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女帝驭心:皇夫谋天下 > 第78章 真心初诉,情障难越

女帝驭心:皇夫谋天下 第78章 真心初诉,情障难越

作者:白雪姬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04:56:18

玉沁妜伫立在梅林小亭的石阶之上,指尖尚存宣纸墨迹的微涩触感,仿佛那未干的字痕仍缠绕在肌肤之间。那道“查华阳”的朱批早已送出半刻钟,可她心知肚明,真正难解的从来不是一纸密令、一间宫室的来龙去脉,也不是某份奏报中的蛛丝马迹,而是人心深处那一瞬的动摇——如风过林梢,无声无息,却足以掀起滔天波澜。

她并未返回乾元殿,反而转身沿着蜿蜒的青石小径,缓步走向御花园幽深之处。脚下的石板被晨露浸润得微凉,每一步都踏得极轻,仿佛怕惊扰了这片寂静中的思绪。风自林间穿行而来,掠过耳畔,撩起一缕散落的碎发,拂在颊边,带着初春特有的清寒。她抬手,将那缕发丝轻轻别至耳后,动作缓慢而克制,像是在整理衣襟,又像是在安抚内心某种难以言说的情绪。那一刻,她的神情淡如烟水,眼底却藏着无人能读的深意。

百里爵的到来出乎意料地迅速,比预想中提早了许多。原本以为还需等待片刻,却未曾想他的脚步已踏破寂静,携着风尘与肃然之气悄然逼近。那身影自远处浮现,步伐沉稳而有力,仿佛每一步都踩在时间的节点上,不容置疑,也不容回避。空气似乎也因此微微一滞,四周的喧嚣不自觉地退去,只余下他临近的气息,冷峻而清晰。显然,他并未耽搁任何时刻,一路疾行,直奔此地而来,带着某种不容推脱的意味,令人无法忽视。

他立于亭外,未着惯常的月白长袍,换了一袭鸦青色的素面常服,衣料虽不张扬,却在袖口处以极细的银线绣出云纹,那纹路若隐若现,宛如春寒初退时冰河悄然裂开的细痕,静谧中透着几分冷峻。他垂手而立,行礼时姿态端正,动作一丝不苟,声音低沉而平稳,不疾不徐:“陛下召臣前来,可是军务上出了变故?”

玉沁妜并未让他入亭,也未曾赐他起身。她只是静静地坐在亭中,目光落在池心——那里浮着几枝残梅的倒影,被微风轻推着,在水中微微晃动,如同她此刻的心绪,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良久,她才启唇,语气温淡,却字字清晰:“这几日,你的一言一行,我皆看在眼中。”

百里爵闻言,身形微滞,垂下的眼睫轻轻一颤,随即敛去所有情绪,依旧低首默立,不辩解,亦不否认,仿佛连呼吸都放得极轻,唯恐惊扰了这方寸之间的寂静。

你在朝堂上说的每一句话,我都会反复推敲,字字斟酌;你呈递上来的每一道奏议,我都命天机楼彻查三遍,不漏丝毫。她语气平静如水,没有半分情绪起伏,也无需刻意掩饰什么,仿佛只是在陈述一个早已明了的事实——可有些事,查得越深,心里反而越清楚,你所谋所行,并非为私利,而是实实在在地在为这个朝廷筹措前路。

他缓缓抬起头,眸光微闪,似有风掠过心湖,激起一丝难以察觉的涟漪。

玉沁妜终于转身,正面朝向他,目光沉静而深远,如同月下深潭,映着宫灯微光,却不露波澜:“百里爵,我已知晓你的真心。”

这句话落下来,不似宣判那般沉重,反倒像是一口气终于卸下了肩头压了太久的重担。她的声音清冷而果断,没有半分迟疑,亦无试探与回旋的余地,仿佛早已在心中演练过千遍,只等这一刻从容道出。

百里爵怔住了。

他站在原地,身形未动,可指尖却几不可察地微微蜷缩了一下,像是本能地想要抓住什么,却又在瞬息之间松开,任其消散于风中。池面微澜轻起,春风拂过,荡碎了浮在水上的花影,斑驳零落,如同此刻他心底悄然崩裂的情绪。风也撩动了他袖口垂落的那一缕流苏,轻轻摆动,像是一声无人听见的叹息。

他张了张唇,喉间似乎滚动着千言万语,可最终,所有话语都被咽了回去。他什么也没说,只是静静地立在那里,身影被斜洒的春光镀上一层浅淡的暖色,宛如一尊久立于庭院深处的石像,沉默而孤寂,仿佛从亘古走来,又将这样一直站到时光尽头。

玉沁妜望着他此刻的模样,唇角不自觉地泛起一丝笑意,仿佛在看一场无声的戏。她这一生,审讯过的权臣数不胜数,那些人或傲慢、或狡诈、或崩溃痛哭,却从未有人像他这般,仅凭沉默便将所有情绪深埋至骨。那不是逃避,也不是伪装,而是一种近乎极致的克制,像是将惊涛骇浪压进眼底,连一丝波澜都不肯外露。

可偏偏,她看得太透。正因如此,才更觉心绪微动。那种藏得极深的隐忍,反而比任何激烈的情绪都更令人心颤。

她缓缓摇了摇头,眸光轻敛,声音也悄然低了几分,如同夜风拂过窗棂,带着几分迟疑与无奈:“但你的身份……始终是我心中无法轻易跨过的障碍。”

这话一出口,连她自己都怔了一下。并非责难,也非警告,倒像是一声压抑已久的叹息,从心底悄然溢出。她是女帝,执掌天下生杀予夺之权,一言可定万人生死,可偏偏在那个名字面前,所有的权势都显得无力。那不仅仅是一个名字,而是一段山河故国的回响,是横亘在她与他之间无法轻易跨越的宿命。

百里爵轻轻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眸光如深潭般沉静,不起波澜。“我知道。”他的声音很轻,却字字清晰,仿佛早已将一切看透。

“你是玄国的废太子。”她缓缓开口,语气平静却不容回避,“即便你现在站在我这一侧,我也不能忘记这个身份。你曾胸怀强国之志,也曾奉命潜伏于敌营之中,背负着强国的使命。我可以相信你此刻的心意,但我不能因此忽视你过往的立场与责任。”

“我明白。”他低声回应,语调平稳,没有辩解,也没有激动,“正如您不会因一时仁慈便赦免一名叛将,我也不会奢望您仅凭一句‘真心’就放下所有的防备与考量。”

玉沁妜凝视着他,目光如刀锋般锐利,却又藏着一丝难以察觉的波动。良久,她忽然问:“那你为何还要留下?”

风掠过殿角,卷起帷幔一角,又悄然退去。整个大殿陷入短暂的寂静。

百里爵缓缓抬起头,目光直直迎上她的视线,没有闪躲,也没有试探,只有一种近乎坦然的坚定。“因为我发现,”他一字一顿地说,“比起完成一个注定失败的使命,我更不愿错过的,是一个人。”

这句话落下时,仿佛连空气都凝滞了一瞬。不是因为激烈,而是因为它太重,重得足以压弯岁月的脊梁,重得让时间都不忍继续前行。天地间似乎只剩下一个回音,在无声地震荡——那个人,究竟是谁?又意味着什么?没有人回答,也不需要回答。有些话一旦说出口,便已注定无法收回,如同覆水难收,如同命运的齿轮终于开始转动。

玉沁妜没有回避他的目光,可呼吸却悄然放缓,仿佛连空气都因这静默的对峙而凝滞。她并非未曾听过甜言蜜语,宫闱深处,耳畔低语何止千句万句?可那些话语背后,无一不是利益的交换、权势的攀附、心机的算计。它们如浮光掠影,美得虚幻,却经不起一丝推敲。而此刻站在她面前的人,说的却是“错过”,而不是“得到”——这两个字轻如落叶,却重重砸在她心底最深的角落。

她竟一时语塞,找不到一句可以反驳的话。

许久,她才缓缓启唇,声音低沉而克制:“可真心……救不了国,也护不住江山。你留在这里,每多待一日,便多一分变数。我担忧的不只是你的安危,更是整个朝局的安稳。一步错,便是满盘皆输。”

“那我便用自己的方式去证明。”他语气平静,不疾不徐,仿佛早已将生死荣辱置之度外,“我不靠山盟海誓,也不立血书为证。我只做我认为该做的事,说我认为该说的话,走我认为该走的路。若有一日,您仍视我为祸患,随时可取我性命,绝不皱一下眉头。”

玉沁妜冷笑出声,眸光凛冽如霜:“你以为我不敢杀你?”

“您当然敢。”他竟也笑了,笑意清淡,却带着洞悉一切的笃定,“可您迟迟没有动手,是因为您也在等——等我走出那一步,做出让您无法不信、不得不信的选择。”

她沉默良久,终究没有否认。

两人之间陷入了一段短暂的寂静。远处宫人清扫落叶的声音轻轻传来,一下又一下,节奏平稳得几乎带着催眠般的韵律。可他们谁都没有移开视线,仿佛这一瞬的对视里藏着千言万语,沉重得无法轻易打破。

玉沁妜忽然想起昨夜批阅的一份奏折,是百里爵亲手所写的治水策。那字迹清峻有力,行文条理清晰,层层递进,毫无冗赘。尤其在文末,他特意加了一句批注:“民之所苦,不在赋税之重,而在官吏之惰。”她当时读罢,只觉此人目光如炬,能穿透浮于表面的政绩,直指积弊根源,实属难得清醒之士。而此刻回想起来,那句话却像是一道无声的叩问,悄然落在她心上——仿佛不是写给天下百姓,而是专为她一人所书。

她终于缓缓迈步,走下石阶,脚步轻而坚定,离他近了几尺。风拂过她的袖角,带起一丝微不可察的颤动。

“你有没有想过,”她的声音很轻,却清晰地穿透了这片静谧,“就算我们彼此坦诚,也未必真能并肩同行?”

“想过。”他答得干脆,没有回避,也没有犹豫,“但并肩,并不意味着必须同登高位。有时候,哪怕只是站在同一片屋檐下,也是一种靠近。”

她微微垂眸,目光投向宫墙之外那一片灰蓝交织的天空。“可这屋檐之下,风雨太多。朝局如棋,人心难测。一旦风云突变,第一个被质疑的会是你,第二个遭清算的,必然是我。”

“那就让我先挡一阵。”他的语气依旧平静,却透着一股不容动摇的力量,“您是天下之主,肩上担的是江山社稷,不该亲自涉险。而我……本就是个不该存在的人,若真到了那一步,牺牲起来,反倒没那么多牵绊。”

玉沁妜猛地抬眼看向他。

那一瞬,她心头猛然一震。她忽然明白,眼前这个男人,早已不再是当年那个被迫入京、低眉顺目、处处示弱的质子。他不再闪躲她的审视,也不再掩饰自己的锋芒,甚至开始主动承接那些她不愿示人、不敢暴露的脆弱与疲惫。

她的喉头微微滚动了一下,像是有千钧之言堵在那里,最终却只化作一句低低的叹息:“你不该说这种话。”

“可我说了。”他迎着她的目光,眼神坦荡而坚定,“因为我不想再演下去了。也不想让您一辈子活在‘谁可信、谁不可信’的权衡与算计之中。哪怕这样的坦白,只能换来您片刻的安心,也值得。”

风掠过庭院,卷起几片枯叶,在空中打了个旋,又悄然落地。那一刻,仿佛连时间都安静了下来,只剩下两颗心在沉默中彼此靠近,却又隔着无法轻易跨越的距离,静静相望。

玉沁妜缓缓转身,目光落在池心那圈微漾的涟漪上。一片梅瓣正悄然下沉,如一颗沉入深水的心,无声无息,却牵动着整个湖面的寂静。

她没有再开口,也没有离去。只是静静地伫立在那里,任春风拂过她的发梢,撩起衣袂轻扬,也任纷乱的思绪在心底翻涌不息。天光微明,池水映着云影,仿佛将她整个人都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

百里爵依旧站在原地,未曾挪动半步。双手垂落身侧,指尖微微泛凉,像是被这春日里的风悄悄抽走了温度。他明白,方才那一番剖白,未必能换来她的信任,甚至可能让她更加戒备、更加疏离。可他已顾不得那么多。

有些路,注定只能由一个人先踏出第一步。哪怕前方是深渊,是迷雾,他也必须走下去。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滞。风停了片刻,连池中的水波也似乎放缓了节奏。

终于,玉沁妜启唇,声音很轻,却清晰得如同落在冰面上的一粒雪:“从今日起,军议文书不必再抄送华阳宫。”

百里爵心头一震,猛然抬眼看向她的背影,一时竟有些怔住。

她依旧没有回头,语气平静得近乎冷淡:“你若真想证明什么,就用你在朝堂上的每一次抉择去证明。而不是靠我暗中盯着你的一举一动。”

这句话像是一道清泉,骤然注入他沉寂已久的心湖,激起点点波澜。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不是简单的放权,更不是妥协或退让。这是考验,是她以退为进,将信任的门槛推至更高的境地。

她不再监视,并非意味着放下防备,而是把判断的权利交还给他自己。真正的信任,从来不是被动接受的馈赠,而是需要用行动一点一滴赢来的重量。

百里爵深深吸了一口气,胸腔里仿佛灌满了凛冽的空气。他缓缓抬起手,郑重拱礼,声音低沉而坚定:“臣,领旨。”

风再次吹起,卷走最后一片飘落的梅花。池水轻轻晃动,倒映着两人之间那道若即若离的距离——不远,也不近。但至少,已有了一条可以前行的路。

玉沁妜没有回头,也没有回应。她只是缓缓抬起手,指尖轻轻掠过发间那支白玉雕琢的凤钗,动作极轻,仿佛怕惊扰了什么,又像是在无声地确认着某种存在。那支凤钗温润生光,映着天光微闪,像是她心底深处那一缕未曾言说的情绪,隐忍而克制。

百里爵站在原地,一动未动,目光却久久停驻在她的背影上。那身影清瘦而挺直,像是一株立于寒霜中的修竹,风再烈也不肯弯下半分。他知道,从今日起,有些东西已经悄然改变了。不是身份,也不是权势格局,而是他们之间长久以来那种彼此试探、步步为营的僵持局面,终于在某一个不经意的瞬间,裂开了一道细微却无法忽视的缝隙。

阳光正斜斜地洒落在亭前的石栏上,青石被镀上一层淡淡的金辉,映出两道长长的影子。一道笔直如剑锋,带着凛然不可侵的气势;另一道修长如竹影,静默中透着疏离与自持。两人之间不过几步之遥,看似近在咫尺,触手可及,可那距离却又仿佛横亘着千山万水,任谁也无法轻易跨越。

风又起了,卷起衣袂轻扬,吹动檐角铜铃发出细微的响。百里爵袖口垂落的流苏随风轻轻摆动,那根他曾无数次想解开却始终未能碰触的结,如今早已松开,随风飘散,不复当初的束缚。可他心里明白,真正缠绕在心上的结,从来就不系于衣带之上,而是深埋在那些未曾出口的话语里,藏在每一次对视时迅速移开的目光中。

良久,玉沁妜终于开口,声音很轻,像一片落叶坠入湖心,泛起涟漪却不惊涛。

她说:“你以后,少来御花园。”

百里爵微微一怔,眉梢微动:“为何?”

她没有立刻回答,只是静静地望着前方,目光落在远处一片随风摇曳的梅枝上。片刻后,她才再度启唇,语气温淡得近乎缥缈,低得几乎要被风吹散——

“因为……我怕我会习惯看见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