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的师座林译 > 第261章 无能之辈

我的师座林译 第261章 无能之辈

作者:喜欢风箱果的乐天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24 10:15:00

战局胶着至斯,长沙周边已俨然成为此次会战的必争之地。日寇四个师团与**主力在此重兵集结,每一寸土地的争夺都伴随着惨烈厮杀,空气中弥漫着硝烟与鲜血的味道。

此时,日寇内部战略分歧已然浮现。东瀛陆军总部的核心目标明确,那就是打通铁路线。尽管豫省段铁路损毁严重,但终归仍在己方掌控范围内,而要实现这一战略意图,攻克长沙是唯一的必经之路。

然而,第十一军司令官横山勇对此有着清醒的判断:**的“天炉战法”最擅长将敌军诱入预设战场集中围歼,一旦我部主力在长沙城下聚集,“薛老虎”便能有时间调集各路援军源源不断地投入战场,届时他此前制定的“集中兵力击穿炉底”战术,将彻底沦为毫无意义的空谈。

他随即向上级进言:若想取得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眼下不应死磕长沙,不如以部分兵力牵制正面**,同时集结精锐奇兵迂回至敌后,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这既是东瀛陆军的传统战术,也是其在侵华战争中屡试不爽的手段。

但分歧恰恰在此爆发。冈村司令官的构想是,以迂回战术攻取湘潭,形成对长沙**的合围之势,继而展开主力对决。如此既确保拿下长沙,又能一举击溃**主力,从根本上保障铁路线的安全。

横山勇则坚持己见:与其在长沙城下与**死战消耗,不如将部队主力直接南下。一路攻克湘乡,肃清周边的**零散部队,断绝其增援长沙的可能;另一路直取株洲,再顺势南下进攻衡山,彻底切断**后续援军的北上通道。

如此一来,进可顺势南下拓展战果,退可回师合围长沙城内的守军,战术灵活性远胜前者。

两人的矛盾迅速激化,从战略争辩升级为互相指责,将东瀛陆军内部典型的“下克上”风气暴露无遗。

作为下级的横山勇始终坚信自己的战术更胜一筹:眼下部队伤亡已不算小,难道还要让全军都耗在长沙城下,打一场持续的消耗战吗?

他作为东瀛军中的激进派代表,全力主张南下攻势,并积极推动作战实施。第40师团自宁乡南下,进攻湘乡,与布防在此的第29集团军交火。

这支**隶属于王司令麾下的川军部队,此时已折损近半,实力大减。加之其本就存有保存实力的念头,在顽强抵抗一天后,因伤亡惨重,便迅速后撤,将阵地拱手让予日寇。

与此同时,日寇第34师团与第68师团两个预备师团向长沙外围发起猛攻,迅速突破**防线。在正面强攻长沙城的同时,他们迂回渡过捞刀河,对岳麓山炮兵阵地形成夹击之势。

一时间,长沙城外风声鹤唳,岳麓山地区遭受猛烈攻击。第四军张军长此时清醒意识到:一旦岳麓山失守,长沙必将不保。

他在随后的军事会议上提出:“不守山,则山亡城亡;弃城守山,城亡而山或可存。”

随即下令:第58师留一个团守城,牵制攻城部队;另派一个团即刻渡江,驰援岳麓山;其余部队依次乘船过江,全力确保阵地不失。说的好听,实际他已有弃城撤退之心。

然而,这一部署彻底断送了长沙保卫战。增援方向虽无错误,但不应倾巢而出。除先头团顺利渡江外,后续部队调度混乱,行动被东瀛陆航战机发现。

张军长在仓促之间,并未对渡江行动做出任何具体部署。怎样渡江、孰先孰后,乃至兵员、粮弹、辎重、马匹的调配,船只分配、渡河时间与地点的选择,由谁计划,又由谁组织实施。关乎生死的环节,竟无人深思,一切听之任之,陷入无序的“自然”状态。

收到消息的鬼子趁机展开兵力,摆好阵型对第四军半渡而击,导致渡江部队遭受重创,由于组织无序,部队瞬间陷入混乱。在争渡湘江的过程中,官兵死伤枕藉,仅溺亡者便数以千计,江面为之堵塞。

更可悲的是,那些侥幸渡过湘江的部队,并未按计划上岳麓山增援,而是在失去指挥的恐慌中自行溃散。而留守长沙城内的部队,见大势已去,深知长沙必失,守则无望,退则有责,最终竟选择弃城而去,各自逃命。

此举不仅未能有效增援岳麓山,反而严重削弱了长沙城的守备力量。以至于各部在长沙外围的坚持失去了意义。

张军长既已无心守城,长沙防线随之土崩瓦解。指挥中心匆忙撤离,城池顿时门户大开,沦为不设防之地。

岳麓山阵地孤立无援,又失去统一指挥。当炮兵部队察觉友军早已撤离后,瞬间军心瓦解,官兵们为求活命,竟相夺路而逃。沉重的重装备根本无人顾及,被尽数遗弃于阵地之上。

清晨,当名古屋联队的士兵气喘吁吁地冲上岳麓山顶峰。晨雾弥漫之中,预料中的阻击并未发生,整个阵地寂静得可怕。几名鬼子军官对照地图后,谨慎地派出一个中队进行试探性进攻,才发现阵地上早已空无一人。

一名军官走入南侧的炮兵指挥部,只见屋内电灯尚且亮着,桌上的茶水余温未散。守军撤离之仓促,可见一斑。

而真正不曾离去、被完整“奉送”给日寇的,是第3炮兵旅麾下数十门完好无损的重型火炮,以及堆积如山的炮弹。此次缴获计有:

克虏伯150毫米重炮4门、莱茵105毫米重炮6门、苏制76.2毫米山炮12门、博福斯75毫米山炮12门、特意增援的两个炮营共计美制榴弹炮24门、 20毫米机关炮29门、国产82毫米迫击炮69门。

这支苦心筹建的炮兵旅及其全部弹药,就这样拱手资敌。转眼之间,这些威力巨大的火炮便调转炮口,将炮弹倾泻在仍在顽强抵抗的**阵地上。

喜欢我的师座林译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我的师座林译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