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女帝驭心:皇夫谋天下 > 第64章 玄使露面,阴谋再探

女帝驭心:皇夫谋天下 第64章 玄使露面,阴谋再探

作者:白雪姬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04:56:18

尚药局的铜壶滴漏刚敲过三更,一道细小的纸团从偏殿窗缝被推入。王玄德在灯下展开,指尖微微发颤——纸上只有三个字:“医女至。”他将纸条凑近烛火,看着它卷曲、焦黑、化为灰烬,随即整了整衣冠,踏着夜色往慈恩寺方向去。

夹壁密室里早已点起一盏油灯,光晕昏黄,映着墙上几道裂痕如蛛网蔓延。苏玉楼静立于暗影深处,背手而立,身形挺拔如松,一袭灰褐斗篷覆体,未着玄国使节的正式官服,却自有一股沉敛威压,令人不敢逼视。他是玄国派驻边境重镇的特使,素以智谋深沉、手段果决着称,朝中上下皆知其名,却少有人真正见过他的真容。左耳残缺一角,在昏黄侧光下格外醒目,那是十年前边关夜战时留下的旧伤,传闻那一役他孤身潜入敌营,火烧粮仓,斩将夺旗,归来时满身血霜,耳骨被冷箭削去半片,却仍面不改色复命于殿前。自此之后,他便不再佩戴象征身份的金蝉玉珥,只以布巾轻裹残耳,仿佛那伤痕不是耻辱,反是功勋的烙印。

此刻他眸光微敛,眼底幽深如井,不动声色地打量着密室每一寸角落,似能穿透墙壁窥见外间风云。斗篷下摆垂落处,隐约可见腰间暗藏机括,乃特制袖弩,三矢连发,无声无毒,唯快、准、狠三字可喻。此物从不轻易示人,亦从未落空。江湖传言,苏玉楼出手不过三息,灯火不摇,人已倒地,连心跳都来不及乱上一分。

他虽出身将门,却不喜张扬,言谈举止温文尔雅,常以诗书对答掩其锋芒,实则心机缜密,善察人心,能在谈笑间布下杀局,亦能在危局中从容脱身。此次奉密令南下,表面以通商议约为由,实则肩负一项绝密使命,牵涉两国气运,稍有差池,便是山河变色。而今夜这场隐秘会面,正是整个棋局的关键落子。他站在光影交界之处,如同蛰伏的猛兽,静待时机,一举定乾坤。

你来迟了。他嗓音沙哑,像是久未言语,又似被风沙磨蚀过一般,低沉得几乎融进这夜色里。

王玄德气息尚且不稳,额角沁着冷汗,显然是疾行而来。他伸手探入怀中,小心翼翼地取出半枚玉符,掌心托着递上前去,语气带着几分急切与试探:此物出自宫中内线,由尚药局一名小太监冒死传出。你可认得?

苏玉楼沉默着接过那半枚玉符,指尖触到冰凉的玉石表面,微微一顿。他走到灯前,将玉符举至光下,仔细端详其上的纹路。烛火摇曳,映照出玉面深处细密如蛛网般的刻痕,流转之间,仿佛有暗流涌动。良久,他终于轻轻点头:纹路对得上,确是旧时信物无疑。但他抬眼望向王玄德,目光清冷而警惕,仅凭这半块残符,还不足以让我交出军情图。

你还想要什么?王玄德眉头紧锁,声音压低,却难掩心中的焦躁。

我要百里爵的亲笔密信。苏玉楼直视着他,一字一句说得极慢,却又无比清晰。他在玄国旧部中的代号是‘霜翎’。若无他亲笔写下‘朔风不起,孤雁南归’八字为证,我无法相信你们已真正掌控皇夫。

王玄德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讥诮:你以为我会蠢到让他亲自落笔写信?百里爵如今虽步步高升,表面风光无限,实则早已身陷牢笼,一举一动皆在监视之下。他越是显赫,越不得自由。但正因如此,我才得以在他身边安插人手,步步为营,不动声色。

他顿了顿,声音更低了几分,语气却愈发笃定:明日,一名新调入尚药局的医女将奉旨入宫,为女帝更换安神汤方。此人是我亲手安排,可信无疑。届时她会借整理奏折匣之机,悄然替换匣上锁扣机关——那匣子看似寻常,实则暗藏玄机,里面藏有女帝近三日亲自批阅的所有军报副本。一旦得手,便是铁证如山。

苏玉楼听着,目光微动,却仍未松口。他知道,这一局棋,牵一发而动全身,错一步,便是万劫不复。所以他必须确认,每一个环节,都经得起推敲。

苏玉楼沉默良久,眉宇间透出几分犹豫与权衡,终于缓缓从宽大的袖中取出一卷泛黄的羊皮地图。他动作极轻,仿佛生怕惊动了什么,指尖微微用力将地图一角在桌面上徐徐摊开。昏黄烛光下,墨线勾勒出大胤北境九座边关要隘的布防格局,山川走势、兵力分布清晰可辨,另有数处以朱砂点染,红点刺目,显然是早已预谋好的突袭目标,暗藏杀机。

“只要你能设法取得那份奏折的副本,”他声音低沉而凝重,目光如刀般盯住对方,“并确认其中确有沧州粮道调度的详细记录,我便将这整幅地图尽数交予你手,并告知你玄国埋藏多年、潜伏于朝中的后手之人究竟是谁。”

话音尚未落定,门外忽然传来一丝极细微的响动——像是衣角擦过石壁,又似脚步轻顿。二人几乎同时神色一凛,呼吸为之一滞。苏玉楼反应极快,手掌一翻,已将地图迅速卷拢,毫不迟疑地将其收回怀中,贴着胸口藏好,动作干净利落,毫无拖沓。

“有人。”他压低嗓音,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眼神警惕地扫向密室入口的方向。

王玄德却轻轻摇头,眉头微皱,语气笃定:“不可能。这处密室极为隐秘,入口就设在那尊佛像腹中,外人根本无从知晓。唯有按照特定次数叩击佛龛左下方的第三块青砖,机关才会开启,旁人即便近在咫尺,也休想踏入半步。”

室内再度陷入寂静,唯有烛火微微摇曳,在墙壁上投下两人凝重的身影。空气仿佛凝固,每一缕声响都显得格外清晰,令人不敢轻举妄动。

话音刚落,身后的石壁竟毫无声息地向两侧滑开,仿佛一道幽深的门悄然开启。一道身影缓步走入,玄色长袍拖曳于地,衣袂未动,却自带一股凛然之气。发间一支白玉凤钗隐隐泛光,雕工精致,宛如栖凤欲飞——正是玉沁妜。

她独自前来,未带一兵一卒,也未曾拔青珂剑出鞘,只是静静地立在门口,目光如水般扫过屋内二人,最终定格在苏玉楼脸上,眼神平静,却又似藏有千钧暗流。

“影鸦。”她启唇,声音清冷而平稳,仿佛在谈论今日天气一般寻常,“你在玄国枢密院挂着七品谍首的名头,三年前曾潜入西蜀盐道,一夜之间毒杀三名巡检使,手段干净利落,几乎不留痕迹。可惜……”她微微一顿,语气依旧淡然,“你左手小指第二节曾经断裂,虽经接骨,但愈合时偏了半分。这一点细微差异,早已被天机楼收录进画像比对库中,存有你的手模记录。”

苏玉楼瞳孔猛然一缩,心头剧震,几乎是本能地抬手,朝袖中探去,似要取出什么利器反击。

玉沁妜却连眉头都未皱一下,只轻轻抬起右手,动作轻柔得如同拂去尘埃。刹那间,头顶夹壁之中传来铁索骤然绷紧的声响,一张细密如蛛网般的精钢铁网自上而下轰然坠落,将两人牢牢困在其中,退无可退。一道黑影在梁上一闪而逝,正是墨刃的身影,转瞬便隐没于黑暗深处,再无踪迹。

“你早就来了。”王玄德声音微颤,脸色发白,强撑着镇定开口,“你故意放出召医女的口谕,就是为了要引我们现身?”

玉沁妜缓缓向前迈进一步,动作从容不迫。她从王玄德怀中取走那半枚残缺的玉符,指尖在其表面轻轻一抚,随后才转向苏玉楼,语气温和却不容置疑:

“不是为了引你们出来。”她淡淡道,“是为了确认一件事——玄国,是否真的打算撕破这最后一层面皮,彻底与我朝为敌。”

她缓缓伸手探入苏玉楼怀中,指尖触到那卷尚未完全收拢的羊皮地图,轻轻一抽,便将它取了出来。地图边缘还带着一丝体温,她随手将其卷紧,握在掌心,动作从容不迫,仿佛手中握着的不是一张图,而是一条命脉。

“你说你需要证据,来证明百里爵与你们有所勾连。”她声音平静,却如寒潭落石,激起层层冷意,“可你有没有想过——一个早已被废黜的太子,为何能在短短数月之间,便赢得朕的信任?他所提的每一条政议、每一策军务,为何都恰巧击中国家积弊的要害?像一把刀,精准地剖开了朕不愿示人的疮疤。”

苏玉楼脸色阴沉,嘴角扯出一抹冷笑:“因为他本就是你们设下的饵,从一开始,就是你们天机楼的人。”

“错了。”玉沁妜轻轻摇头,眸光如刃,直刺人心,“他不是饵,他是朕亲自选中的刀。你们以为他在为你们传递情报,暗中布局,殊不知他送出的每一份‘密报’,早在抵达你们手中之前,已被天机楼逐字修改、精心润色,成了彻头彻尾的假讯。你们收到的那份所谓‘边关空虚、可趁机起事’的军情急报,正是他亲手写就、亲自递出的诱饵。”

王玄德身形一晃,脸色骤然惨白,像是被人迎面击了一拳:“那……那你明知我们在行动,为何迟迟不动手?为何任由我们买通太医、联络边将、伪造圣旨?你明明早就可以将我们一网打尽!”

玉沁妜缓缓抬起眼,目光扫过二人,声音不高,却字字如钉:“因为朕要的,从来不只是你们两个。你们能走到今日,背后岂会只有区区一个百里爵?勾结皇子、操控太医院、篡改军报、安插细作……这一步步走得如此老练,背后必有更大的网。朕若早早出手,不过是斩断几根浮枝,真正的根脉依旧深埋地下。”

她顿了顿,指尖轻抚地图卷轴,语气愈发冷冽:“所以朕放任你们继续走,继续动,让你们自以为步步得势,实则早已踏入天罗地网。朕要看着你们把那些藏在暗处的人一个个引出来——无论是躲在宫墙内的,还是盘踞在外朝的,一个都不能少。”

苏玉楼咬牙,声音沙哑:“你这是在拿江山社稷做赌注!”

“江山社稷?”玉沁妜轻笑一声,眼中却没有半分笑意,“若连朝中蛀虫都清不干净,谈何社稷?若连身边之人都信不得,又何来安稳?朕宁可用一时动荡,换十年清明。”

王玄德颤声问道:“那现在……你已经知道了所有人?”

“该知道的,朕已尽数掌握。”她淡淡道,“剩下的,不过是收网之时,看谁还想挣扎罢了。”

殿内寂静无声,唯有烛火在风中微微摇曳,映得她身影修长而孤绝,宛如执棋之人,终于落下了最后一子。

她说完,抬手轻轻一挥,动作干脆利落。两名绝杀堂的死士立刻从外间推门而入,黑衣裹身,面无表情,脚步沉稳如铁。他们一左一右架起地上跪着的两人,毫不迟疑地往门外拖去。

就在即将跨出密室门槛时,玉沁妜忽然停下了脚步。她并未回头,只是微微侧过脸,声音清冷如霜:“苏玉楼,你说百里爵是‘霜翎’,那我倒想问问——你可知道他的接头暗语?”

苏玉楼低垂着头,双手被缚,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他没有回答,只是喉结微微滚动了一下。

玉沁妜这才缓缓转身,眸光如刃,直刺向他:“你说他叛国投敌,可连他的暗语都答不上来,又凭什么断定他是内奸?”

苏玉楼终于抬起头,眼中掠过一丝动摇:“……我不知道。”

“不知道?”她冷笑一声,唇角微扬,却无半分笑意,“那我告诉你——是‘春雪融时,孤雁回巢’。”

她缓步走近一步,声音压得极低,却字字清晰:“不是南归,是回巢。你听清楚了?连这最基本的情报都没摸清,就敢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妄图动摇国本?”

苏玉楼脸色骤变,瞳孔猛然收缩:“你……你怎么会知道?”

“我是怎么知道的不重要。”玉沁妜淡淡道,“重要的是,你们错了。错得离谱。”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他脸上复杂的神情,轻声道:“不过是被人利用的棋子,还自以为掌握真相。”

苏玉楼怔住,嘴唇微颤,似欲再辩,却又说不出话来。

玉沁妜不再看他,转身朝门外走去,裙裾拂过青砖地面,无声无息。

外间已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天地仿佛陷入一片沉眠。寺庙里的回廊空寂无人,唯有檐角悬挂的铜铃在夜风中轻轻摇晃,发出细微而清冷的叮当声,像是在低语,又像是在叹息。

身后,密室的门缓缓合上,一切重归寂静。

晨光初透,天边泛起一抹鱼肚白,薄雾如纱,轻轻笼罩着整座宫城。檐角悬挂的铜铃在微凉的风中轻颤,发出几声低哑的嗡鸣,仿佛还在梦中未醒。远处钟楼传来第一声晨钟,浑厚悠远,划破寂静,惊起栖息在琉璃瓦上的几只寒鸦,扑棱棱地飞向灰蓝的天空。

她立于长廊尽头,一袭素色长裙随风轻扬,发间只簪一支白玉步摇,流苏静垂,却无半分晃动。她的身影被斜洒的晨光拉得修长,映在青石阶上,像一幅凝固的剪影。手中紧握的那卷羊皮地图已有些年头,边缘微微卷曲,封口处的蜡印暗红如血,上面刻着一道繁复的符文印记。她的指尖缓缓摩挲着那枚蜡封,动作极轻,却带着不容忽视的专注,仿佛在确认某种命运的痕迹。

她没有回寝宫。昨夜烛火燃尽,案前空留一地冷灰,她便再未合眼。她也没有召见任何人—— 侍女和侍官,甚至连贴身嬷嬷都被她遣至偏殿候命。此刻的她,只想独自站在这里,听风,等一个人。

她的目光越过曲折回廊,落在宫道尽头的偏殿方向。那里,一缕药香正随风飘来,清淡苦涩,夹杂着艾草与沉水的气息。一名年轻女子低眉顺目地走来,身着青灰色药裙,裙摆沾了些许露水,脚步轻而稳。她双手托着一只白瓷药罐,罐身绘有细密的缠枝莲纹,釉面温润,在晨光下泛着柔和的光。

那人是太医署新调来的女医官,名叫苏芷。据说精通古方,尤擅解毒之术。可玉沁妜知道,她真正的来历,并非那么简单。

玉沁妜缓缓抬起右手,将那卷地图悄然塞入宽大的袖中,动作从容不迫,仿佛只是整理衣袖。另一只手却已无声地落在腰间——那里,别着一支紫檀木笔,笔身雕着细密云雷纹,乌沉沉的,看不出丝毫异样。

可她清楚,这支笔的笔帽一旦旋开,便会露出一小截银针般的尖刺,通体泛着幽蓝光泽。那是淬了“冥蝶散”的毒针,见血封喉,连太医院的老太医都辨不出痕迹。

她的指腹轻轻抚过笔身,如同抚摸一件久别重逢的旧物。眼神依旧望着那名女医官远去的背影,眸光深邃如井,平静之下,暗流涌动。

风又起,吹乱了她鬓边一缕碎发。她不动,也不语,只是静静伫立,像一尊守候千年的石像,守着这座宫,也守着某个无人知晓的秘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