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我的饭馆通北宋 > 第238章 吴记川饭又来了新员工

我的饭馆通北宋 第238章 吴记川饭又来了新员工

作者:庄申晨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30 05:53:18

第238章 吴记川饭又来了新员工

“多谢师父!”

谢清欢立刻洗净了手,走向店堂,目光瞬间被堆放在过道里的那几个敞开的木色大箱子所吸引,箱子表面印有红色的图案和字样:省好快多,东京在买……

不对不对,仙家文字应该从左往右看,所以是……

原来是在白玉京以东买的,竟有这许多!

她扭头看向师父:“这些都是给弟子的?”

吴铭微微颔首:“几床被褥罢了,眼下天渐凉了,这个最实在。”

夜里确实有点凉,谢清欢平日里无甚销,这两个多月的工钱基本都攒了下来,本打算旬休日去市集里走一遭,添置些御寒之物……师父一直记着我哩!

她喜不自禁,同时暗暗自责:她此前竟然觉得师父偏心双双姐,现下看来,分明是偏心自己才对!

既愧疚又感动,再次道谢不迭。

“行了,赶紧搬到卧房里去吧,我教你怎么用。”

两人将大箱小箱搬进卧房。

谢清欢生在富贵人家,吃穿用度远非寻常百姓可比,但凡俗之物再精致,也万万不能和仙家宝物相比。

何况仙家所用被褥显然和凡间不同,比如那个圆筒状的包裹在透明薄膜里的东西,她前所未见。

“这**垫。”

吴铭拆开真空包装,将卷起来的床垫铺开,卧房里的床和现在的单人床相近,大小正合适。

除了床垫,还有秋冬两季的四件套、被芯、枕头等,并非什么高档货,但放在一千年前,别的不说,光是现代的就已胜过太多。

两宋的织物仍是丝和麻的天下,只在闽广一带少量种植,直至宋末元初之际,植才普遍传入长江流域,进而传入中原地区。

到了明朝,纺织业才在民间普及开来,印染、刺绣、镶嵌等工艺也日渐纯熟,织品的适用范围及使用阶层随之扩大,终成为人们日常生活衣被的重要来源。

谢清欢在师父的指点下铺上床单,套上柔软的被芯。

月白色的床单和被套不知是用何种面料制成,细腻平滑,表面点缀着样图案,针脚之细密,印染之精美,世间绝无!

这等手艺,莫不是出自织女之手……

“把枕头也套上吧,一硬一软,看你更习惯哪个。”

唐宋时期,以瓷枕为代表的硬质枕头最为盛行,“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夏日枕瓷,尤其凉爽。

除了夏夜消暑,瓷枕因其质地过硬,睡起来不够舒适,还可限制人在睡眠中姿势变动的频次,有助于仕女固定高大蓬松的发髻,省得每天梳理,耗时耗力。

正所谓:头可断,发型不可乱。

不过瓷枕是富贵人家的枕具,寻常百姓多枕竹木,小谢现在用的便是个木枕头。

本朝也有软枕,叫作“绣枕”,也称“金缕枕”,是一种丝织枕,但并不流行,直到明朝瓷枕逐渐走向衰落以后,硬质枕才逐渐被丝织软枕所取代。

刚把被芯套上,套个枕头自是不在话下。

谢清欢麻利地将枕芯塞入枕套,拉上拉链。

两个枕头,皆非东京市集上常见的瓷枕或木枕,硬枕虽硬,却并无硌人之感;软枕更是形态饱满,轻轻一按便深陷下去,一收手便回弹起来,恢复原状,柔软得不可思议。

谢清欢看着焕然一新的床铺,恨不得立刻躺下来感受一二,定然松软温暖已极!

吴铭嘱咐道:“那还有一床更厚的被芯,你自己根据冷热增添,缺什么尽管告诉我。”

“清欢谨记,谢谢师父!”

谢清欢只觉鼻头发酸,声音也微微发颤,师父大恩,真真无以为报!

吴铭并未放在心上,见此间事了,便招呼她回厨房接着备料。

……

饭点一到,食客陆续登门,进店后无不朝李二郎投去惊异的目光。

熟客直接就问了:“新来的服务员?”

吴建军笑道:“小李,来店里帮几天忙。”

父子俩早已商量好说辞,李二郎目前只是培训,并未正式成为川味饭馆的服务员,等吴记川饭翻修完成,他就得回那边跑堂。

李二郎格外紧张,天上的食客不仅身着奇装异服,发型也各异,一进店便拿眼睛扫视他,仿佛要将他看穿。

更可怕的当属那桌难辨男女的客人,头发绿绿的,瞳色也五彩斑斓,倒像是地府来客,委实骇人!

李二郎能感受到那桌客人的灼灼目光,他只埋首垂眸,断不敢与之对视。

那桌coser正细细端详小李的妆造,但见他身着饭馆统一的古风制服,头顶束髻,以布巾包裹,鬓角一丝不乱,没有假发套的僵硬感,大概率是真发!

更令人肃然起敬的是,这哥们举手投足间竟有种古代小二的韵味。真,扮演得太真了!这才是高手!

培训第一天,吴建军没让李二郎招呼客人,只让他多看多学,负责上菜、收碗、抹桌子等杂活。

忙起来后,李二郎便无暇顾及其他,抛却杂念,专注于手里的活计,不敢做错事,恐惊天上人。

眨眼间,店里便已座无虚席。

大家都是赶在饭点来的,川味饭馆没有扫码点单,只能由吴建军挨桌点菜,每点完一桌就把菜单交给李二郎,送至后厨。

徐川和他的老友们今天并未缺席,也和其他客人一样,目光在新来的服务员身上逡巡。

“老徐,你看那个小李。”老张朝正给邻桌上水的李二郎努努嘴,“穿着打扮就不说了,可这端茶倒水竟也恭敬有礼,不像是普通的服务员啊?”

老贾闻言立刻接话:“可不是!瞧他的动作,太自然了,这得培训多长时间,才能做到这种程度?”

别人只能看妆造,他四人却能看出门道。

模仿古人的穿着打扮并不难,难的是仿出神韵,现在许多餐厅打着传统文化的旗号搞擦边,简直有辱斯文。

这个小伙子却不同,细节方面无可挑剔,真就像是从《清明上河图》里走出来的人物!

四个小老头不禁啧啧称奇。

终于轮到自己这桌点菜了。

“徐爷!”

吴建军拿着点菜单走过去。

徐川问:“吴老板,这位小李也是你们培训出来的?我看他穿着打扮、举手投足都讲究得很,不会是请的演员吧?”

吴建军早料到对方会有此一问,笑着摇摇头:“不是演员。我儿子从小就喜欢捣鼓老物件儿,现在不是有什么古风圈嘛?他就在圈里找志同道合的年轻人,说是要营造沉浸式的就餐氛围。”

言语间透着些许对儿子“任性”的无奈——他才是真演员,情绪说来就来,天生演技派。

“年轻人的爱好我是不太懂,但小李人不错,干活也勤快利索,刚来第一天,手还生呢,多多包涵!”

“哦!”

四人恍然大明白。

现在喜欢古风的年轻人确实不少,徐川平时在公园里散步,经常碰到穿汉服摆拍的小姑娘。

当然,那些小姑娘只是图漂亮,说到底仍是外行,这位小李和厨房里的那对师徒才是真正的“骨灰级”爱好者。

比起这个,徐川更关心另一件事:“看来吴老板果然喜好收藏,家里的老物件儿应该不少吧?”

第一次光顾时他就看出来了,吴老板当时没有承认,这很正常,毕竟是初次见面,财不露白嘛。

吴建军淡然道:“谈不上喜欢,只是略懂一二。家里的老物件儿都是祖上传下来的,我们家倒没有刻意收藏过。”

四人始料未及,交换了下眼神,均看见彼此眼底的惊讶。

听吴老板的意思,多半不是一般老物件儿……

徐川正打算追问,吴建军抢先岔开话头问:“今天吃点什么?店里出了一道新菜:蒜泥白肉,要不要来一份尝尝鲜?”

徐川多精的人,一看这情形就知道对方不愿细聊,现在确实也不是细聊的时候。

“来一份。”

进店之前,他看见门外的小黑板上写有今日新菜,蒜泥白肉,48元每份。

这个价格不算便宜,毕竟李庄白肉的蒜泥白肉也才卖48元每份,且不说味道怎么样,至少用餐环境比这里好不少。

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