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女帝驭心:皇夫谋天下 > 第10章 女帝设局,诱敌入瓮中

女帝驭心:皇夫谋天下 第10章 女帝设局,诱敌入瓮中

作者:白雪姬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04:56:18

申时三刻,永宁宫主殿外的铜壶滴漏缓缓敲响了最后一声清越的余音,余韵在暮色渐沉的宫墙上轻轻回荡。玉沁妜纤细的指尖轻柔地点过案边,将手中那支雕工精致的紫檀木笔徐徐归入镶嵌着青玉的笔架之中,动作从容不迫,仿佛时光也为之凝滞。她缓缓起身,抬手拂理玄色龙袍袖口上那一道蜿蜒盘绕的金线绣龙,衣袂微动间流光浮动,宛如星河倾泻于襟袖之间。随后,她迈步而出,足音轻悄,却带着不容忽视的威仪,穿过偏殿垂帘,步入灯火通明的正殿。

殿外华筵早已列座齐整,珠帘映烛,锦绣铺陈,香气氤氲缭绕于雕梁画栋之间。百里爵端坐于左首第三位,一袭月白锦袍如霜似雪,衬得他面色愈发苍白如玉,眉目清冷如远山含烟。他微微低首,接过宫人恭敬奉上的青瓷茶盏,指节修长而微敛,腕间垂落的赤红流苏纹丝未动——仿佛心湖无波,又似早已洞悉暗流涌动,却只作浑然不觉。

玉沁妜缓步登上主位,裙裾曳地无声,眸光如秋水般流转全场,目光所及之处,众人皆屏息敛神。最终,她的视线落在礼部侍郎裴元舟身上。那人执杯的手略显僵硬,骨节泛白,喉结悄然滚动了一下,随即迅速垂下眼帘,睫毛轻颤,仿佛只是被殿中灼灼烛火刺痛了双目,不愿多看一眼这满堂繁华背后的暗潮汹涌。

“今日设宴,其意有二:一为春光融融、风日清朗的良辰美景,二为两国冰释前嫌、缔结盟好。她轻启朱唇,声线虽不高亢,却如珠玉落盘,字字清越,句句分明,“玄国太子不辞千里、跋山涉水而来,孤心甚感宽慰,亦深觉荣幸。”

百里爵当即恭敬地欠身行礼,声音沉稳而真挚:“陛下隆恩厚待,臣心怀感戴,感激之情无以言表。”

她唇角轻扬,绽出一抹温雅笑意,纤手执玉杯,款款举向殿中群臣:“边关烽火息,四海得安宁,百姓得以安居乐业,皆仰赖诸位卿家同心戮力、夙夜奉公。今日良辰美景,君臣同欢,且共饮此杯,以庆太平。”

酒过三巡,暖意融融,殿内丝竹轻绕,笑语微喧。有官员娓娓道来近日市井间的奇闻轶事,言语风趣,引得众人掩口轻笑,连珠般的笑声在金碧辉煌的殿堂间轻轻荡漾。裴元舟原本端凝如松,此刻眉宇也悄然舒展,神情渐趋柔和,竟破天荒地主动执箸,夹了一筷清雅小菜,轻轻置于青瓷碟中。然而,就在他徐徐放下象牙箸的刹那,右手不自觉地滑向腰间那枚素色荷包——指尖微顿,仿佛触到了什么隐秘之物。那荷包深处,静静藏匿着一枚古旧铜铃,其上纹路斑驳,却是开启惊天机关的信物,亦是命运齿轮悄然转动的前兆。

玉沁妜不动声色,转头对身旁内侍低语几句。片刻后,一名宫女捧着新酿果酒上前,专程敬至裴元舟席前。

“这是御园中刚刚采摘的樱桃精心酿制而成,裴大人主管礼制事务,素来最懂风雅之道,理应由您先品一口为敬。

裴元舟微微一怔, 半息之间,随即含笑抬手接过酒杯,恭敬道:“岂敢承此殊荣,臣惶恐,谨谢陛下赐酒之恩。”

他仰首将杯中清酒一饮而尽,喉间滑过一丝微凉酸甜,似有初夏的气息在唇齿间悄然弥漫。待放下酒杯之时,指尖却几不可察地轻颤了一下,仿佛不经意间触到了某种隐秘的寒意。

几乎就在同一刹那,西侧回廊深处骤然传来一声沉闷的响动,如同重物坠地,又似梁柱轻震,在寂静的殿宇间激起一抹不易察觉的涟漪。

紧接着,一声尖锐刺耳的“咔嚓”声骤然炸开,仿佛枯枝在寒夜中被生生折断,那声音撕破了庭院里原本温软的笑语与丝竹余韵。回廊边缘一块雕花木板毫无征兆地崩裂,断裂处如兽口般狰狞张开,两名端着玉盘的宫女猝不及防,脚下一空,惊叫划破长空——她们的身影如折翼蝶般坠入暗坑。

坑底铁刺森然林立,寒光点点,如同蛰伏已久的毒蛇猛然昂首。其中一名宫女的绣鞋被尖刺勾住,裙裾“嗤啦”一声撕裂,从腰际一路绽开,露出半截苍白小腿;另一名则在挣扎中手臂擦过铁棱,血珠顿时迸溅,殷红如梅,洒落在冷青石砖上,洇出几朵触目惊心的花。

四周宾客顿时骚动,酒盏倾翻,杯盘跌落。有人猛地站起,撞翻了案几,锦缎滑落席面;有人踉跄后退,脸色煞白,指尖颤抖地指向坑口;更有胆小者已掩面低呼,声音发颤。孩童啼哭、妇人抽气、男子怒喝交织成一片混乱,空气仿佛凝滞,又似被烈火点燃,一时间人人自危,场面彻底失控。

百里爵原本静坐于主宾之位,手持玉觥,神色沉敛。此刻他霍然起身,玄色广袖带翻案角香炉,轻烟袅袅散开,却掩不住他眸中骤然凝聚的寒芒。他目光如刀,直直射向回廊尽头——那一段雕栏画栋、垂幔轻拂的幽深通道,仿佛能穿透层层纱影,锁定幕后之人。脚步微动,靴底轻碾地面,身形已蓄势欲发。

然而,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道清冷如霜雪的声音自侧殿方向传来,不疾不徐,却字字如钉,稳稳钉住了全场躁动。

“封锁现场!”

那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仪,宛如冰泉滴落铜钟,余音震荡人心。众人循声望去,只见月洞门下立着一道素白衣影,广袖垂落,眉目隐于檐下阴影,唯有眼波流转间,冷光微闪,似雪刃映月,不动声色间已掌控全局。

墨刃从梁上跃下,黑衣如夜鸦扑翅,身后八名绝杀堂暗卫迅速占据四角,刀出鞘,弓上弦,无人敢再靠近一步。太医与内侍被拦在外围,唯有礼部一名小吏冲出队列,高喊“救人”,却被两名暗卫当场按倒在地。

那正是昨日袖口闪过金属光泽之人。

玉沁妜缓缓起身,目光掠过众人,最终落在裴元舟脸上。

“裴大人,这西廊修缮是你亲批的公文,工程是你亲自督办,如今出了事,你不解释几句?”

裴元舟脸色煞白,额角沁出细密冷汗,顺着鬓边滑落,在下颌处微微一颤,终是坠入衣领。他双唇微抖,喉结上下滚动,声音低得几乎被殿内烛火吞没:“陛下……臣不知……此事从何说起……或许是年久失修所致,那地宫机关本就隐秘,数十年前便已封存,或许……早已存在隐患……臣并未……未曾动过一丝一毫……”

话音未落,殿外一阵轻缓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似踏在人心弦之上。众人侧目,只见凌霄自侧门踱步而入,身影修长清瘦,月白衣袍上沾着几缕药香。他肩头裹着层层绷带,隐隐透出暗红血渍,右手拎着一个油纸包,边角已被汗水浸软,显然是刚从城西回春堂赶回来。

他脚步不疾不徐,穿过大殿中央的光影交错,烛火映照在他眉宇间,投下一抹温润却难测的笑意。行至裴元舟身后,他轻轻抬手,掌心落在对方僵硬的肩头,力道极轻,却如重锤般让裴元舟浑身一震。

“哎呀,裴大人别紧张。”凌霄语气温煦,仿佛只是邻里闲谈,嘴角勾起一抹近乎体贴的弧度,“这殿里炭火烧得足,您却出了一身冷汗,仔细着凉。”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御座之上那位面色阴沉的帝王,又缓缓转回裴元舟颤抖的背影。

“咱们慢慢说,不急。”他声音柔和得近乎蛊惑,“您昨夜回府后,遣退仆从,独自在书房焚毁了几页旧纸。动作很小心,火盆也清理得很干净——只可惜,风向不对。”

他缓缓打开手中油纸包,露出几片焦黑残纸,边缘蜷曲如枯叶,却依稀可见墨迹勾勒的笔锋。他将残片一一摊开于案上,动作轻柔得如同对待古籍珍本。

“您猜怎么着?”他指尖轻点其中一片,“这几块碎片,是我们的人在灰烬堆里一点点筛出来的。拼起来一看,竟是个完整的‘枢’字,笔势遒劲,出自一人之手——正是您当年监造永宁宫时用的私印字体。”

他抬眼,眸光微闪,语气依旧平和:“更巧的是,这‘枢’字的位置,与永宁宫地下排水图中第三枢纽的标记完全吻合。图纸藏在内务府密档,按理说,除了先帝与两位总匠,无人知晓。可您不仅知道,还曾亲手标注过三处改动……包括昨日塌陷的那一段。”

他说完,不再言语,只静静立着,指尖仍停留在那焦黑的“枢”字上。殿内死寂,唯有铜漏滴答,声声入耳。烛影摇曳中,裴元舟的手指猛地抽搐了一下,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却发不出半句辩解。

裴元舟猛地回头,瞳孔骤缩。

“还有这个。”凌霄从袖中抽出一页泛黄纸片,“工部旧档房竹简上的指纹,跟您右手拇指完全吻合。您说巧不巧,偏偏少了三页最关键的部分?”

玉沁妜抬手,一名内侍立即呈上一只锦盒。

她打开盒盖,取出三件物证:一是图纸残片拼合后的原件,边缘焦黑,但“枢”字清晰可见;二是竹简拓印比对文书,红印累累;三是密信副本,纸上墨迹沉稳,写着“春宴可行,伺机启变”。

她当众展开密信,念出最后一句:

“俟宴发乱,令质子不得脱。”

满殿死寂。

百里爵猛然抬头,眼神锐利如刀锋划过空气。他盯着玉沁妜,又缓缓转向裴元舟,唇角绷成一条直线。

玉沁妜合上信纸,看向裴元舟:“你勾结玄国使臣,私改宫室构造,设伏伤人,意图制造混乱,趁机挟持皇夫、扰乱朝纲。证据确凿,你可认罪?”

“冤枉!”裴元舟终于失控,声音拔高,“臣忠心为国,怎会通敌?这些全是栽赃!是陷害!陛下若不信,可召工部尚书对质!”

“不必了。”玉沁妜淡淡道,“工部尚书半月前已递辞呈,称病告老还乡。临行前,他交出一份账册——记录了你三次以‘防潮’名义支取银两,共计三千二百两,均未用于修缮,去向不明。”

她顿了顿,声音更冷:“更巧的是,这笔钱流出的次日,沧州码头便有一艘无名货船离岸,船上运的是硝石与硫磺。你说,这些东西,是用来修地基,还是造火药?”

裴元舟踉跄后退一步,撞上屏风。

“你……你们早就布好了局……”

“不是我们布局。”玉沁妜看着他,语气平静,“是你自己一步步走进来的。你以为引我追查机关就能洗清嫌疑?却不知天机楼的眼线,早在你第一次踏入工部旧档房时就盯上了你。”

她抬手,墨刃立即上前。

“押下去。”

两名黑衣人架起裴元舟,他挣扎着回头,嘶声道:“陛下!就算我有罪,也是为大胤社稷着想!女子掌政,乾坤颠倒!我……我只是想让天下重回正轨!”

玉沁妜没有回应。

她转身走向偏殿,步伐稳健。身后喧嚣渐远,只剩下铁链拖地的声音。

偏殿内,烛火摇曳。案上已备好刑狱文书、密信原件、账册抄本,还有一枚小小的铜铃——正是从裴元舟荷包中搜出的遥控机关信物。

凌霄跟进来,低声问:“要不要现在审?”

“不。”她坐下,指尖轻抚过铜铃表面细密的纹路,“让他在牢里过一夜。恐惧会让人想起更多细节。”

“可他方才提及‘天下正轨’四字,言辞虽简,却透着一股深意,恐怕背后另有高人指点,居心叵测。”

她微微抬眸,目光如寒潭映月,清冷而深远:“我早已知晓。”

顿了顿,声音低缓却不容置疑:“但他性情阴沉,城府极深,绝不会轻易吐露实情。明日,我亲自提审。”

凌霄立于阶下,眉头微蹙,似有忧虑,张了张口欲言又止,终是低声劝道:“您当真要离开皇宫?此去凶险难测,万一一有差池……”

“乾元殿那边,早已备妥替身。”她语气淡然,仿佛在说一件寻常琐事,指尖轻轻拂过案上一卷密函,墨香未散,“从今夜子时起,宫中无人再知我的行踪,连风都不会察觉。”

烛火轻晃,映得她侧颜如玉,轮廓分明,那一瞬,竟似藏匿于暗影之中的猎手,静待时机,悄然出击。

凌霄凝望片刻,终是垂首应诺,脚步轻悄地退了出去,殿门合拢,只余下一室幽光与沉寂。

殿内空寂,唯有她一人静立其中。烛火微晃,在青砖上投下摇曳的影子。她缓缓抬起手,指尖轻触那枚古旧的铜铃,凉意顺着指腹悄然渗入肌肤。她微微一拧,动作轻巧而精准。

铃身内部机括应声轻响,咔哒一声,如夜风拨动枯枝,细微却清晰。一枚折叠得极小的纸条悄然滑落,仿佛从时光缝隙中挣脱而出,轻轻坠入她的掌心。她低眉展开,纸页泛黄,墨迹沉敛,上面密密写着一串数字与方位代号,笔锋凌厉,隐含杀机。末尾处,赫然画着一个三角符号——尖锐、冷峻,像是无声的誓言,那是玄国死士独有的情报标记,只在生死关头传递,从不轻易示人。

她凝视那符号良久,眸光幽深如井,仿佛穿透了无数暗夜与血雨。忽然间,唇角微微扬起,勾出一抹笑意。

那不是冷笑,亦非讥讽,更无半分轻蔑或怒意,反倒像是春阳破云,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温柔与了然。那是看穿一场精心编排却终究笨拙不堪的把戏后的释然,是智者面对迷局时,心底悄然浮起的从容与轻盈。

她将纸条收入袖中,吹熄烛火。

门外,一匹青篷马车静默地停驻在暮色之中,车身低矮朴素,毫不起眼,仿佛只是寻常人家的代步工具。车旁无人吆喝,亦无随从守候,唯有微风拂过帘布,带来一丝悄然的动静。

忽然,车帘被轻轻掀开一道缝隙,墨刃冷峻的面容从中浮现,目光如刀般扫视四周,确认无人跟踪后,才微微颔首。片刻,她快步走近,衣袂轻扬,身形利落地登上车厢。帘幕随即垂落,遮住了车内的一切。

随着一声轻微的鞭响,车轮缓缓启动,在石板路上碾出细碎而沉稳的声响。马蹄踏地,节奏均匀,载着隐匿的身影,悄然驶入渐深的夜色之中。

百里爵被宫人引至华阳宫偏院歇息。途中经过一处回廊拐角,他忽然停下脚步,望着远处永宁宫的方向。

夜风吹动檐角铜铃,叮当一声。

他伸手探入袖中,紧紧握住一枚玉扣。扣面刻着“风起”二字,边缘已被摩挲得光滑温润。

他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眸底已无笑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