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的师座林译 > 第201章 林译的反攻计划

我的师座林译 第201章 林译的反攻计划

作者:喜欢风箱果的乐天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10 22:39:04

卫司令即刻走上前来,专注地审视作战地图。林译借这个机会将信递给了史迪威将军。将军瞥了一眼,略带狐疑地将信收好,若有所思地走向办公室。

屋里只剩下他和卫司令两人。此时,卫司令的注意力已完全被地图吸引,时而蹙眉,时而抬头,陷入沉思。随后,他拿起地图走向沙盘,高声吩咐道:“来人,按这个布置好。”

他一声令下,几名参谋迅速进场。沙盘布置完毕之后,卫司令上前将旗帜一插,心里已然有数。

“可以打,胜算不小。林师长,你真不简单!”他长叹一声,望向林译,眼中尽是赞赏。

“以三个整编美械师分别进攻仁安羌、彬文那、乐可,足以牵制鬼子绝大部分驻军。再让滇省的部队拖住从暹罗北上的援军,以两个军实施侧翼包抄。关键就在于这个箭头。”

他的手指指向沙盘上一角,“你考虑是梅宇山脉一线的约翰牛部队。你是想让他们从若开邦发起进攻。直插后腰,完成两个钳形攻势,至少吃掉其中一支主力部队对不对?”

卫司令摇了摇头,语气异常沉肃:“但你有没有想过,万一约翰牛又开始老一套,事先说的好好的,到时不愿出兵怎么办?打仗不能太理想化。他们反复无常、言而无信,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更何况,约翰牛本来就不擅长翻山越岭,更不必说丛林作战。”

“我认为可以一试。毕竟黔军正与他们协同驻扎梅宇山脉。”林译随即补充道,“长官或许有所不知,当初缅奸以为小鬼子是来解放他们的,于是拼命协助,结果反而落得被剥削的下场。他们自己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昂山将军在若开邦发动过一场屠杀。如今那里的民众反而更亲近约翰牛。只要他们愿意推进,很容易找到当地向导和劳力。”

卫司令闻言心头一震。林译居然对若开邦局势了解到这个程度?难道这个反攻计划,是他早早布局、步步为营的结果?若真如此,他究竟预先埋下了多少步棋?

事实上,他误会了。林译并没有设想得如此深远。这一切不过是多年后皇家军事学院在一次“马后炮”式复盘中所提出的分析。

既总结了第一次梅宇山脉作战惨败的教训,也剖析了第二次胜利的原因。林译曾有幸参加短期的培训课程,恰巧将这个战例牢记于心罢了。

此时,Stillwell将军也在办公室中展开信笺,仔细审阅林译的建议与分析。他越看越觉得这番谋划全然出于大局考量,并非为一己或一部之利。联系近来种种迹象,他逐渐确信,这一推测极有可能成为现实。

即便缺编,这四个军也足有八万之众,给了他一个新的选择。林译刚刚在地图上画出的那四个箭头,或许真有一战之力。倘若能说动约翰牛一同行动,这场仗,完全有的打!

他没有犹豫,立即召来参谋会议,要求他们再度研判该方案的可行性。一旦确认可行就上报国会。

谁都清楚,在眼下这个关头,凡是愿意主动出击打击日寇的,必将获得最大力度的支持。

与此同时,卫司令在地图前听完林译的分析,终于放下手中的铅笔,扫视了一圈在场参谋,断然下令:“立即起草战术报告,我这就去打电话向上汇报。动作要快,那边电话里未必听得明白。”

他随即转向林译,眼神虽柔和,语气却异常严肃:“你知不知,你这四个箭头一画,多少人得为你奔波?下次再有这样的谋划,能否先请示你的长官?”

林译刚欲解释,卫司令便一摆手打断:“罢了,现在说这些也迟了。这是个好主意,我明白你们年轻人满腔热血。可你也要记住,打仗,终究是政治的延续。别想得太简单了,能打,未必就有好结果。这一次我帮你,下不为例。”

他一路走向办公室,心中反复思忖:这话该怎么说,才更稳妥?多年的行伍经历,反倒磨去了他最初的那份锐气。

能打仗,未必就是好事。太多时候,人总是身不由己。中条山原本守得铁桶一般,为何他刚调离不久,就一败涂地、沦为耻辱?百团大战打得轰轰烈烈、势如破竹,结果却成了被紧盯严防的对象。在咱们这里,真正的得失,往往不在沙场上……

山城方面在接到电话后,一如往常地陷入沉默。先是暂不表态,随即召集会议,听取参谋部分析研判;待所有人到齐,大致掌握局势之后,他才缓缓开口评断。这一过程注定不会短:毕竟牵涉到各部队参战顺序、利益分配等诸多关节。

而在大洋另一端,花旗国的反应却极为高效。一收到消息,立即责令参谋部门开展评估,迅速召开会议,将所有资料整合梳理,供与会者共同讨论。他们很快得出一致结论:这是一个出色的提议。

无论最终胜负如何,此战都必将牵制日寇大量兵力。无论是日寇战败后的反扑、战平后的对峙,还是战胜后的乘势进逼,于花旗而言皆属有利!他们所需要做的,只不过提供武器罢了。

花旗如今正展现出惊人的工业实力。仅仅半年时间,其军工产量便几乎相当于东瀛数年生产的总和。

要知道,光是今年上半年的弹药产量就已高达数十亿发,而东瀛即便是在生产力最强的年份,拼尽全力也不过十亿发左右。

他们最不缺少的,就是武器。因此,Stillwell所提交的装备申请,在他们眼中实在微不足道。只要接收装备的部队真能拿着这些武器去打击鬼子,其它一切都好商量。

华夏方面申请增援一些坦克?不过是小事一桩。即便是改进型的“格兰特·李”坦克,花旗去年也生产了近四千辆!所要的数目,还不到总产量的百分之二。

至于火炮,更是不值一提:申请还不到二百门?那不过是他们一天的产量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