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宁城内十字大街,车队一分为二。载着人货的车穿城而过,李四白则带着几辆空车,前往经历司衙门。
再次面见郑术及后,一番讨价还价,老郑答应给他硫磺、硝石、口碱各一车。
硫磺硝石倒还罢了,这一车口碱足够生产几十万斤精盐。不但量大,且价格远比市面便宜。
打通了这条渠道,以后精盐产量起码翻一倍。李四白已经在琢磨,能不能从其他卫所也买一些出来。
辞别了郑术及,李四白让家丁去仓库提货,自己则策马独行,赶去马市街附近二花家里。
孙家客厅中,李二花泪眼婆娑:
“四白,咱家真要搬去金州?”
二花虽早听说此事,却一直认为只是说说而已。今天李四白前来拜访,她才恍然父母已经上路了。
李四白哑然一笑:
“早和你们说了,辽南是个好地方!”
“如今我把家都搬去了,你和姐夫还不信么?”
孙虎二闻言红了脸:
“我怎么会不信四白你,只是父母老迈,不良于行啊…”
李四白一听就明白了。他也不多做逼迫,闲聊两句便起身告辞。
二花夫妻送到院外,李四白抱拳拱手请二人留步:
“广宁乃辽东重镇,迟早是朝廷与鞑子的战场”
“若有一日辽阳陷落,二姐姐夫可来金州寻我…”
二花早忍不住泪撒当场,孙虎二眼中却露出狐疑之色。
辽阳城墙内嵌铁板,号称铁打的城池,在辽人心里是永远不会陷落的堡垒。小舅子的话,未免有些危言耸听。
李四白也不多说,道声珍重翻身上马。菊花青四蹄翻飞,一溜烟往南门去了。
出城不到二十里,李四白便追上车队,混入队伍按辔徐行。
此时路上大雪未消,车上老老小小受不得颠簸,更加的走不快。
一路晃晃悠悠,到金州城时已是八日之后。
李府大院外,李老黑颤颤巍巍的走下马车,看着眼前三进大院,口中啧啧有声:
“四白,这就是你的新家?”
“租的!”
李四白忙里偷闲答应一句。他扶完爷爷奶奶,又去扶老爹。包括几个叔伯都被颠的平地打晃。
只有张氏母女抱着小金明,乘的是李四白那辆定制车,能稍微好过些。
门内家丁听到动静,打开大门出来迎接。将车马牵到院内开始卸货。
李府院子虽大,也住不下这许多人。好在长安和小海过年没回去。已经提前租了房子,三叔和小叔两家先搬出去住。
五花六花要住在盐场,剩下的的房间就足够使用了。
长辈们休息一晚,李四白次日便领着爷爷老爹,还有叔伯们骑马出城,到城西南十余里外。
停在一堵横亘南北的土墙面前。
几个叔伯啧啧称奇:
“四白,这是朝廷修的长城么?”
“长是够长,就是矮了点!”
眼前虽说是墙,然而高不过半丈,夯土结构无棱无角,要不是长度足够还以为是条土垄。
李四白欣然点头:
“这是六百多年前,辽国为阻断大宋与女真人联系,专门建造的镇东海口长城!”
说着马鞭往斜前一指:
“你们看,那就是哈斯罕关城!”
众人转头看去,这才发现土墙中间,还夹着四四方方一道关城。
只不过城墙只余丈许,城砖又多有剥落遗失,露出里大片的夯土,和土墙浑然一色,众人这才没注意到。
“呦!还真是座关城!”
“走,过去看看!”
众人策马靠前,发觉关城早已湮灭损毁,如今除了一个夯土台,就只剩一些破碎砖石。
李老黑咂摸咂摸嘴:
“四白,你把们领到这,不会是看这玩意吧?”
李四白嘿嘿一笑:
“一堵破墙有啥好看,不过在往前三四里,就是咱家盐场的所在”
“我准备在这附近找个地方,建起咱家的新房!”
众人闻言都是一愣,李二黑一脸费解的挠挠头:
“四白,咱不住城里啊?”
李四白哑然一笑:
“城里有啥好?”
“咱们现在的院子虽然有三进,还没咱杜家屯老家一进大!”
说起院子大小,众人顿时生出同感,纷纷开始吐槽城里的房子。
李老黑点点头道:
“这倒没错,看你二姐在广宁的院子,比个鸽子笼差不多”
“要想住的宽敞,还是得自己盖房子…”
几个叔伯反应过来,一哄声出言赞同:
“对对对!”
“就听四白的,咱们一家子工匠,盖房子不比花钱买强?”
李二黑听的眼皮直跳,心说住城里你们自己花钱,盖房子那不都得我儿掏腰包?
可惜这事是李四白主张,他心疼也没用。只能随着众人穿过土墙豁口,往南关岭自家盐场去了。
众人看过盐场之后,便在周围林野间穿梭,寻找合适的建房地点。
李老黑曾亲手建起老宅,对于选址自是有一套心德。很快就看中哈斯关和南关岭之间一块小平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