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女帝驭心:皇夫谋天下 > 第61章 暗桩身份,真相渐明

女帝驭心:皇夫谋天下 第61章 暗桩身份,真相渐明

作者:白雪姬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04:56:18

玉沁妜踏进乾元殿时,檐角铜铃正被晨风带起一声轻响。那声音清冷而孤寂,仿佛自九重云外飘落,又似旧梦残音,在她耳畔轻轻一掠便散。她未停步,裙裾拂过青砖,无声无息地向前走去。袖口白玉凤钗随着步伐微微晃动,在烛光下划出一道冷光,像是一道凝结的霜痕,映着她眉宇间不动声色的寒意。

殿内烛火摇曳,墨刃已在殿中候了半刻。他黑衣未解,肩头还沾着夜露,脸上带着连日追查留下的疲惫,眼底泛着淡淡的青影,却依旧挺直脊背,双手交叠于前,神情肃然如铁。见她入殿,他垂首低声禀报:“陛下所令之事,已有眉目。”

“说。”她落座,指尖轻叩案沿,动作不疾不徐,仿佛只是在问今日天气。可那双眸子却已落在摊开的舆图上——那夜死士突围的路线仍用朱笔勾出,蜿蜒曲折,像一道未愈的伤痕,横亘在大周疆域之上。

墨刃上前一步,声音压得极稳,字字清晰:“三日来,属下调阅宫门出入簿、膳食供给册、浣衣局残布登记共一百三十七卷,逐一比对。最终锁定一人——尚药局小太监赵禄,年十九,三年前由太师府荐入宫中,专司煎药后残渣运送。此人每月初五、十五、二十五固定出宫一次,名义上是送药渣至城外焚化,实则每次都会在齐记布庄后巷短暂停留,将油纸包藏于炭篓夹层送出。”

玉沁妜眉梢微动,未语。她指节轻轻摩挲着案角雕花,指尖触过那一道道细密的刻痕,仿佛在数着岁月压下的重量。檀木案几沉冷如旧,映着她素白的手指,也映出她眼中那一抹难以捉摸的幽深。窗外风轻,帘帷微动,她却似听见了远方马蹄踏碎晨露的声响——那不是幻觉,是信鸽归巢前的最后一阵扑翅,是边关八百里加急即将叩响宫门的预兆。

她知道,这看似平静的黎明,不过是暴风雨前最后的寂静。

目光悄然移向窗外,天边一抹鱼肚白正缓缓铺展,像一卷徐徐展开的帛书,写满未知的诏令与杀机。晨雾缭绕,如纱似絮,将重重宫阙裹入朦胧之中。朱红宫墙在薄光下静伏,宛如沉睡巨兽的脊背,鳞甲般错落的檐角隐现森然。远处钟楼尚无动静,更鼓声早已停歇,可她的心跳却与某种无形的节奏同步——那是命运之轮开始转动的征兆。

风暴从来不会预告,它只会在你听见第一声雷鸣时,已覆顶而下。

而她,早已备好了伞。

墨刃继续道:“昨夜绝杀堂依令设伏,在其居所暗格搜出账册一本,内页以隐语记事。经破译,其中多次提及‘天机楼七号哨’‘乾元西侧回廊换防时辰’‘影蝉信号中断’等字眼。更关键的是,有一页写着:‘皇夫问炭场,恐疑我,速报主家。’”

话音落下,殿内骤然一静。

烛火在青铜兽首灯台上轻轻摇曳,映得梁柱间的雕纹如游蛇般浮动。空气仿佛凝滞,连檐角悬挂的风铃也悄然止声。

玉沁妜终于抬眼。

“百里爵那一日提议巡查炭场,原是因他已察觉线索指向内部?”她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如钉,敲进每个人的骨缝。

墨刃单膝微沉,黑袍垂地,如墨云覆地。他额角一道旧疤隐隐发烫——那是三年前护她脱困时被毒弩所伤,至今未消。他不敢直视她的眼睛,只将头压得更低:“正是。”

殿外忽起一阵风,卷着枯叶拍打朱门,像是某种不祥的叩击。

“赵禄传递的情报,让对方提前布下埋伏。我方死士遇袭,并非偶然。”墨刃语气沉稳,却难掩喉间一丝沙哑,“七名影卫潜入南巷接应密探,尽数陨灭。尸体皆面朝西,掌心翻展,无一闭目——他们至死都在等信号。”

玉沁妜的手指缓缓收紧,青瓷茶盏发出细微裂响。

她记得赵禄。那个总在深夜递来竹筒的小黄门,说话细声慢气,走路轻如落叶。他曾跪在雪地里为她捧药三更,也曾替她藏匿一封送往北境的密函。她以为他是忠仆,却不料是一枚埋了十年的棋。

玉沁妜缓缓起身,衣袖轻拂,如云卷风凝。她步下高阶,裙裾曳地无声,却仿佛每一步都踏在人心最深的裂隙之上。殿中烛火摇曳,映得她侧脸轮廓分明,眉峰微敛,眸光沉静如古井寒潭,不起波澜,却暗藏杀机。

她停驻于沙盘之前,目光低垂,落在那枚红得刺目的小旗上——那是天机楼设在北境的最后一处联络点,曾是传递边关军情的咽喉要道。她的指尖轻轻拂过旗面,动作极缓,像是在触碰一段早已埋葬的旧梦。片刻后,指节一收,红旗被悄然拔起,落地无声。

取而代之的,是一面黑旗。

那黑色旗身未染纹饰,朴素至极,却透出一股森然之意,仿佛深渊张口,将最后一缕天光吞没。殿内空气似也随之一滞,连呼吸都变得沉重起来。

“他是谁的人?”她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字字如刀,划破寂静,直抵人心。

墨刃跪伏于地,头颅低垂,掌心托着一份血迹斑驳的供词。“回主上,赵禄审讯三日,咬舌自尽未遂,毒囊藏于腹腔夹层,已由医使取出。起初铁齿铜牙,滴水不漏。属下不得已,假传太师令谕,言其已被弃之不顾,家中老母坟茔亦遭掘毁……”

他顿了顿,喉结微动,“赵禄闻讯,神情骤变,双目失焦,继而嚎哭不止,终至精神溃散,尽数招认。”

玉沁妜未语,只轻轻抬眼,示意继续。

“据其供述,他本名王承恩,乃王玄德乳母之子。幼时因母入府为婢,得近贵人,遂被秘密送入宫中,以杂役身份潜伏。表面洒扫庭院,实则专司监视天机楼动静,十余年如影随形,从未暴露。所获情报,皆借药渣油纸裹于残羹之中,由御膳房杂役递出宫外。”

墨刃语气低沉,却字字惊心:“更甚者,春分那日边关细作渗透之案,影蝉接头暗号提前泄露,亦出自此人之手。慕容铮虽已伏诛,但幕后真正操盘者,正是王玄德。他借旧制派之名集结势力,暗中培植亲信,意图借边关动荡之机,逼宫摄政,重掌朝局。”

话音落下,殿内死寂。

唯有烛芯“啪”地一声爆裂,火星四溅,旋即归于昏黄。

玉沁妜立于沙盘前,久久未动。她的手指仍悬于黑旗之上,指尖微凉,心中却燃起一团冷火。她早知宫墙之内,步步荆棘,可未曾想到,那一根根利刺,竟早已扎根于最亲近之处。王玄德,三朝元老,先帝托孤之臣,如今竟成了蛰伏最深的毒蛇。

她唇角忽地扬起,不是笑,而是讥讽的弧度,像月刃割破夜幕。

“好一招深埋根系。”她低声喃喃,仿佛自语,又似对天地质问,“藏得够深,也够狠。”

她缓缓闭眼,再睁开时,眼中已无波澜,唯有一片清明杀意。

“他以为,天机楼是他的耳目,殊不知,从他布下这颗棋子起,自己便已落入局中。赵禄能被策反,是因为他知道,真正的母仇不在朝廷,而在那个把他当作工具豢养的主子。”

晨光如碎金般自窗棂间流淌而入,轻洒在玉沁妜的侧颜之上,勾勒出一幅冷月凝霜般的轮廓。她眸光沉静,凝视沙盘良久,眉宇间似有风云暗涌。忽而启唇,声若寒泉击玉:“他可曾言明,为何至此方露行迹?”

“回陛下,”侍立之人低首垂目,语带凝重,“彼原藏形匿影,无隙可寻。然百里爵查浣衣局宫女遗物,竟得素绢残纸,与密信所用同出一源。其人心神动摇,仓促传讯示警,却不料为天机楼截获一遭。敌既觉蹊跷,遂增耳目,严密监察。自此往来频密,周期骤缩,终现蛛丝马迹。”

玉沁妜指尖轻拂额前一缕青丝,唇角微挑,笑意未达眼底,宛如冰湖投石,涟漪不暖:“原来并非百里爵设局诱蛇,而是他无意踏中蛰伏地脉之根。那毒鳞惊起,自行窜出幽穴,暴露于光天之下。”

墨刃躬身禀道:“属下斗胆,请即刻诛除赵禄,以绝后患。”

她却轻轻摇头,袖袂微动,似有风起于指间:“不必。留他一命,任其继续传书递信。”

墨刃愕然抬首,眉峰微蹙:“倘若再泄机密……”

“便让他泄。”她倏然转身,眸光如淬火之刃,锋芒直透人心,“我要王玄德知晓,他的眼线仍在运转,他的棋子依旧落子无声。让他在迷雾中自鸣得意,在虚妄中步步为营。待其以为乾坤已定、胜券在握之际——”

她顿了顿,声音低缓却如雷霆潜藏:

“朕再以九重罗网,将其一网打尽,片羽不留。”

墨刃心头一震,喉间微动,颤声几不可闻:“陛下之意……是要引他亲临局中?”

窗外霞光万道,映照她身影如凤临深渊,不动而威。

“太师近日称病不朝,表面退隐,实则静观其变。”她缓步踱回案前,执起紫檀笔管,笔尖蘸墨,在纸上重重写下“药渣”二字,笔势如刀劈斧凿,墨色浓重似凝血,“他既敢染指天机楼,便莫怪朕断其臂、削其根。”

墨刃垂首应诺,正欲退出,忽顿足禀道:“另有一物,自赵禄枕下搜出——一枚铜牌,镌‘永宁三年’四字,背印太医院火漆。属下已查证,此乃先帝时赐乳母之信符,持此可通行宫门三回。”

玉沁妜接过铜牌,指尖轻抚边缘斑驳刻痕,似触旧岁尘烟。片刻,唇角微扬,笑如寒霜覆花:“永宁三年,正是王玄德入主中枢之年。母早逝,乳母代育,情谊非同寻常。一块通行牌,竟落于乳母手中……三代相托,血脉虽断,牵连未绝,比亲族更可信么?”

她将铜牌置于烛台之侧,火光跃动,映照那行小字泛出幽微光泽,宛如沉眠之魂悄然启目。

“传令:赵禄暂囚刑房,对外伪报已亡。每日依旧送药渣出宫,炭篓夹层仍置空白油纸。天机楼即刻遣人易容顶替,续传假讯——内容须逼真:‘影蝉失联已久,新线未成’‘皇夫近来心疑内廷,或将彻查诸司’。”

“是。”墨刃抱拳领命。

“还有一事。”她眸光不动,声音却沉如深潭,“命凌霄暗查,王玄德这三年间,除赵禄之外,是否尚有‘乳母之子’潜伏宫中。尤以尚药局、浣衣局、膳坊等冷僻之所为要。越是无人问津之地,越易藏锋匿刃。”

“属下明白。”

墨刃退下,足音渐消于廊外,终归寂然。殿中唯余一人,立于沙盘之前,指尖缓缓落向那座象征太师府的微缩宅院。指腹微压,屋脊一角倏然倾塌,碎木簌簌滑落,仿佛命运崩裂的第一声轻响。

她没有回头,只淡淡道:“你来了多久?”

声音如一片落叶坠入深潭,轻而冷,却在寂静的殿中激起无形涟漪。檐角铜铃被晨风拂动,发出细碎清响,仿佛应和着她话里的试探。偏殿帘幕后,百里爵缓步走出,月白锦袍在初升的晨光中泛着微光,衣料如云絮织就,行走间似有雾气缠绕足下。他步履极轻,像是怕惊扰了这方天地间某种微妙的平衡。

腰间的流苏随步伐轻轻摆动,结打得松而不散,一如他向来从容不迫的姿态。可那双落在她背影上的眸子,却沉得如同夜雨将至的天幕,掩不住深处翻涌的暗潮。

他在三步之外站定,不多进一步,也不退后半寸。低声道:“刚到。听见你说‘让他泄’。”

一字未改,原话复述,语气平静,却像一柄藏于鞘中的刀,锋芒隐现。他没问她是谁,也没问她指的是哪一步棋——他知道她从不说无用之言,更知道她今日出现在这偏殿,绝非偶然。

她终于转过身,目光如霜雪覆刃,直直刺向他:“你觉得我在赌?”

她的眉梢未动,唇角亦未扬,可那眼神里分明藏着千钧之重。窗外一缕阳光斜照进来,恰好落在她半边脸上,明暗交界处,竟显出几分近乎凛冽的孤绝。

“不是赌。”他摇头,目光平静如水,“是等。等一根刺自己浮出皮肉,再一刀剜净。你从来不做无把握的事。”

她盯着他片刻,忽然问:“你查浣衣局,真只是为了那句‘齐记的布,染了血’?”

他坦然迎视着她,目光澄澈如深秋的湖水,没有一丝闪躲,也没有半分犹豫:“起初确实是出于私心。那日我去探望一位旧时服侍过我的老仆,她住在城南陋巷,身子早已衰败不堪。她说起浣衣局里有个年轻姑娘死了,死得蹊跷——临终前手里死死攥着一块布,指节都泛了青白,像是用尽了最后一口气也不肯松开。那布是‘齐记的靛蓝’,素净却不寻常。她说,这种素绢向来只用于贵人煎药后包裹药渣,寻常宫婢怎会沾手?我本无意多问,只是随口打听了几句,可后来翻查内务府的账册,又比对了纸纹与墨迹,竟发现那块布上的折痕、浆洗痕迹,乃至经纬走向,皆与太医院某日送出的药包残片完全一致。”

他的声音低沉而平稳,像夜雨落在屋檐上,一滴一滴敲进人心深处,“我没有想掀出什么惊天阴谋,也从未奢望揭开权臣帷幕。我只是……不愿再看见有人无声无息地死去,连一句真相都换不来。”

她静静听着,眸光微动,却未再追问,只轻轻“嗯”了一声,仿佛这一声便已承载千言万语。她转身走向案台,指尖轻抚那份供词,纸页泛黄,字迹斑驳,如同一段被岁月掩埋的罪证。她没有迟疑,将它缓缓投入烛火之中。火焰倏然腾起,橘红的光芒跳跃着攀上她的侧脸,光影明灭,在她轮廓分明的眉眼间流转,宛如一场无声的战争正在灵魂深处燃烧,炽烈而隐忍。

“你知道最可笑的是什么吗?”她凝望着那一簇摇曳的火苗,声音平静得近乎冷冽,却又透着难以言喻的悲凉,“王玄德整日捧着《礼记》,在朝堂之上高谈‘女子干政,国必亡’,一副圣贤忠臣的模样,满口仁义道德。可他自己呢?躲在病榻之后,借乳母之子为耳目,安插亲信于六部九卿,以孝道为名行专权之实。他一面斥责妇人涉政,一面却让自己的养子执掌禁军;一面宣扬清廉俭朴,一面暗中吞没边关军饷,私藏珍宝无数。这才是真正的乱国之源,是披着礼法外衣的豺狼,是蛀空江山根基的蚁穴。”

百里爵静立原地,听罢久久不语,风从窗隙穿入,拂动他腰间的流苏,丝绦轻摆,如同心绪起伏。良久,他才缓缓开口,嗓音低哑如远山回响:“那你打算什么时候动手?”

“快了。”她抬起手,指尖轻轻触碰沙盘上那座雕梁画栋的太师府模型,动作极轻,仿佛怕惊扰了蛰伏的猛兽。她的声音轻得像一句耳语,却带着斩钉截铁的决意,“等他再递一次刀来——当他认为我已无路可退、只能任其宰割之时,便是他命门洞开之刻。”

他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伸手抚了抚腰间那缕缠绕已久的流苏。那是个死结,曾是他心中解不开的执念,象征着过往的束缚与挣扎。此刻,他指尖缓缓拨动,一点点将那紧缚的结解开,又重新系成一个活扣——松而不散,随时可脱。

“你知道吗?”他忽然抬头看她,眼中星光微闪,似有万千思绪涌动,“我以前总觉得,权力就像一条沉重的锁链,一旦戴上,便越挣越紧,最终将人勒入深渊。可现在看你,倒觉得它更像一把锋利的剪子——冰冷、精准、无情。该剪断的时候,绝不容迟疑,哪怕血溅三尺,也要一刀两断。”

她没有回应,只是默默将那支紫檀木笔放回笔架,动作从容,一如往昔。随即转身走向窗边,晨光正自东方破云而出,洒落进来,温柔地覆在她肩头,仿佛为她披上了一层薄金织就的霞衣。风起时,帷帐猎猎作响,鼓荡如战旗,恍若千军万马正在宫墙之外悄然集结,静待号令。

外面传来悠远的更鼓声,一声接一声,穿透寂静的清晨。已是辰时初刻,新的一天已然开启,而风暴的序章,正在无声中拉开帷幕。

她忽然启唇,声音清冷如霜:“你回去吧。这几天,别再查任何事。”

“为什么?”他皱眉,眼中掠过一丝不解与不安。

“因为。”她缓缓回头看他,目光清明如秋水映月,不染尘埃,也不带情绪,“接下来的事,不适合有旁观者。每一步都将踏在生死边缘,每一局都可能是绝境反杀。我不愿你卷入其中,更不愿你在某一刻成为我的软肋。”

他站在原地,身形未动,手指仍缠着那缕流苏,指节微微发白,像是在用力抓住某种即将消逝的东西。他知道,她不是在赶他走,而是在竭力护他周全。一旦踏入下一步棋局,便是血雨腥风席卷天地,刀光剑影交错纵横,无人能全身而退,甚至连名字都不会留下。

“你要一个人扛?”他低声问,声音里藏着压抑的痛楚与不舍。

“不是一个人。”她望着远方宫阙层层叠叠的飞檐,琉璃瓦在朝阳下泛着冷光,如同巨兽森然的齿列。“是我身为帝王的职责。这条路,注定了孤独。有些选择,只能由我来做;有些重担,只能由我来背;有些黑暗,只能由我亲自走入。这是宿命,也是使命。”

他沉默良久,胸膛起伏,终是轻叹一声,那叹息里有无奈,有敬重,更有无法言说的深情:“若你需要我,不必开口,不必传召,不必留信。我会出现在你身后,无论天涯海角,无论生死险途。”

她嘴角微动,原本冷峻的神情终于裂开一道细微的缝隙,浮现出一丝极淡、极柔的笑意,如同冰面初融,春风乍至:“我知道。”

他不再多言,转身离去。身影渐渐融入晨光之中,脚步稳健却不回头,仿佛每一步都在告别,又仿佛每一步都在承诺。他的背影在熹微晨曦中渐行渐远,最终化作一缕烟霞,悄然消散于天际,只留下余韵缭绕,久久不散。

玉沁妜独自伫立窗前,身影修长而孤绝,宛如一株生于寒崖的梅树。她目光穿过重重宫墙、殿宇楼阁,越过朱红宫门与巍峨角楼,遥遥落在太师府的方向。她知道,那位老谋深算、权倾朝野的太师此刻或许正躺在锦缎软榻之上,手中捧着温热的参汤,耳边听着密探低声禀报,嘴角含笑,以为天下仍在掌控之中,以为一切尽在股掌之间。

但她也知道——

风暴将至。

阳光斜照在沙盘之上,太师府的模型静静矗立,精致华美,却已有屋檐塌了一角,像是命运悄然落下的一记警告。灰烬从燃烧过的供词中飘落,零星几点落在模型旁,静静堆积,宛如一场无声的雪,覆盖着即将崩塌的殿堂,预示着繁华背后的腐朽与终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