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特种兵重生古代,开局五个拖油瓶 > 第270章 军工大跨越

回到沙棘堡,萧战屁股还没在都督府的椅子上坐热,连口水都没来得及喝顺,处理好“钉子堡”的紧急善后和抚恤事宜,赵疤脸就顶着一对堪比食铁兽的黑眼圈,像块甩不掉的狗皮膏药,或者说像讨债的冤魂,再次黏了上来,开始了他的“哭穷”表演,这次还带上了肢体语言。

“国公爷!我亲爱的国公爷啊!您可要为我们‘钉子堡’上下做主啊!”赵疤脸几乎要声泪俱下,试图去扯萧战的袖子(被萧战一脸嫌弃地灵活躲开),他挥舞着缠着绷带的手臂,唾沫横飞,“您是没亲眼看见啊!咱们堡里那点存货,根本不够那帮戎狗塞牙缝的!燧发枪是好,打得准,声音也他娘的比‘手喷子’好听,跟放鞭炮似的,可他娘的数量太少啦!就那么几十支,宝贝得跟眼珠子似的,轮着放几轮就哑火了!弹药更是抠抠搜搜,兄弟们放枪都得数着手指头,心里默算,生怕打多了下次没得用,比逛窑子算钱还仔细!这哪是打仗?这他娘的是憋屈啊!是戴着镣铐跳舞啊!您可得给咱们多批点!越多越好!最好人手一支,弹药管够,让兄弟们也能阔气一回,体验一下拿铅弹当石子儿扔的败家感觉!”

萧战被他吵得脑仁嗡嗡直响,感觉太阳穴都在突突跳动,没好气地又是一脚虚踹过去:“滚蛋!老子耳朵都快被你磨出茧子了,起痦子了!知道了知道了!这就给你想办法!赶紧滚去整训你的兵,清点伤亡,安抚军属!别跟个深闺怨妇似的,天天在老子这儿念经!”

连轰带赶地打发走了化身祥林嫂的赵疤脸,萧战揉着发胀的太阳穴,连官服都没换,直接杀向了终日炉火不熄、叮当作响、如同沙棘堡心脏般的军工工坊区。找到正光着膀子、对着一个刚锻造出来、还冒着热气、需要精细打磨的枪管胚子较劲的二哥萧火时,他浑身油污和汗水,脸上还带着被火星烫出来的红点。

“二哥!先别鼓捣那根铁管子了!”萧战把他拉到相对安静点的角落,顺手递过去一个水囊,“我问你,现在咱们造一支燧发枪,还是跟以前打造宝刀宝剑一样,一个老师傅带着俩徒弟,从头到尾,吭哧吭哧打磨、调试、组装,搞上好几天甚至半个月,全靠经验和手感吗?”

萧火接过水囊猛灌了几口,用脏兮兮的、结满老茧的手背擦了擦嘴,憨厚地点点头,语气带着匠人固有的执着:“是啊,老四。规矩不都这样嘛,慢工出细活,欲速则不达。一把好枪,就跟一匹好马一样,得用心血去喂,得熟悉它的每一个毛孔,这里面是有魂儿的……”

“不行!太慢了!等你们慢慢‘喂’出魂儿来,前线的兄弟尸体都他娘的硬了!”萧战把头摇得像狂风中的拨浪鼓,语气斩钉截铁,“得改!必须改!咱们得换个更快、更狠的法子!”

他不由分说,拿起地上一根木炭,就在旁边一块相对平整的石板上比划起来:“你看,咱们把造一支完整燧发枪的这个复杂活儿,像切猪肉一样,给它大卸八块,拆开来干!比如,专门设一个车间,里面全是膀大腰圆的,就负责按照统一尺寸,哐哐哐锻造和进行枪管的初步打磨;再设一个车间,全是手艺好的木匠,就负责按照标准图纸,制作一模一样的枪托;另一个车间,找些心细手巧的,专门负责打造那些精细的击发装置,什么燧石夹、弹簧、扳机、照门准星……最后,再找一批手脚麻利、脑子不笨的年轻人,啥也不用懂,就专门负责把所有这些做好的零件,像搭积木一样,按照图纸组装起来,变成一支支完整的、能打响的枪!”

萧火听得目瞪口呆,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他自己的拳头,半晌才结结巴巴地说:“这……这拆开来?各干各的?那……那不懂枪结构原理的人,岂不是也能上手了?这……这能行吗?造出来的家伙,能可靠吗?不会打着打着散架了吧?或者炸了膛?”

情节一:流水线的强行推行与老师傅的“灵魂拷问”

“要的就是不懂枪的人也能快速上手!这叫‘标准化流水线生产’!是工业化……呃,是咱们沙棘堡特色的高效造枪法!”萧战语气不容置疑,带着上位者的决断,“每个人只负责一个最简单的步骤,反复干,干到吐,干到闭着眼睛、梦游都能干好!这样速度就上来了!效率倍增!而且,关键是所有零件都按照老子提供的、精确到毫厘的统一标准尺寸做,坏了哪个零件,直接去库房拿个新的换上就行,方便快捷!比你一个老师傅呕心沥血半年磨一支‘传世珍品’,结果战场上被流矢碰坏了某个小零件就得整枪报废,实用多了!”

说干就干!萧战根本不给工坊老师傅们开会讨论、消化吸收的时间,直接以国公府最高命令的形式,强行推行流水线改革。他甚至亲自画了简单的车间布局图和零件流转示意图。

阻力果然巨大,如同预想中一样。以几位德高望重、技术顶尖的老工匠为首,纷纷表示无法理解和接受,认为这简直是胡闹,是对他们毕生所学和工匠精神的侮辱。

一位姓胡的、头发花白、但眼神依旧锐利的老工匠,颤巍巍地举着自己刚刚手工打磨好的、内壁光滑如镜、甚至可以照出人影的枪管胚子,痛心疾首地对萧战说,声音都在发抖:“国公爷!这……这造枪,是手艺,是老匠人才做得了的精细活儿!是……是有魂儿的啊!您这么一拆,每个人只做一个零件,不通全局,不解其意,这枪……它就没魂儿了!就跟那冰冷的、没有生命的铁疙瘩、木棍子有什么区别?它还能指哪打哪,保佑咱们的娃子们平安吗?”

萧战看着这位眼神浑浊却充满执拗的老师傅,知道他技术顶尖,是工坊的定海神针,也是旧式工匠的典型代表。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急躁,语气稍微缓和,但依旧坚定如铁:“胡师傅,我敬重您的手艺,佩服您这精益求精的精神。但您告诉我,是您手里这支有‘魂儿’、完美无瑕的枪重要,还是前线成百上千、等着用枪保命、等着弹药杀敌的兄弟重要?赵疤脸在‘钉子堡’差点因为弹药不足、枪械不够而全军覆没,几百兄弟血染城墙,您希望看到更多这样的场景吗?您希望咱们的兵,拿着您做的传世宝枪,却因为数量太少,被敌人淹没吗?”

他环视周围那些面露不服、或沉默不语的老工匠,声音提高,如同重锤敲打在每个人的心坎上:“我要的不是摆在库房里让人欣赏、吹嘘的艺术品!我要的是能快速、大量生产,成本低廉,可靠耐用,能第一时间送到士兵手里杀敌保命的武器!是能量产的优势!产量上不去,质量再好,前线的弟兄就得用血肉之躯去填敌人的刀锋!你们忍心吗?!你们造枪的初衷,难道不是为了保护更多人吗?!”

这话如同醍醐灌顶,又如同冰水浇头,狠狠敲在每个人的心上。胡师傅张了张嘴,看着手中那根倾注了心血、光可鉴人的枪管,又想起听闻的“钉子堡”惨状和那些年轻士兵的面孔,最终颓然放下了手臂,老眼更加浑浊,喃喃道,仿佛在问自己,又像是在问萧战:“可是……这魂儿……这手艺的魂儿,就这么丢了吗……”

萧战走上前,用力拍了拍他略显佝偻的肩膀,语气放缓:“胡师傅,手艺的‘魂’没丢,只是换了一种更宏大的方式在传承。您可以把您打磨枪管的绝活,那些最关键的经验和技巧,总结出来,简化成几个普通人也能掌握的、标准化的关键步骤和检验标准,然后教给十个、一百个、甚至一千个人!让更多的人,能在更短的时间内,造出足够多、质量足够好的枪管,武装起更多的军队,保护更多的百姓和国土!这难道不是更大的功德吗?这不比您一个人守着‘魂儿’更有意义?”

在萧战的强力推动、耐心说服(以及部分老师傅的默许或被迫接受)下,这套被视为“离经叛道”的流水线生产改革,硬生生地在沙棘堡军工工坊铺开了。而效果,几乎是立竿见影,让所有质疑者都瞠目结舌!

许多原本只能在工坊里打杂、递工具、看炉火,对着复杂无比的整枪图纸两眼一抹黑、充满敬畏和自卑的新手学徒,突然发现自己有明确、具体、而且很容易上手的活计干了!而且干好了,同样很有成就感!

一个叫栓子的小学徒,年纪不过十五六岁,以前只能给师傅端茶倒水、打扫卫生,被分到了新设立的“击锤打磨”岗位。他的工作就是用几种不同规格的磨石和夹具,将锻造车间送来的、粗糙的击锤钢坯毛坯,严格按照墙上挂着的标准样品和尺寸图,打磨成规定的形状、角度和光滑度。这活儿没什么高深的技术含量,就是极其枯燥的重复、重复、再重复。

第一天高强度工作下来,栓子揉着发酸的手腕,看着自己面前工作台上堆起来的、足足二十多个几乎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合格击锤,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兴奋地、几乎是连滚带爬地跑到他师傅(一位负责整体组装、调试和最终检验的老师傅)面前,激动地语无伦次,脸涨得通红:“师傅!师傅!您快看!我今天!就今天一天!一个人就磨了二十多个击锤!都合格!比以前我在工坊里干一个月的零碎活加起来都多!我……我这也算是……算是正儿八经地造枪了吧?我也是造枪的人了?”

他师傅看着那堆规格统一、毫无个性的零件,又看看徒弟那张因为巨大成就感和归属感而容光焕发的年轻脸庞,回想起自己当年学艺的艰辛和缓慢,原本心里的那点别扭、那点对“手艺”被亵渎的不满,忽然间释然了不少。他重重地叹了口气,脸上露出一丝复杂难言,却又带着些许欣慰的笑容,伸手揉了揉栓子的脑袋:“算!怎么不算?傻小子!国公爷这法子……是有点邪性,是不怎么讲究……但真他娘的……快啊!真他娘的快!”他仿佛看到,无数个像“栓子”这样的年轻人,正在用这种看似“笨拙”、“没有灵魂”的办法,汇聚成一股汹涌澎湃、无法阻挡的武器生产洪流。

在萧火的总体协调和刘铁锤、周师傅等几位技术大拿的全力配合(某种程度上也是被逼无奈)下,燧发枪的零件标准化生产线以惊人的速度建立并初步运转起来。划分明确的枪管锻造车间、枪托木工车间、击发机构精密加工车间、最后的流水总装车间……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如同一条开始加速的河流。原本依靠老师傅手工慢磨,一个月都难产出十支合格燧发枪的工坊,现在的日产量开始稳步提升,从最初的一天一两支,迅速向着一天五六支、甚至冲击一天十支以上的目标迈进!这效率的提升,是颠覆性的!

刘铁锤站在变得愈发嘈杂、却秩序井然的工坊里,看着流水线上源源不断输送过来的、规格统一的合格零件,和在总装工位上手脚麻利、按照图纸进行“傻瓜式”组装的工人们(其中很多是像栓子那样的新手),心中感慨万千,五味杂陈。他对着身边同样神情复杂的周师傅叹道,声音带着一丝沙哑:“老周啊,说实话,刚开始国公爷搞这套,我这心里也堵得慌,觉得咱们这手艺不值钱了。但现在看……以前咱们总觉得,手艺就得捂着,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一门手艺吃一辈子。现在看,国公爷这法子,才是真正把咱们这点压箱底的本事,像撒种子一样,撒出去了啊!这饭锅,是真他娘的变大了!能养活更多人了!”

周师傅深有同感地点点头,脸上的皱纹都仿佛舒展了一些,但随即又习惯性地皱起了眉头,露出了新的担忧:“锅是大了,闻着也香了,可老刘,你没发现吗?咱们库房里之前囤积的那些精铁、上好的木料、还有打造弹簧用的那种特殊钢丝,消耗速度比以前快了何止三五倍?简直跟喝水似的!照眼下这个势头,机器不停,人马不歇地干下去,怕是……怕是撑不了两三个月就得见底了啊……”

刘铁锤闻言一愣,脸上的感慨瞬间被凝重取代,他也猛地意识到了这个被高产喜悦掩盖下的严峻问题,猛地一拍大腿:“哎呀!光顾着高兴产量飙升了!把这最要命的原材料给忘了!是啊……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足够的精铁木材,咱们这流水线流得再快,也得变成死水啊!看来又得去催催国公爷,让他赶紧想办法,要么找新矿,要么让商队加大采购力度了……这事,刻不容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