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女帝驭心:皇夫谋天下 > 第101章 暗影突袭,爵命悬危

女帝驭心:皇夫谋天下 第101章 暗影突袭,爵命悬危

作者:白雪姬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04:56:18

玉沁妜与百里爵并肩立于太极殿高台之上,晨风自丹墀下卷涌而上,拂动二人衣袂翻飞。她的玄色披风在风中猎猎作响,边缘绣着银线云纹,在初阳的映照下泛出淡淡光晕;他的墨紫长袍则沉稳如夜,唯有袖口垂下的青玉流苏随风轻颤,仿佛心绪微澜。她方才说,每年春分,她都要来这高台站上片刻,看日光破云,洒落宫阙万瓦,听风穿过九重殿宇的回响。他说好,声音不高,却坚定得如同磐石落地。

他们的手仍握在一起,十指交扣,并非刻意,却自然得像是早已如此。阳光斜斜地切过檐角铜铃,落在他们相贴的指尖,暖意顺着皮肤渗入血脉,像一缕无声的誓言埋进时光深处。那一刻,整座皇城仿佛都静了下来,连远处巡守侍卫的脚步声也变得遥远。只有风在耳畔低语,带着春日特有的湿润草木气息,从太液池方向飘来的柳絮掠过台阶,轻轻撞在玉阶边的青铜仙鹤灯柱上,又悄然散去。

退朝的钟声悠悠荡尽,百官鱼贯而出,身影渐次消失在重重宫门之后。人群散去,百里爵独自踏上前往华阳宫的青石长道。他走得极稳,步伐不疾不徐,一如他素来沉敛的性子。天光此时已完全铺展开来,金乌高悬,将琉璃瓦染成一片流动的琥珀色。两侧朱墙巍然耸立,影子被拉得修长,仿佛时间也被拉长了。

风依旧吹着,撩起他肩头残余的一缕暖意——那是刚才她在风中微微倾身,靠在他肩上的瞬间留下的温度。那一下极轻,轻得像一片初融的雪落在肩头,还未察觉便已消逝。可他记得分明,记得那刹那的柔软与信赖。没有权谋的试探,没有朝堂上的算计,也没有谁对谁的提防。她只是累了,便顺势倚了一下,像寻常夫妻间最自然不过的依靠。

那是他人生中第一次,有人以毫无防备的姿态靠近他。

他自幼长于深宫,见惯冷眼与权斗,父皇的目光如刀,兄弟之间的问候都裹着锋芒。他曾以为,这世上所有的亲近都是交易,所有的温柔背后皆有目的。可就在刚才,在那高台之上,在万丈光芒之中,她只是静静地靠着,像山月靠向晚云,像流水依偎河岸。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蜷了蜷,仿佛还能感受到她掌心的温度。袖口的流苏轻轻晃动,在石板路上投下细碎摇曳的影。他知道,有些东西,已经悄然变了。不是政局,不是权力,而是心底那一片长久荒芜的土地,终于被一道不经意的光照亮。

他缓缓抬起手,指尖轻轻抚过腰间的短剑,触感冰凉而熟悉。剑依旧安静地躺在鞘中,未曾出鞘,可他的心却已悄然绷紧。宫道幽深,青砖铺地,两侧高墙夹峙,仿佛将空气挤压得更加浓稠。风自西而来,拂动檐角铜铃,发出细微的颤音。可就在那三处转角屋檐下,东侧的瓦片上竟覆着一层薄灰——这不对。风从西来,灰尘怎会落在东面?除非,有人曾潜伏其上,衣袂带落了积尘。

他脚步微顿,瞳孔在暗处微微收缩。指节轻挑,流苏结上银线缠绕,一声几不可闻的轻响后,一枚细如发丝的银记悄然滑入袖袋。那是绝杀堂独有的暗号,以丝线编成特定纹路,唯有他亲手所设,也唯有一人能解。它不传信,不求援,只昭示一个事实:杀局已至,死期不远。

不到半盏茶工夫,屋顶瓦片微动,三道黑影如夜鸦般无声跃下。他们身披墨色夜行衣,连头脸都裹得严实,只露出一双双冷得没有温度的眼睛。刀刃在月光下一掠而过,泛起幽蓝光泽——是毒,见血封喉的那种。三人出手极有章法,一人直扑咽喉,招式狠辣迅疾;一人低身扫向膝盖,意在废其行动;第三人则如鬼魅般绕至背后,刀锋斜切后颈大穴,三面合围,不留退路。

百里爵只退了一步,脊背便抵上了冰冷的宫墙,退无可退。但他脸上并无慌乱,反而浮现出一丝极淡的冷笑。他没有拔剑,甚至连剑柄都未再触碰。只是抬臂一格,手腕翻转间已精准扣住袭来之人的脉门,稍一发力,只听“咔”一声脆响,对方整条手臂顿时软垂下去。那人还未来得及痛呼,脖颈已被一道突如其来的铁链绞紧,整个人被狠狠拖倒在地,抽搐几下便不动了。

地面骤然裂开,碎石飞溅,四名黑衣人破土而出,动作整齐划一,仿佛从地底钻出的修罗。他们脸上蒙着黑巾,只露双眼,目光如钉,出手更是凌厉无情。其中一人站于中央,身形略高,气势凌驾众人之上。他冷冷开口,声音低哑却字字清晰:“封其要穴,断其经脉,留一口气,带回总堂。”

话音落下,空气仿佛凝固。百里爵站在原地,呼吸未乱,眼神却渐渐沉了下来。他知道这些人是谁——绝杀堂的死士,专司清理叛徒与隐患。他曾亲手训练他们,也曾看着他们在暗夜里一个个倒下。

他望着那领头之人,嘴角微扬,似笑非笑。

夜色如墨,风在宫墙间穿行,发出低沉的呜咽。刺客显然未曾料到此处竟有埋伏,一时间阵脚大乱,惊惶失措。黑暗中寒光乍现,毒针无声射出,两名刺客应声倒地,身体剧烈抽搐了几下,随即四肢僵直,再无动静。惨白的月光洒在他们扭曲的脸上,映出死亡的阴影。

第三人转身欲逃,可刚迈出一步,铁链便如毒蛇般自暗处疾掠而出,精准缠住他的脚踝,猛地一拽,将他狠狠拖回地面。尘土飞扬间,那人挣扎翻滚,面巾也在混乱中被扯开一角,露出右脸一道深褐色的陈年疤痕——那不是寻常伤痕,而是烙印,只有玄国东宫侍卫在入役时才会被刻下的印记,象征着忠诚与归属,也昭示着身份。

百里爵缓缓蹲下身,目光如刀,死死盯住那张布满冷汗的脸。他的声音并不高,甚至有些低沉,却像一根根冰冷的钉子,一字一句戳进对方的骨髓:“谁派你们来的?”

刺客紧咬牙关,喉结滚动,却始终不发一语。眼中闪过一丝恐惧,又迅速被倔强掩盖。百里爵没有动怒,只是伸出手,修长而有力的手指钳住他的下巴,稍一用力,只听“咔”一声轻响,那人嘴一张,一颗乌黑的小药丸滚落出来,在青石板上弹跳了一下。

他俯身拾起,指尖轻轻捻了捻,凑到鼻前嗅了嗅,神色微凝——是**散。这种药极少出现在市井,多用于军中审讯俘虏,服下后神志涣散,言语失控,极易套取情报。如今却藏于刺客口中,显然是早有准备。他们不怕被捕,甚至……期待被捕。

百里爵眸光一沉,心中已有判断: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刺杀,而是一场精心布置的局。有人想借这具活口,传递某种信息,或是栽赃,或是引火。

他缓缓站起身,衣袍在夜风中轻轻摆动,眼神却比寒霜更冷。“留活口。”他对身旁一名黑衣统领说道,语气不容置疑,“我要知道,是谁让他们来的,又是谁,在背后盯着我。”

那黑衣人低头领命,挥手示意手下将刺客押走。临行前,他弯腰从血迹斑斑的地面上拾起半枚断裂的军符,恭敬地递向百里爵。铜质军符残缺不全,但上面清晰刻着四个古篆——“北营左骁”。那是玄国边军左骁骑营的信物,唯有校尉以上将领方可持有。

百里爵接过军符,指尖摩挲着那冰冷的刻痕,眉心微微蹙起。北营……左骁……这两个字眼在他心头重重压下。边军为何会卷入宫廷暗斗?是私兵越界,还是有人假传军令?亦或,这一切本就是一场更大的棋局?

他将军符缓缓收入袖中,动作沉稳,却掩不住眼底那一抹深藏的警惕。抬头望去,一轮明月已悄然升至中天,清辉洒落宫道,石板泛着幽冷的光,仿佛铺了一层薄霜。远处华阳宫的轮廓在夜色中若隐若现,灯火稀疏,静得有些诡异。

他迈步前行,脚步不再如先前那般迅疾果断,反而多了几分迟疑与思索。风拂过耳畔,带起一丝凉意,也吹动了他心底那根久未松动的弦。他知道,今夜之后,朝堂之上,必将风云再起。而他,已无可退避。

夜色如墨,深沉地铺展在皇城之上,星子稀疏,唯有那轮孤月悬于天际,清辉洒落宫道,将青石板映出一层银白。风从太极殿方向吹来,带着些许凉意,拂过树梢时发出沙沙的轻响,仿佛低语着未尽的秘密。

凌霄就站在宫道口的灯影边缘,背靠着一根雕龙柱,手里拎着那只旧酒葫芦,葫芦皮已磨得发亮,绳结也打了好几个补丁。他斜倚着,嘴角扬起一贯懒散的笑容,见百里爵走近,便晃了晃葫芦,声音清朗:“你运气不错,再晚一步就得自己动手了。”

百里爵脚步未停,目光淡淡扫过他,眉宇间仍残留着方才那一战的冷峻。“你知道他们会来?”

“不是我知道,是我姐知道。”凌霄仰头喝了一口,喉结滚动,酒香随风飘散,“三天前就有细作混进宫里,藏在偏殿底下那条废弃地道中。他们自以为隐秘,可天机楼的眼线早就在墙缝里安了耳目。一举一动,都在监视之下。”

百里爵沉默下来,脚步缓缓向前。脑海中浮现出刚才那一幕——刀光掠面,却不致命;黑衣人出手狠辣却留有余地,分明不是为了取他性命,而是要活捉。若真是玄国皇帝下令,断不会用这般冒险之举。这更像是某个人急于立功,或是想借他的死,在两国之间点燃战火。

他低声问:“你姐……早就安排好了?”

“当然。”凌霄收起笑意,正色道,“她说你现在是皇夫,不只是质子,更不是任人摆布的棋子。动你,就是动她的心。”

心?

这个词像一枚石子投入深潭,在百里爵心头激起层层涟漪。他怔住了一瞬,指尖微颤。心?太重了,沉重得让他不敢深想。可他却无法忘记退朝时的那一幕——玉沁妜悄然伸出手,在众人看不见的角度,紧紧握住他的手腕。那一握很短,却极用力,像是怕他走失,又像是怕他回头。

华阳宫已在眼前。朱红大门巍然矗立,门前两队禁军肃立两侧,盔甲锃亮,长矛如林,寒光映月。他们站得笔直,纹丝不动,宛如铁铸的雕像。百里爵停下脚步,望着这前所未有的森严阵势,低声问:“什么时候开始的?”

“就在你走出太极殿那一刻。”凌霄走到他身旁,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难得认真,“讲武堂调来的精兵,两千人轮班守夜,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你要是半夜想出去赏月,得先递牌子报备,还得等内阁批红。”

百里爵嘴角微微动了动,终究没能笑出来。他迈步走入宫门,脚踩在青砖上,回声幽远。屋内未点灯,一片昏暗,唯有月光透过窗棂洒进来,在地上织出斑驳的光影。他缓步走到窗边坐下,从袖中取出那半枚军符,放在掌心。

月光下,铜质的军符泛着冷光。正面刻着“玄”字篆文,背面却有一道极细微的划痕,像是被人刻意磨去什么,又用相似材质填补上去。这不是正规兵符应有的痕迹——那是伪造的证据,还是某种隐秘的标记?他翻来覆去地看着,指尖摩挲着那道裂痕,心中疑云渐起。

门外传来脚步声,轻而稳,踏在廊下木地板上,节奏熟悉得如同心跳。他没有回头,也不必回头。

玉沁妜走进来了。

她未着凤袍,也未戴金钗,只穿一身素色常服,外披一件浅青色薄衫,发髻松挽,簪一支白玉簪。月光照在她脸上,勾勒出柔和的轮廓,眉眼沉静,却藏着千言万语。她在门口站了一会儿,静静看着他,然后才缓缓走到桌前坐下。

“活口带走了。”她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如刃,“绝杀堂亲自审讯,不会让他轻易死去。他会说出幕后之人是谁。”

百里爵点头,依旧低头看着手中的军符。

“刺客用的是**散。”她继续说道,语气平静,却透着一丝冷意,“这不是朝廷军令行动,是私人指使。玄国那边,有人不想让你活着回来。”

“我知道。”他说,声音低沉,“想让我死的人很多,有些人恨不得我尸骨无存。可真正敢动手的,从来不多。这一次……倒是胆子大了些。”

玉沁妜抬眼看他,目光深邃如古井。“你还想回玄国吗?”

这个问题来得猝不及防,像一阵突如其来的风,吹乱了他心底最深处的思绪。百里爵抬起头,迎上她的视线。月光落在她眼中,映出一点微光,像是等待答案的火种。

许久,他才缓缓开口:“以前想。”

顿了顿,声音更轻了些:“现在不想了。那里没有家,只有仇。父皇无情,母妃早逝,兄弟相残……那些曾经属于我的地方,早已成了埋葬记忆的坟场。”

玉沁妜静静听着,没有打断。风吹动窗纱,轻轻拂过她的鬓角。她站起身,缓步走到窗边,与他并肩而立。两人之间不过尺许距离,却谁也没有靠近。

“明天早朝,我会宣布加强皇夫护卫等级。”她说,语气坚定而不容置疑,“增派羽林卫贴身值守,出入皆由禁军护送。这不是因为怕——”她侧过头,目光灼灼,“是因为信。”

信?

百里爵心头一震。他低头看着手中的军符,忽然觉得它变得很轻,轻得几乎握不住。曾经象征权力与归属的物件,如今竟显得如此虚妄。他想起小时候在玄国宫中,也曾捧着完整的军符,梦想着领兵出征、建功立业。可现实却一次次告诉他,权谋之下,忠诚不过是筹码,信任更是奢侈品。

而现在,有人愿意为他打破规则,只为一句“信”。

玉沁妜转身欲走,手扶上门框时,脚步顿了一下。她没有回头,只是轻声道:“别忘了点灯。”

片刻后,又添了一句,声音极轻,却清晰入耳:

“我不在的时候,你也得好好活着。”

话音落下,门被轻轻合上,发出一声轻微的“咔嗒”声。

屋内重归寂静。

百里爵坐在原地,良久未动。月光依旧洒在窗台,照着他手中的军符,也照着他低垂的眼睫。他终于抬起手,把军符放进怀里,伸手摸了摸胸口的位置。那里跳得平稳,不像从前那样总带着戒备和压抑。

从怀中取出火折子,摸向灯芯。轻轻一吹,点亮了桌上的油灯。

昏黄的灯火轻轻摇曳,在寂静的房间里缓缓铺展开一片温暖而柔和的光晕。火光微微跳动,仿佛呼吸一般,将四壁映照得通明,连角落里的尘埃也浮现在光影之中。整个屋内被这缕缕光芒温柔包裹,显得格外宁静而安详,仿佛时间都随着那轻晃的灯影慢了下来。

光影晃动间,他的唇角终于浮起一丝极淡的弧度,像是冰封湖面裂开的第一道春痕。

窗外,夜风渐息,星辰悄然隐去。东方天际,已隐隐透出一抹灰白。新的一天,正在无声降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