容反而暴露了异常。她看得真切,那是久经训练的人才会有的本能反应:即便负伤,也不愿示弱于人前。

她正欲开口,凌霄已抬眼望来,咧嘴一笑,举起酒葫芦晃了晃,做了个饮酒的动作。

紧接着,他从怀中掏出一块布巾,擦了擦嘴角,然后随手塞进袖中——那个动作极快,快到几乎看不见布巾的颜色。

但玉沁妜看见了。

是暗红色。

不是酒渍。

是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