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女帝驭心:皇夫谋天下 > 第27章 天机楼探信,玄国新谋明

玉沁妜纤细的指尖轻轻捏着那枚铜铃残片,边缘焦黑卷曲,残留着昨夜烈焰焚烧过的斑驳痕迹,仿佛还凝固着未曾散尽的灼热与惊悸。她缓缓将它搁在案角那只素面银盘之中,与几枚尚未拆封、泛着淡淡蜜蜡光泽的蜡丸并列排开,宛如在清点一场尚未打响的隐秘战役里,已然缴获的零星兵器,沉默而肃杀。

殿内寂静如渊,无风无响,可那烛火却忽地微微一颤,像是被无形之手轻拨了一下,光影摇曳,在青砖地上投下瞬息变幻的暗影。

她眸光微动,抬眼望去——凌霄已悄然立于珠帘之外,一袭青衣薄如烟雾,隐约透出内里素白中衣,腰间悬挂的香囊随步轻摆,散发出一缕极淡的沉水香气。他双手捧着一只暗褐色木匣,匣身完好,封口处贴着天机楼独有的火漆印记——三道斜斜交错的赤红纹路,无声宣告着“紧急但须缄默”的至高密令。

“进来。”她启唇,声音不高,却如寒泉滴石,清晰入耳。

凌霄应声而入,脚步轻得几乎不惊起一丝尘埃,落地时唯有一声极细微的“嗒”,轻若雨滴坠入幽深古井,荡不开半圈涟漪。他稳步前行,将木匣稳稳置于御案之上,动作利落而不带丝毫拖沓,随即启开封印,抽出一叠薄如蝉翼的密报纸笺。最上一张墨迹犹新,字字清晰:北境三日前,有信使持玄国旧驿令潜入京畿重地,在城西一家不起眼的药铺内,与太傅府一名退职幕僚秘密交接包裹,全程不过半刻钟,迅疾如电。而那名幕僚次日清晨便猝然暴毙,尸身无外伤,死因暂定为突发心疾,然疑点重重。

玉沁妜目光如刃,自纸面缓缓扫过,冷峻而专注,指节轻轻敲击了两下纸页,声音清脆如冰珠落玉盘:“包裹呢?”

“烧了。”凌霄答得干脆利落,语气平静得如同叙述一件寻常琐事,“但灰烬之中尚存半页油纸残片,未完全焚毁。上面绘有一条隐秘路线,自沧州水寨蜿蜒南下,绕行至幽州驿站,沿途标注了六个换马节点,皆为偏僻小道,避开了所有官道哨卡。”

她眉梢微蹙,眸色渐深,沉默片刻后,指尖翻动,继续展阅第二页密报。其上记载:玄国边境守将近日频繁调动低阶军官,尤以骑兵哨队为甚,每次交接皆刻意避开主帅与监军耳目,形迹诡谲。更令人警觉的是,据潜伏线报称,其兵营粮仓夜间仍有灯火通明,搬运之声断续不绝,直至丑时方歇,似有暗中囤积物资之嫌。

“绝非边将擅自为之。”她低声开口,语调冷静如霜雪覆地,合上纸页时指尖微顿,“是有人借混乱之局掩人耳目,正悄然重新布网,步步为营。”

凌霄颔首,神色不动,却透出几分赞许之意:“属下亦作此想。故而彻查近三个月进出京畿的所有商队名录,终发现一处破绽——有个名为‘齐记’的皮货行,三次申报货物为上等貂绒,实则夹带大量竹筒。经查验,那些竹筒内壁皆涂有蜂蜡,密封性极佳,正是藏匿密信的绝佳之物。”

“人抓到了吗?”她问,目光如针,直刺而来。

“跟丢了。”他语气依旧平淡,仿佛只是错过了一场无关紧要的茶会,连眉峰都未曾轻动,“最后一次现身于东市口,身穿灰袍,左腿微跛,肩背一只空篓子,往南而去。我方探子一路追踪至跨虹桥头,却发现那篓底竟藏有一层夹板,已被提前撬开,人早已脱身,踪迹全无。”

玉沁妜唇角微扬,勾起一抹冷冽笑意,似雪刃映月,锋芒毕露:“倒真是有备而来,步步设局,心思缜密至此。”

她缓缓起身,裙裾轻曳,如云霞流动般走向墙边那幅巨大的舆图。指尖沿着地图上蜿蜒的线条轻轻划过,三道隐秘通道赫然浮现——其一深藏于盐湖荒道的风沙尽头,黄尘蔽日,人迹罕至;其二穿行于废弃矿脉的幽暗腹地,洞窟交错,宛如迷宫;第三条则巧妙借道漕运支流,在水网密布间悄然潜渡,神不知鬼不觉。她的指甲在中间那条路径上微微一顿,似有沉思。

“他们以为朕刚刚肃清内患,元气未复,必疲于应对外扰,便趁虚而入?”她语声不高,却如寒玉落盘,字字清冽,掷地有声,“可他们忘了,乱局才是最好的掩护,最深的蛰伏往往始于纷乱。”

凌霄沉默不语,只从广袖之中取出一片残布,不过拇指大小,靛蓝底色沉静如夜,边缘焦黑卷曲,似经烈火焚烧。他将其托于掌心:“这是在城南药铺后巷的碎石堆中寻得的,质地与太傅府侍从冬季常服所用布料一致。但缝线手法迥异,针脚粗疏紊乱,显是仓促之间拆改重制而成。”

玉沁妜接过那片碎布,指腹细细摩挲纹理,目光忽地一凝,淡淡启唇:“百里爵今日可曾出过宫?”

“未曾。”凌霄答得干脆,“午时在偏殿用过膳食,之后便一直闭门抄写《礼经》,自称修身养性,清心寡欲。”

她眉梢微不可察地轻挑了一下,声音如薄雾拂过松林:“请他来一趟。”

半个时辰后,百里爵翩然而至。月白锦袍已换作浅青素服,衣襟袖口绣着细密银线,在烛火映照下泛着柔和微光,仿佛星河流转于衣袂之间。他躬身行礼,动作从容不迫,姿态恭谨而不卑微,眼神沉静如古井无波,不见一丝涟漪。

“听闻你这几日都在研读《礼经》?”她端坐案后,凤眸微垂,并未赐座。

“闲来无事,权当消遣。”他语气温润如玉,似春风拂面,“况且太傅生前极推崇此书,如今风波骤起,反倒勾起几分好奇——究竟书中哪一句箴言,竟能令人甘愿赴死,只为复辟旧制?”

玉沁妜凝视着他,忽然唇角微扬,绽出一抹冷艳笑意:“你觉得……他会死吗?”

百里爵略一怔忡,随即低垂眼帘,睫羽轻颤:“谋逆之罪,依律当诛。但他若肯供出幕后主使,或许……尚可留得一线生机。”

“主使?”她缓缓起身,步履轻盈却带着无形威压,一步步向前踱去,直至距他不过三尺之遥,气息几乎相接,“你以为玄国派遣此人前来,真是为了扶植一个早已覆灭的旧王朝?”

他终于抬眸,眼中第一次掠过一丝惊澜,如深潭投石:“难道不是?”

“是,也不全是。”她声音低缓,却如利刃剖开迷雾,“他们是想让大胤自乱阵脚。只要朕开始怀疑每一个男子是否忠心、每一句谏言是否包藏祸心、每一份奏折中的‘女’字该不该改——只要朕疑神疑鬼,朝堂动荡,人心惶惶,他们就赢了。至于慕容铮……”她顿了顿,唇边笑意渐冷,“不过是一枚棋子,一根引信,用来点燃这场燎原之火罢了。”

百里爵掌心微微一颤,指尖不自觉地收拢,指节在暗处泛出几分青白。他垂落的袖中,那缕素日随风轻扬的流苏,此刻已被无意识绞紧,缠成一个死结,仿佛牵系着某种难以言说的隐痛。

玉沁妜眸光微闪,将他细微的动静尽数收入眼底,却并未点破,只是轻轻启唇,声音如寒潭落雪般清冷:“你在玄国长大,最是了解他们的手段。你说,接下来他们会如何布局?”

他久久未语,殿内烛火摇曳,在他眉骨投下一道幽深的阴影。良久,他才缓缓开口,嗓音低沉而克制:“若换作是我,绝不会因一时受挫便偃旗息鼓。相反,会趁势加快动作——暗中派遣细作混入朝臣府邸的家仆之中,潜伏于宫闱杂役之内,甚至假借赈灾之名,输送密探入境。待风声稍缓,再从内部悄然侵蚀,步步为营,直至根基动摇。”

“可有具体人选?”她目光微凝,语气依旧淡然,却透出一丝不容回避的锋利,“会不会……是你昔日相识之人?”

他缓缓摇头,眼底掠过一抹晦涩难明的情绪:“详情我并不知晓。但母妃临终前曾提及,先帝身边有一位掌印太监,原是大胤子民,早年叛逃至玄国,后执掌情报中枢,权柄极重。若此人尚在人世,如今应已年逾花甲,右耳缺了一小块,形如月牙残痕。”

凌霄闻言,眼神骤然一凛,眸光如刀锋划过,迅速将这线索牢牢记下,一字未漏。

玉沁妜轻轻颔首,神色不动如山,只淡淡挥了下手,示意他可以退下。殿角风铃轻响,余音袅袅,似有无形的暗流,在寂静中悄然涌动。

百里爵躬身退下,姿态恭谨而从容,步伐沉稳有力,脊背笔直如松。然而就在他跨过门槛的刹那,左手悄然滑入胸前内袋,指尖轻轻拂过一枚更为细小的铜铃残片——那金属冰凉刺骨,隐隐透出一丝铁锈的腥气,仿佛沉淀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回到华阳宫偏殿,四下寂静无声,他并未点燃烛火,只凭记忆穿行于幽暗之中,径直步入内室。俯身探手,从床榻夹层中取出一只陈旧的铁盒。盒盖开启时发出轻微的“咔”响,宛如夜风掠过枯枝。盒中静静躺着三枚形制各异的铜铃残件,斑驳铜绿爬满边缘,岁月的气息扑面而来。其中一枚的边沿刻着极细密的小字,墨痕深陷:寅时三刻,西角门启。

他凝视那行字良久,目光深邃如古井寒潭,仿佛要将每一个笔画都烙印进心底。最终,他缓缓合上铁盒,将其推回原处,动作轻缓却坚定。反身落座于案前,提笔蘸墨,笔锋微顿,写下家书草稿的抬头:“致姑母安”。纸页未干,笔尖忽地一滞,似有千钧压心。他默然片刻,猛然撕去整张信纸,纸屑飘落如秋叶凋零。换上一张新纸,仅落下两个力透纸背的字:暂缓。

与此同时,披香殿内灯火辉煌,烛影摇红,映得梁柱生辉。

凌霄立于巨幅地图之前,手持朱笔,声音低沉而清晰:“属下已遣七名暗桩潜入齐记皮货行周边商铺,分别化作卖糖糕的小贩、修伞的老匠、收旧衣的游商,皆已布控到位。此外,绝杀堂十二死士业已分批潜入北境,正沿着六处换马点逐一排查,步步为营,不留痕迹。”

玉沁妜静立地图前,素手纤纤,指尖轻轻划过幽州驿的位置,动作轻柔却带着不容忽视的冷意:“切记不可打草惊蛇。我所要查明的,并非是谁在传递消息,而是——谁在幕后接收这些密报。”

“属下明白。”凌霄略一停顿,语气愈发凝重,“另有一事禀报。我们在幕僚尸首口中发现半片槐叶,非本地所产,乃是玄国皇陵特有之物。每年春祭之时,守陵人会将其采撷晾晒,制成熏香,用于祭祀先帝。”

她眸光微动,眼底掠过一丝锐利的寒芒:“原来如此……他们竟以仪式之物为信,借礼法掩行迹。”

“正是如此。”

“那就顺着这条线索彻查到底。”她转身落座,姿态端雅而威仪自生。执笔蘸墨,笔走龙蛇,在一页空白奏折背面写下三个名字,墨迹未干,便用朱笔圈住其中一个,声音清冷如霜:“令影十七即刻盯紧此人,若有丝毫异动,不必请示,立即回报。”

凌霄缓缓收起图纸,指尖在卷轴边缘轻轻一压,衣袖微动,正欲转身离去,忽而听见她低低地开口,声音如檐下细雨,悄然飘落:“你觉得百里爵……真的甘心只做个闲散皇夫吗?”

他脚步未停,背影挺拔如松,可那声音却仿佛浸了夜露,沉了几分,低沉而凝重:“他太安静了。越是温顺恭谦,越像是在蛰伏,在等一个时机——等风起,等棋落。”

“我也这般认为。”她垂眸,指尖轻点案几边缘,发出细微的叩响,如同心跳般不疾不徐,“所以,他屋中每一道声响,每一盏灯何时亮起、何时熄灭,甚至窗外落叶拂帘的次数,都必须一一记下,不得遗漏。”

凌霄低应一声,身影如墨迹融入夜色,悄然退去。

大殿之内,终归只剩她一人。烛火摇曳,光影浮动,映照着墙上那幅铺展千里的山河图,山川河流皆在火光中流转生辉。她的目光久久停驻在玄国方位,眉宇间浮起一丝难以察觉的冷意。忽然,她抬手,指尖夹着一枚乌黑如夜的棋子,轻轻落下——正扣在沧州水寨的咽喉要地,无声却锋利,宛如刀出鞘。

与此同时,百里爵独坐于幽灯之下,指间捏着那片最小的铜铃残片,铜色黯淡,边缘刻痕斑驳,似藏尽岁月秘语。他并未点燃它,也未曾将其弃之如敝履,只是用拇指一遍又一遍地摩挲着那圈细密的纹路,动作轻缓,近乎虔诚,仿佛在反复确认某个深埋心底、早已烂熟于心的时辰。

窗外,夜风悄然掠过飞檐,带起一阵极轻极细的叮咚声——是檐角悬挂的铜铃被风撩动,清音袅袅,散入寒夜。

他骤然抬首,目光如电,直射窗外,瞳孔微微一缩,呼吸几乎停滞。

因为那随风荡开的铃声,竟与他掌中碎片在指腹下隐隐震颤的频率——分毫不差,如出一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