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女帝驭心:皇夫谋天下 > 第13章 天机楼再探,玄国边谋明

晨曦微露,宛如轻纱般的阳光透过乾元殿东阁的窗户,那尚未熄灭的烛火,仿佛是夜空中的点点繁星。案头的一叠奏章整齐如队列,最上一封宛如被晨露亲吻过,沾着湿气,散发着淡淡的墨香。玉沁妜那如葱般的指尖,轻轻地叩击着紫檀木笔,她的目光如同清澈的湖水,落在昨夜未批完的户部折子上,那墨迹仿佛是刚绽放的花朵,还未完全干透。

门扉悄然滑开,仿佛怕惊扰了晨光里浮动的尘埃,一道身影缓步而入,步伐沉稳如古钟滴漏,不疾不徐。玄色长袍的衣角微微翻卷,沾着几缕檐外凝结的霜痕,似寒夜悄然附上的低语。凌霄轻抬手,将手中青竹筒稳稳置于案几一侧,动作利落却不失从容,随即抽出一卷泛黄的卷宗,纸页边缘焦黑斑驳,似曾历过火吻,裂痕如枯叶脉络蜿蜒。

“昨夜所录之言,业已整理成报。”他声线清冷平缓,仿若只是在陈述天边云卷云舒、风雪几重,毫无波澜。指尖轻轻一推,卷宗滑至中央,其上墨迹未干,隐隐透出肃杀之气。“二皇子密会三老臣,虽盟书未成,然言语之间,机锋暗藏,证据确凿。另有一句隐语,字迹诡谲,恐涉机密,需义姐您亲自过目,方知情由深浅。”

玉沁妜抬眼,没接话,只将笔搁下。她知道那句是什么——“玄国非无指望”。

凌霄翻开卷宗首页,红笔圈出一行字:“和亲使团抵京当日,南境四驿关闭。”接着往下翻,三条线索并列其后:北境三州调粮逾常制两倍;沧州水道不明商船夜间靠岸,卸货后吃水变浅;雁门关百里骁移驻前线,距边境三百里。

这些事,绝非巧合。他缓缓说道,尤其是沧州那几艘船,天机楼的暗桩早已查探清楚,船身没有任何商号标记,舵手人人蒙面,卸下的全是铁箱,沉重得几乎压垮跳板。那运的,分明不像货物。

玉沁妜起身走向墙边,取下悬挂的一幅绢帛地图,轻轻铺展在长案之上。她的指尖沿着大胤腹地缓缓北移,最终停驻在沧州与雁门之间。

若他们的目标正是这两处呢?她低声自语,一个扼守水路咽喉,一个掌控陆路要冲。偏偏选在此时动手,未必是为了开战,而是要在混乱之中攫取利益。

凌霄点头:“我也这么想。可问题是,兵部今日早报仍称‘边情平稳’,连幽州刺史都回文说‘烽燧无警’。可我们的人分明看见烽台机关被动过。”

“因为他们看到的,是假信号。”玉沁妜提起朱笔,在地图上圈出几处要点,“有人在替他们伪造军情。这已不只是边境之患,而是朝中有了内应。”

她略一停顿,忽而问道:“你听清那一句‘玄国非无指望’时,是谁最先说出口的?”

“冯世庸。”凌霄答得干脆,“他说完后,玉明煦才压低声音回应,像是怕被谁听见。”

玉沁妜眼神微动。冯世庸是御史台老人,素来刚直,若连他也信这一条路,说明玄国的动作早已超出试探。

她提笔在密报封面写下七个字:“封:唯朕与天机主可阅”,加盖凤印后推回给凌霄。

“封锁所有边关的异动消息,原始密档存于天机楼最高阁,严禁抄录外传。”她顿了顿,语气沉稳而果断,“调绝杀堂双线行动:一支潜入沧州,彻查那几艘船的来路;另一支即刻派遣双面细作返回玄国,散布‘大胤内斗将起’的流言,静观其变,看他们是否会提前出招。”

凌霄应了一声,正要收卷离去,却被她叫住。

“等等。”玉沁妜转身走向内柜,取出一张纸,“这是百里爵进宫时所献礼单的副本。我一直觉得那行字迹有些蹊跷。”

她吩咐下人取来清水浸湿薄纱,轻轻覆在纸上。片刻之后,墨迹遇湿微微晕开,隐约浮现出一道蜿蜒纹路,似山脊起伏,又如河道分岔。

凌霄凑近细看:“这绝非寻常书法所能隐藏的笔意,倒像是……某处地形的隐秘标记?”

沧州以北八十里,藏着一段隐渠,地图上无迹可寻,但水流走向与这轮廓严丝合缝。玉沁妜缓缓收起图纸,袖中一敛,“他曾问我是否喜欢松烟墨。如今看来,那不是赠墨,是试探。”

凌霄沉默片刻,低声问:“还要继续盯他吗?”

“盯,但别惊动。”她眸光不动,“我要知道的,不是他做了什么,而是他想做什么。”

窗外风起,吹动案上一角卷宗。凌霄将竹筒重新系好,转身出门。衣摆拂过门槛时,玉沁妜忽然开口。

“你说,他若真是弃子,为何偏偏送来这张图?”

凌霄脚步一停,懒洋洋地扯了扯嘴角,头也不回:“哎,谁知道呢,说不定他自己也拿不准,到底算不算一颗棋子。”

玉沁妜站在原地,指尖摩挲着袖中那张纸。她想起前日百里爵游园时,曾站在昭阳别院外多看了几眼。那时她以为他在找破绽,现在想来,也许他在确认什么。

她重新坐回案前,翻开一本旧档。那是三年前玄国政变的记录。百里爵母妃死于鸩酒,而下令者正是当今玄帝。一个被废的太子,背负血仇入宫为质,真的甘心当个摆设吗?

她纤指轻执朱笔,眸光微敛,于青笺之上凝神写下一道绝密军令:即刻命沧州暗桩倾巢而出,彻查近半月内所有夤夜靠岸的幽影船只,尤其严查是否夹带违禁兵器、隐匿密函,凡有蛛丝马迹,务必层层深挖,不容疏漏;另遣一名精干细作,乔装成衣衫褴褛、风尘仆仆的返乡流民,悄然混入北境征夫浩荡队伍之中,暗中探察朝廷拨付粮草的真实去向,务求追根溯源,厘清账目。

笔落如刀锋收鞘,她将墨迹未干的令签郑重插入古铜鎏金密盒,指尖微顿,随即递予候立屏风旁、垂首屏息的内侍。

“送往天机楼。”她启唇低语,声如寒泉击玉,却字字含霜,“八百里加急,不得延误。”

内侍领命退下。殿内一时安静。玉沁妜望着窗外渐亮的天色,忽然道:“凌霄。”

刚走到廊下的身影忽又折返回来。

“百里骁是他的叔父。”她说,“若玄国当真要开战,此人绝不会轻易离京。他现身雁门,只有一个解释——他们在等信号。”

凌霄明白她的意思:“您是说,有人会为他们打开城门?”

“玉明煦拉拢朝臣,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表面声称复兴男权,实则意在搅乱朝局。”她目光沉静如水,“一旦宫中生变,京防松懈,北军便可乘势南下。所谓的和亲,并非求和,不过是掩人耳目的幌子。”

“那我们现在就该动手铲除党羽。”凌霄语气坚定。

不行。她缓缓摇头,声音低沉却坚定,仿佛每一个字都经过深思熟虑,不容置疑。此刻若贸然行动,无异于惊动潜伏在暗处的毒蛇,只会让那些藏身幕后的身影迅速隐入更深的阴影之中。我们必须让他们确信——计划正按他们的节奏稳步推进,毫无破绽,唯有如此,才能诱使他们彻底放松警惕,一步步走向台前。

她轻轻起身,裙裾拂过地面,如夜风掠过寂静的湖面,未激起一丝声响。步履从容地走向窗边,指尖轻抵冰凉的窗棂,目光穿透薄纱帘幕,投向远处巍峨的宫墙。晨雾如轻烟般缭绕在朱红高墙之上,尚未被初升的朝阳驱散,天地间弥漫着一种近乎凝滞的静谧。远处,守卫换岗的脚步声规律而沉重,靴底叩击青石板的声音在空旷的宫道上回荡,如同命运的鼓点,一声声敲在人心深处。

让他再靠近他一些。她低声说道,语气平静却暗藏锋芒,是命令,也是布局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影十七必须更进一步,不只是窥探他的言行,更要感知他的沉默。我不需要他回报百里爵说了什么,那些言语不过是浮于水面的涟漪。我真正要他察觉的,是他什么时候会闭口不言——那一刻,才是他内心真正动摇的开始,才是他与幕后之人之间出现裂痕的征兆。

凌霄垂首聆听,眸光微敛,随即点头应下,转身欲离,衣袖带起一阵微不可察的风。

还有。她的声音再度响起,不高,却如寒刃出鞘,冷冽地划破了室内的宁静。查一查百里爵入宫之前,最后一次见到百里骁,是在何时何地。这件事看似微小,却可能是整盘棋局中最关键的伏笔。时间、地点、在场之人,乃至他们交谈的内容……任何细节都不容疏漏。

是的,凌霄慵懒地应了一声,声音里带着几分漫不经心的倦意,语调轻缓而散漫,仿佛连呼吸都融进了昏沉的空气。身影没入长廊尽头的幽暗之中,仿佛融入了这场尚未揭开序幕的权谋风暴。室内重归寂静,唯有窗外晨雾依旧,而她伫立原地,目光深远,似已望穿重重宫阙,直抵那隐藏在繁华背后的血腥真相。

脚步声远去。玉沁妜独自立于窗畔,手中紧握那张显影后的礼单。晨光洒落肩头,映得她侧脸轮廓分明。

她蓦然怔住,仿佛被一道无声的闪电击中,记忆深处那抹模糊的影子骤然清晰——昨夜梦境之中,曾有一幅画面如流光般掠过心湖:一座古老的石桥,孤零零地断裂在奔涌河流的中央,残垣断壁悬于半空,宛如天地间一道无法弥合的伤痕。桥下浊浪翻滚,水势汹涌如怒龙咆哮,卷起千堆雪沫,寒气逼人,四野寂寥,竟无一人敢踏足其上,也无人敢涉水而过,仿佛那桥与河,早已被世人遗忘在光阴之外。

她微微屏息,心头泛起一丝难以言喻的悸动,缓缓垂眸,目光落回案前摊开的泛黄地图之上。烛火微晃,在纸面投下摇曳的光影,映得山川脉络愈发幽深难测。她的指尖轻轻落在沧州水道一处隐秘的弯口,动作轻柔却带着某种宿命般的笃定。那里,曲水回环,芦苇丛生,本是荒僻无人之境——按理说,不该有桥,也从未有过桥。

可为何,梦中的断桥,偏偏就矗立在那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