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爹李二黑也一脸狐疑:
“四白,咱家才几十口人,用的着这么大房子么?”
大伯三叔和小叔也是一脸懵逼。原本爷几个各有一摊,要么在军器局造枪,要么在沙河帮着建房。听说自家的房子终于开工,这才一窝蜂赶回来帮忙。
今天刚从田新手里拿到模型,爷几个就都傻眼了。新房子不但房舍众多样式古怪,而且按照上边标示的数据,周长超过二百五十丈!
这哪是房子啊,分明是一座小城了!
李四白面带微笑,不慌不忙道:
“爷爷、爹,别看咱家现在就几十口,那十年百年之后?”
“为子孙后代计,把房子建大点不是应该的?”
李大黑为人本分,最听不得假话。闻言面露狐疑:
“四白,你该不会又唬我们,其实是想给金州建城堡吧?”
李三黑李小黑笃定是这么回事,闻言连声附和:
“四白,想建啥都是你一句话的事,真建城堡我们能不帮忙咋滴?”
“这房子到底是个啥,你就给我们交个底呗!”
李四白哑然失笑:
“爷爷、爹,大伯三叔小叔,我真没骗你们!”
“这就是咱家新房子。不过你们说的也没错,我的确是打算日后再修个堡垒”
众人顿时一脸了然,那表情好像在说,你看果然是这样…
就听李四白接着道:
“不过那是建在山腰和山脚之上,峰顶的上的就是咱们家!”
众人顿时一片哗然。峰顶上的小城就周长二百五十丈了。若是再扩大两重外城,那不是比金州城还大?
李老黑口中啧啧有声:
“啧啧,我就说建个房子,你弄这么大场面干啥…”
李四白嘿嘿一笑:
“筑城兹事体大,诸位长辈切莫外传。暂时只说是咱自家的碉楼…”
众人不明所以。反正确认了自家大碉堡,其他的倒也没人在乎,自是一一点头。
只有李二黑一脸郁闷,嘴里嘟囔着:
“搞这么大的堡子,得花多少银子啊…”
奈何他一个人势单力孤。老爹和几兄弟,如今都开心的飞起。
这么大的一座堡垒,别说他们全家了,日后子孙后代,都不用为住的地方发愁了。
确认了是给自己家干活,众人的积极性暴涨。李四白借机召集众工匠,开了个现场会议,详细阐明施工要求。
那位说他一做模型的懂个屁啊?
李四白对建筑确实一知半解,但不耽误他提出种种要求。比如要挖几个地窖,要打几口井。
有些东西是由现场地质决定,模型上是无法准确体现的。只要李四白提出来,自会有懂行的替他实现。
总算他运气不错。工匠们勘察之后,很快在山上打出三个水眼,免去了下山运水的麻烦。
李四白也松了口气,大砬子山虽然背靠李家河,但若是砖厂失守,山上无井就完蛋了。
如今找到水源,他就不必死守砖厂,而是可以梯次布置多重防线。
当然那是最极端设想。正常来说敌人必是从东而来,不先攻下大砬子山堡垒,连砖厂的大烟囱都看不到。
说回正题,山上八百多屯军,加上陈家百十人,足有近千人同时施工。
说是盖房子,实际这是一座不不折不扣的小城。工程量在这个时代是天文数字,进度怎么都快不起来。
所用材料则以白石、红砖为主。红砖自不用说,砖厂直运而来,需要什么特别规格,开模烧制即可。
白石精选的致密石灰岩,全是从山体中挖出来的,正是筑城的精品建材。
只有粘合材料比较麻烦。李四白本想用石灰砂浆和三合土。没曾想有个匠人,发现砖厂地面的红砖粉末,和洒落的石灰粉混合后,在大雨过后凝固变硬,竟比三合土还坚固数倍。便献上此方,换了二百两奖金。
意外得了土水泥,李四白自是喜出望外。只是红砖磨粉可不容易,进度更加慢了几分。
李四白躲在金州埋头发展,外界却是惊涛骇浪巨变连连。
朱由校登上帝位没多久,东林党借拥立之功,占据了新内阁几乎所有位置。
内阁首辅叶向高、吏部尚书**星,左都御史高攀龙。再加上科道言官杨涟左光斗,朝野重臣都是颇有清名的“忠臣”!
东林党人沾沾自喜,自诩众正盈朝!
一扫万历朝缺官乱相,乃至于矫枉过正,由缺官变成缺官帽子!
僧多粥少怎么办?自然是安插同党排除异己。
齐、楚、浙、宣籍贯官员,自不在“众正”之列,一时间无数官员沦为“邪党”!
这股“邪不胜正”的妖风,很快吹出朝堂来到辽东。
朱由校登基数日,擢河南右参政袁应泰为右佥都御史,取代周永春巡抚辽东。
又数日,东林党旗下御史接连上书,弹劾辽东经略熊廷弼“无谋者八,欺君者三”。
泰昌元年九月二十一日,熊廷弼被革职,回原籍待勘。袁应泰巡抚屁股还没坐热,便直升辽东经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