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女帝驭心:皇夫谋天下 > 第31章 凌霄抓细作,证据链成型

寅时初刻,西角门外的幽深巷道依旧被浓重夜雾紧紧裹挟,青石板上泛着湿漉漉的寒光,露水未曦,仿佛连时光都被这冷寂凝滞。凌霄伏在库房屋梁之上已有两个时辰,身形如枯叶般静止不动,香囊中逸出的迷香丝丝缕缕,在寂静中悄然弥漫,将他细微的呼吸彻底掩藏于无形。

他的目光如鹰隼般锁住对面岗亭内那佝偻的身影——老周正第三次颤巍巍地掏出铜牌,借着昏黄灯笼的微光反复端详,指尖微微发抖,似在确认某种难以言说的真相。风掠过檐角,吹得灯笼轻晃,光影在他沟壑纵横的脸上跳动,映出一抹难以掩饰的惶然。

两名天机楼暗探提着红纱灯笼缓步走近,衣袂无声,举止却刻意装作寻常换班巡夜的太监模样。一人含笑拍了拍老周肩头,语气温和:“老哥今儿值夜,精神头倒是不错啊?”另一人顺势递过一只青瓷酒壶,壶身尚带温热:“喝口暖暖身子,别让这深秋寒气钻进骨头里,落了病根可不值当。”

老周迟疑片刻,终是接过酒壶,指节微颤,嘴唇翕动几下,终究未将心头疑虑问出口。三人便就着灯笼微光闲话起宫中近来流传的蜚语流言,谈笑自若,语气轻松如常,仿佛这深夜寒巷不过是一处寻常话家常的所在。

然而高处的凌霄却已屏息凝神,伏于梁上的身影纹丝不动,唯见他眸光微闪,指尖轻轻叩击腰间机关弩的簧扣,如同猎手静候猎物踏入陷阱的最后一瞬。

终于,巷子尽头传来两声鸦鸣,短促而低哑,像是从地底爬出的幽魂低语——那是细作约定的暗号。凌霄瞳孔骤缩,目光如刀般刺向黑暗深处。一道黑影贴着墙根悄然逼近,步履轻如落叶拂尘,却在距岗亭五步之遥突兀止步,似有所察。

那人并未开口,只缓缓自袖中取出半片干枯的梧桐叶,轻轻置于石阶边缘,动作谨慎至极,宛如献祭。

老周喉结滚动,额角渗出细密冷汗,颤抖的手缓缓伸向腰间令牌。就在他指尖即将触碰到那枚冰冷铜牌的刹那——

凌霄骤然自梁上疾掠而下,如夜枭扑火,无声无息。袖中机关弩连响三声轻不可闻的“嗤”音,三枚软麻针破空而出,精准无比地钉入黑影肩井、环跳与风市要穴。那人闷哼一声,双膝一软,重重跪倒在地,手中枯叶随风飘旋,最终落入石缝深处,湮没无痕。

几乎同时,墨刃自地底通风道破土而出,宛如鬼魅现身,一手迅疾捂住老周的嘴,另一手反拧其臂,将他狠狠按倒在冰冷石地上。老周挣扎了一下,身躯剧烈抽动,却在对上那双幽深如渊的眼眸后瞬间僵住,眼中翻涌的不再是愤怒,而是深不见底的惊怖。

“搜身。”凌霄落地轻若鸿毛,声音低沉如古井回响。他蹲在那名细作面前,目光冷峻。对方牙关紧咬,脖颈青筋暴起,显然正在运功抵御体内蔓延的毒素。凌霄冷笑一声,抽出一根细若毫发的银针,灵巧挑开其领口内衬,指尖探入夹层——果然触到一层防水油纸。

拆开油纸,两封密信静静躺在其中,字迹清晰,杀机隐现。

第一封信笺用的是旧式官文格式,墨色沉稳,字迹工整如刻,落款处赫然盖着一枚暗红色印章——正是太傅府私印。信中写道:“戊字七号令牌持者,可启宗庙地库,调旧甲五十具,事成后复礼制,还乾坤正序。”末尾一句尤为刺目,力透纸背:“女主乱政,天厌之,吾辈当替天行道。”

第二封纸张更为厚实,边角残留着玄国兵部特有的火漆印记,虽已破损,仍可见其威严。内容为一份调令副本,措辞森然:“沧州水寨外营即刻听令于戊字七号令牌持有者,准予调动战船三艘、粮草五百石,用于‘清君侧’之役。”

凌霄神色冷峻,将密信仔细收进袖中,旋即抬脚稳稳踩住那细作悄然滑向怀中的手,动作干脆利落,不带一丝迟疑。“别做无谓挣扎了,你藏在鞋垫下的那颗毒丸,我早在破门而入时便已了然于心。”他俯身冷笑,指尖利落地掀开对方靴底的鞋垫,果然从中抽出一颗乌黑发亮、泛着幽光的药丸,置于掌心轻晃两下,“吞下去不过是一条死路,何苦自寻绝境?不如好好活着,把知道的尽数交代清楚。”

细作紧闭双目,唇线抿成一道倔强的直线,始终一言不发。凌霄也不动怒,只淡淡扫他一眼,随即挥了挥手,示意左右侍卫将二人分开关押。临行之际,他侧身对墨刃低语,声音沉稳却暗含警示:“老周并未反抗,审问时留些分寸,力道莫过三分。此人眼神游移,未必是死忠之徒。”

墨刃颔首会意,目光微凛,随即带着几名黑衣暗卫迅速隐入巷尾的浓重夜色之中,脚步声渐行渐远,最终消融在寂静的晨风里。凌霄独自伫立原地,仰头望向宫墙之上那一片由深邃转为微明的天幕,星辰正悄然隐退,晨曦初露,仿佛预示着一场风暴即将平息,又或才刚刚拉开序幕。他眸光微闪,略一凝神,随即转身,衣袂翻飞,步伐坚定而迅疾地朝乾元殿方向掠去。

此时,乾元殿东暖阁内烛火摇曳,未曾熄灭。玉沁妜端坐于紫檀木雕花案后,身姿挺拔如松,一袭月白色广袖长裙静静垂落,衬得她愈发清冷出尘。案上摊开着一本《农政全书》,书页早已翻至末章,她却仍维持着阅读的姿态。手中一支紫檀雕花笔轻轻点在青玉砚台边缘,节奏细微而规律,每过片刻,便抬眸瞥一眼铜制沙漏——细沙缓缓流淌,如同她心中无声计数的等待。

忽而,内侍蹑足而入,躬身低禀:“天机楼主求见。”

她指尖微顿,紫檀笔轻轻搁下,唇间逸出一个清冷而简短的字音:“宣。”

凌霄踏入殿门时,靴底踏风而行,衣袂随步轻扬,带起一阵微不可察的气流。他行至案前,单膝沉稳跪地,双手恭敬呈上两封密信,动作利落而不失礼数。“人赃并获,细作已被押入地牢,老周供述意愿极为强烈,此刻正在连夜录供。”

玉沁妜缓缓接过密信,指尖微凉,神情却如古井无波。她先展阅玄国兵部调令,字字审慎;再细读慕容铮亲笔书信,眉宇间不见喜怒,唯独在“替天行道”四字之上,指尖轻轻一顿,似有所思,片刻后将两封信并列置于凤印之下,仿佛压住了整座朝局的命脉。

“百里爵昨夜说得极是。”她启唇,声线不高,却如寒泉击玉,字字清越,“若当时仓促收网,不过捕得几尾游鱼,徒扰大局。如今这张网层层收紧,终是将幕后主谋的爪牙,连根拔起。”

凌霄起身,唇角微扬,笑意中带着几分敬服:“义姐运筹帷幄,算无遗策,我不过奉命奔走,效犬马之劳罢了。倒是那细作骨头极硬,嘴紧得很,恐怕还需些时日才能撬开。”

“不必强求。”她淡然摇头,语气从容而笃定,“证据确凿如山,口供不过是锦上添花。明日早朝,我要让满殿文武亲眼见证,什么叫内外勾结、狼狈为奸,叫他们看清,这朝堂之上,竟有人胆敢私通外敌、图谋社稷!”

话音未落,凌霄已从袖中取出一枚铜质令牌,轻轻置于案上,金属与玉石相触,发出一声清脆微响。“这是从细作身上搜出的戊字七号令符,与老周手中那枚完全吻合。此外,天机楼刚刚送来一份秘档——昨夜三更时分,太傅府心腹曾持相同令符进出宗庙执事处,登记簿上留有墨迹修补痕迹,显然是事后刻意篡改,欲盖弥彰。”

玉沁妜垂眸,指尖抚过令牌边缘,刻痕清晰深刻,编号无误,冷光映着她沉静的眼波。她摩挲良久,忽而抬眼,声音轻缓却带着不容忽视的探询:“影十七那边,可有丝毫异动?”

“一切如常。”凌霄低声道,“皇夫自昨夜回宫后未曾踏出殿门半步,今晨还亲撰了一份《春汛补议》送至内阁,条陈缜密,措辞恳切,内容详实,毫无破绽。”

她轻嗯一声,将令牌轻轻搁下,唇角掠过一丝意味深长的弧度。“他向来知道,何时该沉默,何时该发声。”

凌霄略一迟疑,终是压低嗓音,谨慎进言:“义姐当真要在朝堂之上当众揭发?太傅位列三公,德高望重,一旦处置不慎,恐引朝野震动,风波难平。”

“风波?”她冷笑出声,眸光骤冷,如霜刃出鞘,“他们暗中勾结外敌、私调军械、动摇国本之时,可曾想过今日?我忍他多年,不是惧他权势滔天,而是念其曾为先帝股肱,给他回头是岸的机会。如今他执迷不悟,罪证如山,已是死路一条,天亦难容!”

她说完,缓缓起身,裙裾轻曳,如云霞流动般走向窗前,素手轻推那扇雕花木窗。晨风拂面,带着一丝清冷的凉意,远处宫道上禁军已悄然换岗,铁甲铿锵,步伐整齐划一,宛如刀刻斧凿般精准。她凝望着天际渐次浮现的微白,薄雾氤氲,朝霞未启,眸光沉静如深潭,声音清淡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传令下去,今日早朝提前半个时辰。所有六品以上官员,凡无故不到者,一律以同谋论处,严惩不贷。”

“是。”凌霄抱拳躬身,神色肃然,转身退下,脚步沉稳,隐入殿外朦胧的晨光之中。

大殿之内,一时寂静无声,唯有香炉中青烟袅袅盘旋,缭绕如思绪。玉沁妜缓步踱回案前,广袖垂落,指尖轻抚过摊开的《农政全书》,最终提起那支朱笔,笔尖蘸饱浓墨,在空白页上挥毫疾书,落下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铁证如山。笔锋锐利如刃,力透纸背,墨迹尚未干涸,便已透出凛然不可犯的气势。

与此同时,华阳宫深处,百里爵正伏案执笔,神情专注地誊写着昨日未竟的奏疏,字迹工整严谨,行云流水。窗外忽而传来第一声悠远的晨钟,余音荡过宫墙,惊起檐角铜铃轻颤。他轻轻搁下笔,指尖拂过烛芯,吹熄了跳跃一夜的微弱烛火。光影暗去,他起身,步履沉稳地走向屏风后那隐蔽的暗格。

抽屉拉开时发出细微的摩擦声,内里静静躺着一枚残缺的铜铃,锈迹斑驳,边缘磨损,却与昨夜他亲手交出的那一枚形制如出一辙,唯纹路阴阳相逆,仿佛镜中倒影,彼此呼应却又截然相反。

他俯身凝视良久,眉宇间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波动,终是合上抽屉,动作轻缓却决绝。转身之际,衣袂翻飞,带起一阵微风。殿门外,侍从早已恭候多时,垂首低语,询问是否即刻启程前往乾元殿参朝。

“稍等。”他立于门槛之前,目光投向宫门方向,声音低沉而从容,“待宫门擂鼓之后,再动身不迟。”

话音未落,远处忽有数列禁军疾步穿廊而过,铁甲相击,铿锵作响,寒刃映着晨光,脚步如雷,直奔西角门方向而去。一名小太监神色仓皇,自偏道跌撞奔来,额角沁汗,衣袖微乱,甫一撞见侍从便急声低语:“出大事了!西角门竟擒住一名细作,搜身时竟翻出了太傅亲笔所书的密信,字迹确凿,盖印分明!”

百里爵静立于朱门之内,玄袍垂地,广袖微动,听见那惊惶之语,唇角倏然掠过一丝几不可察的弧度,似笑非笑,转瞬即逝,宛如风拂轻烟,不留痕迹。他缓缓垂眸,凝视着自己空无一物的掌心,指尖微蜷,仿佛在无声确认某件至关重要的物事是否已然离手,又似在默数命运悄然滑落的瞬间。

乾元殿东暖阁内,香炉袅袅,龙涎微漾,玉沁妜端坐案前,指尖轻巧地将两封墨迹未干的密信叠齐,缓缓纳入一只织金锦匣之中。那匣面以赤红软缎为底,金线细绣九凤朝阳纹,华贵而不张扬。她素手轻覆,合上匣盖,指节微屈,按动暗藏机关,“咔哒”一声轻响,锁芯闭合,严密无缝。随即启唇,声若清泉击玉:“将此匣送往司礼监,不得延误。待会儿早朝,朕要当众开启它。”

内侍躬身领命,双手捧匣,步履沉稳退出殿外。暖阁重归寂静,唯有铜漏滴答,玉沁妜独自伫立于紫檀长案之前,目光幽幽,落在案头一支紫檀笔上——笔杆乌沉,泛着冷光,笔尖隐有幽蓝微泽,乃淬毒之兆。她纤指轻抚笔身,触感冰凉如霜,忽而转身,裙裾翻飞如云卷,声音清冷而决绝:

“传墨刃。”

“朕要再看一遍宗庙地库的全幅地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