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女帝驭心:皇夫谋天下 > 第17章 边境战云起,玄国露狰狞

天边刚刚泛起一抹微弱的青白,晨光尚在云层深处挣扎,乾元殿内铜壶滴漏的声音却已清晰可闻,那幽幽的金属余音仿佛敲在人心上,还剩三刻未尽。玉沁妜端坐于龙纹紫檀案后,指尖轻轻叩击着雕凤案角,清脆如玉落盘,目光沉静而锐利,落在面前刚呈上的三封边关急报之上。

第一封来自沧州守将裴承志,字迹端正,墨色匀润,语气镇定自若,称“北境无异动,风雪封道,敌骑难越寸土”;第二封出自雁门关大将沈怀山之手,言辞一如往昔般沉稳老练,仅寥寥数语:“巡防如常,斥候四出,未见敌踪,万请圣心安寝”;然而第三封,却是由前线斥候吴远舟以八百里加急飞递而来,信纸边缘已被汗水浸得微黄,墨迹凌乱狂躁,似是执笔之人手抖心颤——“敌军前锋已越界三十里!黑甲如潮,铁蹄蔽野,烟尘遮日,恐日内便抵关门之下!”

她依旧端坐不动,眉峰未蹙,唇角未扬,亦未召集群臣议事,更未命人击鼓升朝。只是缓缓将三份奏报一字排开,铺陈于案上,取出一方沉香雕龙镇纸,稳稳压住四角,仿佛要将这突如其来的惊涛骇浪,镇压在这方寸之间。烛火摇曳,映照纸面,光影浮动,前两封文书字迹工整如刻,宛如平日例行公事的回执,透着一股刻意的平静;唯有吴远舟那一封,笔锋歪斜、墨点斑驳,字里行间皆透露出仓皇与紧迫,仿佛是在刀锋逼近之时,蘸着心跳写下的最后警讯。

殿外,廊下脚步声由远及近,踏碎了清晨的寂静。凌霄推门而入,玄色长袍未沾半点湿意,然发梢却凝着细密晨露,如同暗夜奔袭千里的痕迹尚未褪去。他手中捧着一只通体密封、火漆完整的青竹筒,动作轻缓却带着不容忽视的肃穆,将其置于玉案之上,声音低沉如寒泉滴石:“幽州驿密探星夜传讯——昨夜子时,裴文远于酒肆酣饮失言,醉中吐露‘春汛将至,漕运恐难如期’一句。话音未落,席间一名陌生客商骤然离座,策马如电,直奔北境而去……据查,此人极可能为玄国潜伏多年的细作。”

玉沁妜点头,抽出一支朱笔,在裴承志的名字下画了一道横线,又在沈怀山名前点了个红点。她不说话,但意思清楚——两人皆有隐瞒之嫌。

传令下去——”她缓缓启唇,声音虽不高亢,却如寒泉击玉,清冷地穿透大殿的每一寸空间,“凡边关将领延误军情者,一律斩立决,不得宽贷。墨刃即刻调遣十二死士奔赴沧州,亲自接管烽燧传讯之责,务求万无一失,不得假手旁人,更不容有丝毫疏漏。另命影十七暗中盯紧皇夫一举一动,但凡有异常往来或隐秘接触,无论亲疏贵贱,须即刻密报,不得迟疑。”

话音落时,天边第一缕光穿过窗棂,照在她手边那支紫檀木笔上。笔尖微闪,像是回应某种无声的召唤。

华阳宫内,烛火微摇,昏黄的光晕洒在素笺之上,映出一片静谧而凝重的氛围。百里爵端坐案前,执笔凝神,墨香氤氲间,指尖已染上淡淡墨痕。他袖袍微褶,衣襟轻垂,神情专注得仿佛不属这深宫红墙,倒似驰骋于万里边关的将帅。纸上铺展着一幅北境地形图,线条简练却脉络分明——沧州水道如银蛇蜿蜒,穿行于山川之间;雁门关隘则被重重圈点,墨迹浓重,似藏千钧之虑。

就在此时,影十七自门外悄然步入,脚步轻若落叶,低声道:“陛下已下令,处决延误军情之人。”

百里爵执笔的手微微一顿,笔尖悬停于纸面之上,未落下一滴余墨。他缓缓抬眸,目光越过窗棂,投向宫外苍茫夜色。远处宫墙高耸,号角声幽幽响起,划破寂静,那是禁军换防的讯号,沉稳而肃杀,回荡在皇城上空,仿佛预示着风云将起。

他默然合拢图纸,动作轻缓却坚定,随即吹熄了案头那截即将燃尽的残烛,火光一闪而灭,余烟袅袅。殿中顿时黯了几分,唯有他眸光清冷如星。片刻后,他启唇低语,声音如风拂松林:“走一趟乾元殿吧,便说……本宫有些思量,愿为陛下分忧,共议国事。”

半个时辰之后,他已立于乾元殿外,玉阶之上寒露初凝,夜风拂动其衣袂。他双手恭敬捧图,身形挺拔如松,躬身行礼,姿态谦恭却不失气度。殿内烛影摇红,玉沁妜端坐龙案之后,凤眸微敛,目光如刃般扫过他手中卷轴,神色莫测,却始终未赐一声“平身”,殿中气氛凝滞如冰,暗流汹涌。

“皇夫有何见解?”

臣不敢妄言见解。百里爵垂首恭立,语气温润而谦逊,眉宇间却隐有忧思,只道:“昨夜听闻边关告急,烽火频传,臣心中辗转难安。玄国此次兴兵来犯,若仅为挑衅示威,何须分三路大军压境?其势汹汹,必有所图。若说是试探虚实,则定会寻我军防备最薄弱之处下手。沧州水道蜿蜒曲折,芦苇丛生,极易藏匿伏兵;雁门一线粮道崎岖,一旦遭敌截断,守军不出三日,便将陷入粮尽援绝之境。臣不揣冒昧,绘此舆图,愿为陛下分忧,望能助朝廷早定应对之策。”

言罢,他双手捧图,稳步上前,恭敬呈上。

玉沁妜伸手接过,徐徐展开细览。图虽以笔墨简勾,然山川走势、关隘分布皆条理分明,纤毫毕现,更有数处隐秘渡口,以蝇头小楷细细标注,足见绘制之缜密用心。她神色沉静,眸光微动,却未露声色,只轻启朱唇,淡淡道:“皇夫所虑深远,朕已尽知。”

百里爵闻言,唇角微扬,露出一抹温雅笑意,随即敛袖退步,躬身行礼,悄然退出殿外。

待他身影消失在廊道尽头,玉沁妜立刻唤来影十七。“查这张纸的来源,还有他用的墨。若是宫外特制,立刻报我。”

影十七领命而去。

片刻后,凌霄再度入殿,带来天机楼最新密报:玄国边境三大营已完成集结,先锋部队携带攻城器械,正沿古道南下。另有两支骑兵绕行西岭,意图不明。

“他们不怕开战?”玉沁妜问。

“怕。”凌霄道,“但他们更怕我们不开战。”

她明白这话的意思。玄国需要一场战争来转移内乱,而有人,正等着大胤自乱阵脚。

“启动‘蝉蜕’计划中的厨役细作。”她缓缓启唇,声音如寒夜冷泉般清冽而沉静,眸光微敛,似有星火在幽深处跳动,“命她在药膳残渣之中悄然混入加密粉末,每日一次,务必隐秘传递出敌营布防的详尽情报。此外,派遣三支精锐密探,乔装成流离失所的难民北上潜行,随身携带微型火漆印信,约定接头暗语为‘春汛’‘漕运’‘粮仓’——凡有消息送达,回传一律以《农书》中的段落为码,字字藏机,层层设障。”

凌霄肃然颔首,执笔疾书,将这缜密如织的指令一一铭刻于心。

“尚有一事。”她忽而抬眼,语气轻缓却如利刃出鞘,带着不容忽视的锋芒,“令影十七暗中盯紧百里爵书房内焚毁的纸屑余烬。倘若再发现类似‘汛’字的残痕断迹,哪怕只是一角焦边、半缕墨痕,也须即刻取样送来,不得有误。”

凌霄执笔的手微微一顿,眉峰轻蹙,眸中掠过一丝迟疑,终是低声启奏,语气中裹着几分难以言说的困惑与隐忧:“义姐……若他当真存有通敌之念,又怎会如此肆无忌惮、公然献策?此举未免太过招摇,近乎自曝其踪,岂非反显蹊跷?”

正因这看似不合常理之处,才最值得推敲。她指尖轻叩着图纸边缘,目光微凝,仿佛在丈量每一寸墨线背后隐藏的深意。一个质子,亦或一位被废黜的太子,本不该涉足这般机要之术。若他果真是为颠覆大胤而来,此刻献策,不过是精心布局的一环——以智谋取信,诱我放松戒备,进而步步蚕食。可倘若,他是真心为大胤社稷筹谋……那便愈发耐人寻味了。

凌霄苦笑一声,眉宇间掠过一丝忧虑:“义姐这般步步紧逼,无异于将烈火引至掌心,不怕烫伤自己么?”

她淡淡一笑,将图纸缓缓收回,仔细叠好,放入抽屉锁上,动作从容不迫。“火若不灼手,又怎能辨出真伪?”她抬眸望向窗外沉沉夜色,语声低而沉静,“真正致命的威胁,从来不是明刀明枪之人,而是那个始终站在暗处,让你笃信他绝不会拔刀的人。”

殿外传来钟声,早朝将启。她却没有起身准备临朝的意思,反而翻开一份新递来的户部账册,一边批注一边道:“让墨刃加派人手,盯住裴承志、沈怀山、吴远舟三人府邸出入人员,尤其是夜间来访者。另外,查一查裴文远这几日是否去过赌坊或青楼——人心浮动时,最容易从私生活里露出破绽。”

凌霄正要退出,忽听殿外一阵骚动。

一名小太监跌跌撞撞跑进来,脸色发白:“启、启禀陛下,二皇子府……昨夜有人翻墙逃出,被守卫射伤,抓到时怀里藏着一封未寄出的信……”

玉沁妜微微抬眸,笔尖轻悬于半空,墨迹未落,似凝在呼吸之间。

“信呢?”

“已被墨刃大人截下,此刻正在查验火漆封印与字迹真伪。”

她闻言,缓缓搁下笔,动作从容却透着冷意,眸光一沉,如寒潭映月,静而深邃。

那孩子,到底还是不甘心。明明已被削权囚禁,竟还能在外布置眼线。她想起多年前那个雨夜,他在母妃灵前跪了一整夜,哭得撕心裂肺。那时她站在屏风后看着,心里也曾软过一瞬。

可皇位之上,容不得软。

“把信拿来。”她说,“另外,去二皇子府告诉玉明煦——他若再敢动一根手指,我不只会废了他的腿,还会亲手把他生母的牌位从宗祠里扔出去。”

小太监浑身一颤,连忙退下。

凌霄沉默片刻,低声道:“义姐……您其实不想杀他,是不是?”

她没回答,只是低头继续批阅奏章,仿佛刚才那番狠话从未出口。

可她的笔尖,在“玉明煦”三个字上停留了很久,久到墨迹晕开,像一朵枯败的花。

与此同时,华阳宫深处,百里爵独自站在院中。他手中捏着一枚银纹令牌,表面刻着玄**令残符的印记。这是影十七昨夜悄悄带回的,说是从一名死去的密使身上搜到。

他望着宫墙外的天空,眼神复杂。

片刻之后,他缓缓转身,步履沉稳地走入幽静的书房,指尖轻触烛芯,一簇微弱的火光悄然跃起,如萤火般在昏暗中摇曳。他将一张皱褶的草稿轻轻投入铜制火盆,火焰倏然腾升,猩红的光影在墙壁上舞动,映照着他冷峻的侧脸,半明半暗,仿佛藏匿着无数未曾言说的心事。

就在那纸页即将彻底化为灰烬、仅剩一角焦黑残片蜷曲燃烧之际,他忽然抬手,动作迅捷却克制,从烈焰边缘精准地夹出一小片尚未燃尽的纸屑。那上面,墨迹斑驳却清晰可辨,赫然写着:“沧州守将,已有二人动摇。”

他凝视着那寥寥数字,目光深邃如渊,眉宇间浮起一丝难以察觉的波动,仿佛风暴潜伏于寂静湖面之下。时间仿佛凝滞,唯有火光在他瞳孔深处微微跳动。

良久,他才缓缓收回视线,从宽大的衣袖中取出一张洁白无瑕的宣纸,铺展于檀木案上,提笔蘸墨,笔锋沉稳有力,一气呵成写下一行隐秘而决断的新令。字迹清峻挺拔,藏锋于内,似有千钧之力隐而不发。写罢,他仔细折好纸笺,纳入素色信囊之中。

那信封通体素净,不见署名,亦无落款,唯在封口处,印下了一枚极小的凤凰暗纹——金线勾勒,隐秘而尊贵,宛如暗夜中悄然睁眼的图腾。

他指尖轻拂烛芯,一声细微的“嗤”响后,火光熄灭,整间书房顿时沉入一片浓稠的黑暗,唯有窗外天际,晨曦正悄然破云而出,淡金色的光芒如细纱般一寸寸攀上巍峨宫檐,洒落在飞翘的琉璃瓦上,映出几分无声的庄严与肃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