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女帝驭心:皇夫谋天下 > 第79章 朝堂暗涌,权谋再起

女帝驭心:皇夫谋天下 第79章 朝堂暗涌,权谋再起

作者:白雪姬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04:56:18

玉沁妜走下石阶时,指尖还残留着那支凤钗微凉的触感。她没有回头,脚步却比来时稳了许多,仿佛每一步都踏在了心坎上。风从乾元殿的檐角掠过,吹动铜铃轻响,清冷的声音在寂静的宫道上回荡,像是某种无声的警示。她抬手将发髻压得更紧了些,指尖微微用力,仿佛要把那些翻涌的情绪一并锁进这束发之中,藏得严严实实。

侧门开启的刹那,凌霄已立于案前,手中握着一封尚未拆封的密报,神色凝重。见她进来,他只微微躬身,声音压得极低,几乎贴着地面流淌而出:“义姐,六部里有七个人昨夜齐聚礼部尚书府,谈的全是皇夫的事。”

玉沁妜眉梢未动,径直走向主位落座,伸手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他们说,百里爵不过是个外邦废太子,如今却掌军议、参政事,逾矩越权,动摇国本。”凌霄顿了顿,目光微敛,“还有人搬出旧制,言辞激烈——女子称帝已是逆天而行,再让一个异国男子执掌中枢,怕是要引得天怒人怨,社稷不宁。”

殿内烛火轻轻晃了一下,映得她眸光微闪。玉沁妜冷笑一声,提笔蘸墨,在空白奏签上写下“明日早朝”四字。笔锋刚劲有力,墨迹未干便已透纸背,像是要将这四个字刻进自己的命脉里。

“他们等不及了?”她问,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沉沉的压迫感。

“不是等不及,是等了太久。”凌霄将密报送至案上,语气冷静,“牵头的是周崇安,背后连着刑部几位老臣,还有几个曾被三皇子拉拢过的文官。这些人当年险些因党争被牵连罢黜,如今见百里爵步步高升,手中权柄日重,生怕自己再无立足之地,这才联合发难。”

玉沁妜垂眸扫了一眼名单,指尖轻轻划过几处姓名,眉梢微不可察地一动。“倒是会挑时候。”她淡淡道,“偏偏选在他刚得了‘不必再抄送文书’的特许之后。”

“可不是?”凌霄嘴角扬起一丝讥诮的弧度,“百里爵才得一句宽待,他们就以为您要弃他了。可笑的是,这些人嘴上喊着祖制礼法,背地里却偷偷给玄国副使递消息,想借外力施压,逼您收回成命。”

玉沁妜冷笑更甚,眼中寒光一闪。“借外力?他们倒是忘了,当初是谁在边境溃败时闭门不救,又是谁在粮荒之年囤积居奇。如今倒有脸谈忠君爱国了?”

她合上密报,指尖轻叩桌面,声音沉稳:“不必理会那些流言蜚语。你去把百里爵这三个月来的建言策令都调出来——治水疏渠的条陈、盐税清查的折子、伪币案的破局过程,一样不少,汇成一册。”

凌霄略显迟疑:“您打算在朝堂上亮出来?当众对质?”

“我不急。”她缓缓摇头,目光如深潭般平静,“让他们先说个痛快。等话说尽了,道理讲完了,我再拿这本册子出来。到那时,不是谁嗓门大谁就有理,而是谁做事,谁才算数。”

凌霄闻言,唇角微扬,终于笑出声来。他收起密报,转身欲走。

“等等。”她忽然开口,声音不高,却让他的脚步顿住。

“绝杀堂那边,盯紧周崇安府邸进出的人。尤其是夜间出入的密使,一个都不能漏。”她语气淡然,却字字如刀,“天机楼也要封锁所有流言源头,特别是宫外茶坊酒肆那些‘听闻’‘据说’的话头,一律截断。我要让这些话,还没传开,就死在巷口。”

凌霄回头看了她一眼,眼中闪过一丝了然:“您这是要让他自己跳出来?”

“不是我要他跳。”她望着窗外渐暗的天色,声音轻得像风,“是他已经站到了风口,只要风一起,他自己就会撑不住。贪念一起,便再难收手。”

凌霄沉默片刻,终是点头:“明白。我会让人盯死每一个细节。”

待他离去后,御书房陷入短暂的寂静。烛火摇曳,映得墙上影影绰绰,如同人心难测。玉沁妜翻开一本奏折,却迟迟未落笔。她的思绪飘远,想起半个时辰前,百里爵站在亭外的样子——鸦青常服,袖口银纹若隐若现,身形挺拔如松。他说话时眼神坦荡,不卑不亢,不像求生,倒像赴约。

她说“怕会习惯看见你”,其实没说完的是:一旦习惯了,就再也容不得别人动他半分。

可这话不能说出口,也不该说。她是君,他是臣,哪怕心绪翻涌如海,也必须以江山为重。情之一字,于她而言,是枷锁,是软肋,更是万万不可触碰的禁忌。

她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眸中已是一片清明。

玉沁妜重新执笔,落墨如行云流水。窗外风止,铃声不再,唯有烛火静静燃烧,照亮她清冷而坚定的侧颜。

这一夜,注定无人能眠。

殿外忽然传来通禀的声音,清亮而谨慎:“启禀陛下,皇夫在外求见,言有要事禀奏。”

御书房内,烛火微摇,映得她眉目沉静。手中朱笔顿了顿,墨点在纸上缓缓晕开,像一朵未及绽放便已枯萎的花。她垂眸片刻,才淡淡开口:“不见。”

宫人立在门口,略显迟疑,低声道:“可皇夫说……近日朝中已有风声,几位御史正拟联名上疏,欲弹劾他出身异国、居位过重,恐动摇国本。他恳请陛下允其当面陈情,以明心迹。”

她依旧低头批阅奏章,指尖轻压纸角,声音不带波澜:“让他回去。明日早朝,着皇夫依制列席,自有章程可循。”

宫人不敢多言,躬身退下。

殿外夜风微凉,百里爵站在石阶之下,听见传话太监转述女帝之命,脸上并无意外。他轻轻点头,唇角浮起一丝极淡的笑意,像是早已预料到这结果。

守卫低声劝道:“殿下,夜深露重,您还是先回宫歇息吧。陛下今日政务繁忙,未必愿意见人。”

百里爵望着那扇紧闭的雕花殿门,目光深远,仿佛能穿透层层帷帐,看见灯下执笔的身影。他缓缓道:“我既选择了这条路,风雨自然该由我来承。她不愿见我,是因心中尚有犹豫,而非决绝。若连这点等待都经不起,我又凭什么站在这里?”

他说完,转身离去,步伐从容不迫。青玉腰带垂下的流苏随风轻摆,在月色下划出一道悠长弧线,如同命运之线,虽未打结,却始终牵连两端。

华阳宫内,灯火未熄。

他步入内殿,挥手屏退侍从,亲自解下外袍,取出压箱底的正式朝服。玄色锦缎上绣着银线云纹,袖口处隐约可见一个古老的徽记——那是玄国旧制的象征,他曾身为质子时所承之礼。多年来,他从未刻意遮掩,也未曾张扬,只是任其存在,如同他这个人一般,坦荡而沉默。

灯影摇曳,他坐在案前,指尖轻轻摩挲着袖口的纹路,神情平静如水。

“他们明天会说什么?”他低声自语,像是在问自己,又像在对谁倾诉,“无非是‘外戚干政’‘异国之人不可信’这些陈词滥调。可真正的问题从来不在朝堂之上,而在她的心里。”

他抬眼望向窗外的夜空,星河寥落,一如当年初入宫闱时的模样。

“我知道有人想借忠君爱国之名,逼她舍弃我。可他们不明白,她不是普通的君王,我也不是寻常的臣子。我们之间,早已超越了权谋与算计。”

他起身,将朝服整整齐齐披上肩头,对着铜镜缓缓系上腰带。

“我不需要辩解,也不急于自证清白。我只想让她看到——无论多少人攻讦,无论风雨如何扑面,我都不会退。不是因为我倔强,而是因为,这是我自己的选择。”

他凝视镜中那个身影,眼神坚定如铁。

“若有一日她亲口对我说‘走吧’,我会转身离开,绝不纠缠。但只要她还允许我站在她身后,哪怕一步,我也会守在那里,不动如山。”

与此同时,凌霄刚走出乾元殿的门槛,脚步便毫不迟疑地转向天机楼暗阁的方向。夜风微凉,拂动他玄色长袍的衣角,腰间悬挂的七个香囊轻轻相碰,发出细微而沉稳的声响,仿佛与他内心的节奏共鸣。

他停下脚步,从袖中取出一枚青竹制成的短哨,放在唇边轻轻一吹。哨音低沉短促,几不可闻,却如暗流般穿透寂静的宫道。片刻之后,一道黑影自墙角暗道悄然滑出,继而又有两道、三道,皆身着黑衣,面覆轻纱,动作迅捷如狸猫,无声无息地跪伏在他面前。

凌霄目光冷峻,声音压得极低:“封锁西市至南巷所有消息通路,无论是茶肆酒楼、街谈巷议,还是飞鸽传书、密信往来,一律截查。凡有人提及皇夫‘干政’‘异心’之语,务必记下说话之人姓名、身份、所在地点,一个都不许遗漏。”

为首的探子低声应道:“属下明白。是否……连平民闲谈也要记录?”

“自然。”凌霄眸光微闪,“谣言往往起于市井,成于朝堂。一句无心之言,可能就是他人精心布下的引线。我要知道每一句话从何而来,又流向何处。”

那人点头称是,正欲退下,凌霄却又开口:“另有一事——彻查周崇安近五日的行踪往来。他见了谁?写了什么信?有没有私刻官印、伪造牒文的痕迹?尤其注意他府中夜间出入的仆役、门客,哪怕是一张废纸,也给我翻出来。”

另一名黑衣人迟疑片刻,终于忍不住低声问道:“楼主,若他们明日当真在朝堂上拿出证据呢?比如……确凿的书信,或是证人?我们该如何应对?”

凌霄闻言,嘴角微微一扬,露出一丝讥诮的冷笑。他负手立于廊下,目光投向远处巍峨的宫城轮廓,语气淡漠却锋利如刀:“证据?若有真凭实据,他们早在三个月前就该动手了。如今才跳出来发难,你不觉得太迟了吗?”

他顿了顿,声音渐沉:“他们等的不是证据,而是人心浮动的那一刻。只要百官动摇,只要民间生疑,哪怕只是一封来路不明的信,也能被炒成铁证。这不过是一场借势而起的乱局,目的不是清君侧,而是夺权柄。”

那探子听得心头一震,低声喃喃:“所以……他们是想趁乱搅局?”

“不错。”凌霄缓缓点头,“周崇安背后的人,等这一天已经很久了。只可惜,他们低估了一个人。”

“谁?”

“义姐。”凌霄望着宫城深处,声音低了几分,仿佛怕惊扰了什么,“她这次,是铁了心要保他啊。”

黑衣人们面面相觑,无人再言。夜风掠过檐角铜铃,发出一声轻响,仿佛预示着风暴将至。

良久,凌霄才收回视线,淡淡道:“去吧。记住,我要的不只是消息,更是人心的动向。谁在观望,谁在煽风,谁在等待出手——全都给我盯死了。”

“是!”众人齐声应诺,随即如烟般消散于夜色之中。

凌霄伫立原地,指尖轻抚腰间一枚绣着云纹的香囊,眼神深邃如渊。他知道,明日的朝堂不会平静,而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夜色渐深,万籁俱寂,唯有乾元殿方向的御书房依旧灯火通明。玉沁妜披上一件玄色锦缎外袍,衣摆垂落,衬得身形清瘦而挺拔。她缓步走出寝殿,足音轻悄,踏在青石阶上几不可闻。风自宫墙间穿行而来,拂动她的发丝与衣角,却未曾让她脚步有丝毫迟疑。

她并未返回寝宫,而是沿着高阶徐徐而上,登临回廊。此处地势高耸,可俯瞰整座宫城。夜幕如墨,层层叠叠的殿宇屋脊在月光下勾勒出沉静的轮廓,远处零星几点灯火,在黑暗中显得格外孤寂。其中一盏,来自华阳宫的方向。

她的目光在那里停留了一瞬,眸光微动,似有千言万语藏于眼底,却又被她悄然敛去。片刻后,她轻轻收回视线,神情恢复如常,仿佛那一眼不过是寻常扫视,并无深意。

风暴将至,风云暗涌。朝堂之上波澜未起,然权谋之网早已悄然铺开。她早已布好棋局,步步为营,只待那执棋之人踏入陷阱,再难抽身。

她转身步入御书房,殿内烛火摇曳,映照四壁书架琳琅。她缓步至案前,坐定,伸手翻开那本刚刚呈上的册子。纸页崭新,墨香犹存。第一页端正写着一行字:“皇夫百里爵所献策令实录”,字迹工整严谨,条目分明,内容详实,每一条皆切中时弊,直指国计民生之要处。

她指尖轻轻抚过纸面,动作极轻,仿佛怕惊扰了文字间的沉思。一页页翻过,她神色不动,唯有眉心微蹙,似在权衡,又似在追忆。良久,她停顿在最后一页,凝视片刻,终于提笔,蘸墨挥毫,添上一句批注:

“此人所言,皆利社稷;其所行,皆合民心。若此谓逾矩,则朕宁负祖制,不负苍生。”

笔锋收束,力透纸背,字字如铁,掷地有声。话音落下之际,窗外忽起一阵疾风,卷帘轻扬,吹灭了案头一支蜡烛。火光熄灭的刹那,光影交错,映照在她的眼中,竟似一道寒刃出鞘,冷光凛冽,锋芒毕露。

她未动,亦未言,只是静静坐着,身影投在墙上,如一座孤峰,独立于这浩瀚宫阙之间。夜风穿堂而过,卷起几页纸张轻响,仿佛天地也在回应这一句誓言——沉重、决绝,不容回头。

百里爵静坐在灯影之下,一盏孤灯映着他清冷的侧脸。他手中握着一方素净的手帕,正缓缓地、一遍又一遍地擦拭着一块旧玉佩。那玉佩色泽温润却已略显斑驳,边缘处甚至有些许裂痕,仿佛承载了太多岁月的重量。这是他母妃留在这世上唯一的遗物,背面以极细的刀工镌刻着“玄溟”二字,笔迹深浅不一,像是当年执刀之人也曾心绪难平。

他的动作很轻,也很慢,指尖在玉面来回摩挲,仿佛不只是在拭去尘埃,更是在触碰一段早已远去的时光。烛火微晃,在他眼底投下淡淡的光影,那一瞬,他的目光似落在玉上,又似穿透了重重宫墙,落到了某个无人知晓的远方。他在回忆吗?还是在等什么人,或是什么消息?

门外终于传来一阵极轻的脚步声,如落叶拂地,几乎难以察觉。影十七悄然立于门侧,压低声音禀报:“天机楼已按您的吩咐封锁了所有外传的消息渠道。周崇安府中近日动静频繁,仆从往来不断,书房灯火彻夜未熄,应当是在赶制明日朝会所需的奏章材料。”

百里爵微微颔首,神情未变。他将玉佩小心地收进袖中贴身之处,随后抬手轻轻一拂,熄灭了案前那盏摇曳的灯火。屋内顿时陷入一片幽暗,唯有窗外透进些许微光,勾勒出他挺拔而沉静的身影。

黑暗中,他的声音低缓而出,轻得像是一声叹息,却又字字清晰,不容错辨:“告诉天机楼的人,拦可以,但别拦得太死。该放出去的风声,一字都不要少——我要那些话,原原本本、清清楚楚地传到明天的朝堂上去。”

影十七站在原地,沉默片刻,语气中带着一丝迟疑:“殿下……若他们言辞激烈,恶意攻讦,污蔑您的名声……您当真不怕?”

“怕?”百里爵低笑了一声,那笑声里没有半分笑意,反倒透着几分苍凉与疲惫,“我从来不怕别人说我坏话。朝堂之上,流言蜚语如风过耳,今日骂我,明日便忘了我是谁。可我真正怕的……是她说的话。”

他顿了顿,声音几乎微不可闻,却重重砸在寂静的夜里。

“我只怕,她听到了那些话,知道了世人如何诋毁我,如何唾弃我……却还愿意站出来,替我说一句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