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快穿之我只想超脱啊 > 第177章 名动京华

快穿之我只想超脱啊 第177章 名动京华

作者:柒乐半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04:40:04

6-25

靖安侯府寿宴上的那一幕,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至整个京城的上流社交圈。

“永昌伯府那个寻回《千峰寂雪图》的庶子”成了不少人茶余饭后的谈资。传闻几经辗转,愈发添上了几分传奇色彩。有说他天资聪颖,过目不忘,于故纸堆中慧眼识珠;有说他气运加身,偶得古砚,方引出名画踪迹;更有人将他描绘成沉静如水、宠辱不惊的翩翩少年君子。

这些传闻飘进永昌伯府,听在不同人耳中,滋味自是不同。

王氏自然是春风得意。苏喆的出色表现,不仅圆满解决了寿礼难题,更在姻亲靖安侯府乃至京城勋贵面前,为永昌伯府大大长了脸。连带着她这个嫡母,也得了“治家有方”、“教子有术”的美名。她对听竹轩的赏赐愈发丰厚,甚至主动提出,若苏喆在学问上有什么疑难,可去请教她娘家一位致仕的翰林学士。

而苏明远,则如同被架在火上烤。他走到哪里,似乎都能感觉到旁人若有若无的打量和窃窃私语,仿佛都在拿他与那个骤然崛起的庶弟比较。往日里围着他转的那些狐朋狗友,虽表面依旧奉承,但眼神中的微妙变化却逃不过他的眼睛。他甚至隐约听到有人私下议论,说永昌伯府的庶子都比某些嫡子强得多。

这口气,他如何能咽下?嫉恨如同毒蛇,啃噬着他的心。他砸碎了锦绣院里所有能砸的东西,将满腔怒火都倾泻在下人身上。

“苏喆!我定要你好看!”他双目赤红,如同一头困兽,在房中来回踱步,脑中闪过无数恶毒的念头。直接打杀?风险太大,母亲和祖母那里无法交代。栽赃陷害?需得寻个万全的时机……

就在苏明远暗中酝酿着更猛烈风暴的同时,这些传闻也带来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变化。

首先是在家学中。宋先生对苏喆越发看重,时常将他留下单独指点,甚至将自己的一些读书笔记借予他参阅。一些原本对苏喆持观望或轻视态度的同窗,尤其是那些旁支子弟和门客之子,态度也明显热络了许多,偶尔会主动与他探讨学问。毕竟,一个得了靖安侯府老太君青眼、名声在外的同窗,其潜在价值不容小觑。

甚至连那位平日里只专注于自己课业的四少爷苏明德,也在一次放学后,难得地主动与苏喆同行了一段路,虽未多言,但那眼神中的复杂,已非往日的单纯疏离。

其次,便是来自府外的关注。开始有一些不甚起眼的拜帖或请柬送到听竹轩,多是些文会、诗社的邀请,发起者多半是些与永昌伯府有旧,或是想借此与那位“慧眼识画”的七少爷攀些交情的低阶官员或清流文人子弟。

对于这些,苏喆表现得极为谨慎。他深知自己根基尚浅,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他婉拒了大部分的邀约,只择了一两个看似纯粹、背景相对简单的文人小集,准备在合适的时机前去见识一番,借此拓宽眼界,建立自己的人脉网络,但又绝不张扬。

这日午后,他正在书房临摹宋先生给的一幅前朝字帖,迎夏进来禀报,说是门房传来消息,有客来访,指名要见七少爷。

苏喆微微蹙眉,他在京中并无熟识之人。“可知来者何人?”

迎夏回道:“听门房说,是一位姓卫的公子,自称来自江宁,说是……为了感谢少爷当日对卫家的照拂之恩。”

江宁?卫家?

苏喆心中一动。是了,赵显在江宁寻画时,曾高价买下卫家老宅的剩余古玩和那卷手札,算是给了濒临绝境的卫家一线生机。没想到卫家竟有人找上门来。

他略一沉吟,吩咐道:“请他去前院花厅稍候,我稍后便到。”

他整理了一下衣冠,并未急着前去,而是先通过观墨,向门房仔细询问了来人的年纪、衣着、气度等细节。得知对方是个十七八岁的年轻书生,衣着朴素但整洁,举止有礼,不似奸猾之徒,心中稍定。

来到花厅,只见一个面容清癯、身形单薄的青衫少年正局促地站在那里,见到苏喆进来,连忙上前一步,躬身长揖到底:“江宁卫弘,拜见七少爷!多谢七少爷当日高义,救我卫家于水火!”

他语气激动,带着真挚的感激。

苏喆虚扶一下:“卫公子不必多礼,请坐。当日之事,亦是各取所需,谈不上恩情。”

卫弘却坚持道:“对少爷而言或许是举手之劳,但对我卫家,却是雪中送炭!若非少爷派人寻访,家父临终前珍藏的手札亦无法重见天日,我卫家更是难以度过难关。此恩此德,卫弘没齿难忘!”说着,他从怀中取出一个扁平的木匣,双手奉上,“此乃家父生前最珍爱的一方古墨,虽非名品,却是祖上传下,聊表心意,万望少爷收下。”

苏喆看他神情恳切,不似作伪,便示意迎夏接过木匣。他并未立刻打开,而是与卫弘交谈起来。

一番交谈下来,苏喆得知卫弘是卫家仅存的嫡系子弟,家中败落后,他变卖了剩余家产,带着老仆来到京城,准备参加下一科的乡试,以期重振家门。他今日前来,一是感谢,二也是想看看,能否在京城寻个落脚之处或谋个馆席暂且安身。

苏喆看着眼前这个虽处境艰难却依旧不失风骨、努力求存的少年,仿佛看到了某些世界中的自己。他心中微动。

“卫公子既有志于科举,眼下可有着落?”苏喆问道。

卫弘脸上露出一丝窘迫:“暂……暂住在城南一家小客栈中,尚在寻访机会。”

苏喆沉吟片刻。他如今虽有些名声,但身边并无真正可信可用之人。这卫弘知根底(至少表面如此),有才学(能来赴考),且受了自己恩惠,若能施恩结下,或可成为一个助力。而且,资助寒门学子,传出去也是一桩美谈。

“我城外有一处小田庄,虽不宽敞,倒也清静。庄内还有几间空房,卫公子若不嫌弃,可暂居那里温书,也省了客栈的花销。”苏喆缓缓道。

卫弘闻言,先是一愣,随即大喜过望,起身就要再拜:“少爷大恩!卫弘……卫弘……”

“不必多礼。”苏喆阻止了他,“只是提供个方便罢了。望卫公子潜心向学,来日金榜题名,不负今日之苦。”

送走千恩万谢的卫弘,苏喆看着那方古墨,若有所思。

名声,已经开始带来实质性的资源和人际网络。他需要更加谨慎,也要更加善于利用这些资源。

然而,他并未放松警惕。苏明远那边的沉寂,更像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他回到书案前,铺开纸张。

名声是护身符,也是催命符。唯有自身拥有足够的力量,才能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他提起笔,蘸饱了墨。

科举之路,或许,是该正式提上日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