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兵王归回 > 第1375章 雨夜的暖灯

兵王归回 第1375章 雨夜的暖灯

作者:阳光灿烂的时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21 09:31:12

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雨夜的暖灯

一、窗台的绿萝与漏雨的屋檐

傍晚的雨来得急,豆大的雨点砸在窗玻璃上,发出密集的噼啪声。李渊站在客厅的落地窗前,指尖无意识地划过窗台上那盆绿萝——叶片上还挂着水珠,是早上苏瑶浇的水。这盆绿萝是他们搬新家时买的,如今藤蔓已经爬满了半个窗台,像一道绿色的帘子。

“爸,我的恐龙模型呢?”李阳趴在沙发底下,校服裤腿沾了层灰,“早上还在茶几上呢!”

李渊的目光从雨幕中收回,弯腰掀开沙发垫。恐龙模型的尾巴卡在垫缝里,他伸手抽出,顺便把儿子拽起来:“说了多少次,玩具玩完要放回盒子里。”指尖触到李阳后背,能感受到小家伙因为着急而发烫的体温。

“可是下雨了,不能出去玩,只能在家玩模型啊。”李阳噘着嘴,突然指着窗外,“爸,你看!张爷爷家的花盆被风吹倒了!”

李渊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隔壁张爷爷家的阳台栏杆上,一盆月季正摇摇欲坠,雨点打得花瓣簌簌往下掉。张爷爷腿脚不好,儿女又在外地,平时都是李渊帮着照看花草。

“你在家待着,别乱跑。”他抓起门口的伞,转身时被苏瑶拉住。

“穿上雨衣,雨太大了。”苏瑶从玄关的柜子里翻出件军绿色雨衣,是他退伍时带回来的,袖口磨破了边,她用同色系的线补了朵小梅花,“我刚给张爷爷打电话,他说腿脚不便,正着急呢。”

李渊穿上雨衣,指尖蹭过袖口的梅花补丁,心里泛起一阵暖意。他记得苏瑶第一次补衣服时,针脚歪歪扭扭,被他笑话“比战地急救包的包扎还丑”,现在她的手艺,已经能在雨衣上绣出栩栩如生的花了。

二、雨中的月季与檐下的灯

雨幕中的小区像被罩上了层磨砂玻璃。李渊撑着伞走到张爷爷家的阳台下,风裹挟着雨点打在脸上,有点疼——让他想起边境的暴雨夜,他和战友们趴在泥地里潜伏,雨水灌进领口,冷得刺骨。

“小李?真是麻烦你了。”张爷爷的声音从阳台上传来,带着歉意,“这盆月季是我老伴生前种的,养了十年了……”

“您别动,我来。”李渊仰头摆摆手,踩着墙根的矮凳,伸手抓住花盆。花盆里的土被雨水泡得松软,他小心地把花挪到阳台内侧,又用绳子将花盆固定在栏杆上,动作稳得像在拆卸定时炸弹。

“太谢谢你了。”张爷爷递下来条毛巾,“快擦擦,别感冒了。”

李渊接过毛巾,擦了擦脸上的雨水,目光落在张爷爷家客厅的灯上——暖黄色的灯光透过雨幕看过去,像颗温柔的星星。他突然想起苏瑶说的:“每家的灯亮着,就说明日子在好好过着。”

回到家时,李渊的裤腿已经湿透了。苏瑶正站在玄关等他,手里拿着条干毛巾:“快去换衣服,我给你煮了姜汤。”

李阳和李悦凑过来,一个递拖鞋,一个举着干袜子,像两只忙碌的小蜜蜂。“爸爸,你的头发在滴水!”李悦踮着脚,用袖子帮他擦脸,小熊发卡蹭得他下巴有点痒。

换好衣服出来,姜汤的辛辣香气已经弥漫了整个客厅。李渊接过苏瑶递来的碗,喝了一大口,暖流从喉咙一直淌到胃里。

“张爷爷的花没事吧?”苏瑶坐在他身边,帮他揉着肩膀,“刚才看你站在雨里,姿势跟在部队站岗似的。”

李渊笑了:“习惯了。”他看向窗外,雨还在下,但张爷爷家的灯依旧亮着,“花没事,就是掉了几朵花瓣。”

李阳突然跑到阳台,搬起自己的小盆栽:“我要把我的多肉搬到屋里,不能让它们淋雨!”

李悦也跟着跑过去,小心翼翼地抱起她的含羞草:“我的也要搬!”

李渊和苏瑶站在客厅,看着两个孩子踮着脚搬盆栽的样子,相视而笑。雨声、孩子的笑声、姜汤的香气,混在一起,成了这个雨夜最安稳的背景音。

三、厨房的烟火与漏雨的窗台

晚餐的菜单很简单:番茄鸡蛋面。苏瑶在厨房煮面时,李渊发现阳台的窗台有点漏雨,雨水顺着墙根往下淌,浸湿了墙角的地毯。

“我来处理。”他从工具箱里翻出防水胶带,搬了张凳子站在窗台上,动作麻利地把漏雨的缝隙贴好。李阳搬来小板凳,站在旁边给他递胶带,嘴里还念叨着“爸爸像蜘蛛侠”。

“蜘蛛侠不会踩坏妈妈的花。”李悦抱着她的含羞草,站在安全距离外监督,“爸爸,你小心点!”

李渊低头看了眼被自己踩歪的薄荷,笑着说:“回头给妈妈赔一盆新的。”他想起在部队修工事时,老班长总说“干活要细心,不能毛手毛脚”,现在这话,都用来教育孩子了。

苏瑶端着面从厨房出来时,正好看到这一幕:李渊站在窗台上,李阳举着胶带仰着头,李悦抱着花盆当监工,阳台的暖灯照在他们身上,像幅温馨的画。

“面要凉了。”她喊了一声,把碗放在餐桌上,“漏雨的地方处理好了?”

“好了。”李渊跳下来,拍了拍儿子的头,“你儿子给我当助手,比当年的新兵还机灵。”

吃面时,李阳突然说:“爸爸,雨停了能去捉蜗牛吗?张老师说,雨后的蜗牛最好看。”

“明天要是晴天就去。”李渊帮他把面条吹凉,“但不能用手直接摸,蜗牛身上有细菌。”

李悦吸着面条,小嘴巴鼓鼓的:“妈妈,蜗牛有眼睛吗?它能看到我的小熊发卡吗?”

苏瑶笑着摇头:“可能看不到,但它能感受到我们家的灯,知道这里很温暖。”

窗外的雨渐渐小了,雨点打在窗台上,声音变得温柔起来。李渊看着碗里的番茄鸡蛋面,想起在部队的压缩饼干,突然觉得,所谓幸福,就是能安安稳稳地吃一碗热乎面,身边有惦记的人。

四、睡前的故事与灯下的缝补

洗完澡后,李阳抱着恐龙模型,非要让李渊讲“特种兵雨夜执行任务”的故事。李渊坐在床边,看着儿子亮晶晶的眼睛,把故事里的“枪林弹雨”换成了“冒雨救小猫”:“特种兵叔叔在雨夜巡逻时,听到垃圾桶后面有小猫叫,就把它抱回了营地,给它找了个温暖的窝……”

“那小猫后来呢?”李阳追问,小手紧紧抓着模型的尾巴。

“后来啊,小猫长大了,成了营地的巡逻猫,帮叔叔们站岗放哨。”李渊帮他掖好被角,“就像你帮爸爸递胶带一样,都是在帮忙。”

李阳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很快就进入了梦乡,恐龙模型被他抱在怀里,像抱着个重要的秘密。

李渊轻轻带上门,走到李悦的房间。苏瑶正坐在灯下,给女儿缝补白天被勾破的舞蹈服。橘黄色的台灯照在她身上,侧脸的轮廓柔和得像幅水墨画。

“睡了?”他小声问,坐在旁边的椅子上。

“刚哄睡着。”苏瑶举起舞蹈服,袖口处多了朵小小的向日葵,“白天排练时勾到栏杆了,补朵花遮住。”

李渊的目光落在她的手上——指尖沾着点线头,虎口处有块小小的茧子,是常年握手术刀和针线磨出来的。他想起第一次见她时,这双手还很细嫩,现在却因为操持家务、照顾病人,添了不少痕迹。

“我来吧。”他接过针线,笨拙地学着她的样子穿线,“你累了一天了。”

苏瑶没有推辞,靠在椅背上看着他。李渊的手指很粗,捏着细细的绣花针,动作有点滑稽,但缝得很认真,针脚虽然算不上整齐,却很结实。

“没想到你还会这个。”苏瑶笑着说,“在部队学的?”

“嗯。”李渊的声音有点低,“有次演习,战友的衣服破了,我帮他缝的,被笑了好久。”他把最后一针缝好,打了个结,“对付穿还行。”

苏瑶拿起舞蹈服,看着袖口的向日葵,突然凑过去,在他脸颊上亲了一下:“比买的还好看。”

窗外的雨已经停了,月光透过纱窗照进来,落在两人身上,安静又温柔。

五、灯下的絮语与心底的山河

回到卧室,李渊坐在床边,看着苏瑶吹干头发。吹风机的声音嗡嗡作响,他却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像在边境听到的第一声春雷,带着新生的喜悦。

“今天张爷爷说,他女儿下个月要回来探亲。”苏瑶关掉吹风机,梳着头发,“说要请我们吃饭,谢谢你一直帮他照看花草。”

“举手之劳。”李渊递给她一杯温水,“你明天早班,早点睡吧。”

苏瑶却放下水杯,走到窗边,推开一条缝。雨后的空气带着泥土的清新,远处的路灯在湿漉漉的地面上,映出长长的光带。

“你看,”她指着楼下的跑道,“明天要是晴天,阳阳肯定要去跑步。”

李渊走过去,站在她身边。跑道上空无一人,只有积水反射着灯光,像条亮晶晶的带子。他想起白天李阳说“要跑得更快”,突然觉得,所谓传承,就是把自己的坚韧,变成孩子的勇气。

“还记得我们第一次在雨中约会吗?”苏瑶靠在他肩上,“你穿着军装,把伞都往我这边倾斜,自己半边身子都湿透了。”

“记得。”李渊的嘴角扬了扬,“你还说我傻,不知道躲雨。”

“不是傻,是让人安心。”苏瑶抬头看他,眼睛在灯下闪闪发亮,“就像现在这样,不管外面雨多大,只要你在家,我就觉得踏实。”

李渊把她拥进怀里,下巴抵在她的发顶,能闻到淡淡的洗发水香味。他想起老首长说的“守边疆是守大家,守小家也是守大家”,以前不懂,现在终于明白,这两个“家”,从来都是一回事。

他们的家,在这雨夜的暖灯里,在窗台的绿萝里,在厨房的烟火里,在孩子的笑声里,在彼此的眼神里。这些看似平凡的碎片,拼在一起,就是他用半生戎马守护的,最珍贵的山河。

“早点睡吧。”李渊轻轻推开她,帮她掖好被角,“明天还要早起。”

苏瑶点点头,闭上眼睛前,突然说:“李渊,谢谢你回来。”

李渊的喉结动了动,在她额头亲了一下,轻声说:“我一直都在。”

窗外的月光越来越亮,照在卧室的地板上,像片温柔的海。李渊躺在床上,听着身边苏瑶均匀的呼吸声,心里一片安宁。

他想起在边境的无数个夜晚,他也曾这样躺着,听着风吹过帐篷的声音,那时他想的是“什么时候才能结束”,现在他想的是“这样的日子,真好”。

雨停了,月亮出来了,暖灯还亮着。

他守护的山河,就在这里。

六、清晨的阳光与窗台的花

第二天清晨,李渊是被鸟鸣声叫醒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照进来,在地板上投下金色的光斑。身边的苏瑶还在睡,眉头舒展,像个孩子。

他轻手轻脚地起床,走到阳台。昨晚漏雨的窗台已经干了,胶带粘得很结实。李阳的多肉和李悦的含羞草摆在窗台上,叶片上挂着露珠,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张爷爷家的月季也开花了,粉嫩嫩的,迎着朝阳,像在微笑。

李渊拿起喷壶,给绿萝和孩子们的盆栽浇水。指尖的水珠落在叶片上,折射出七彩的光。他想起苏瑶说的“每颗露珠里,都藏着一个小太阳”,现在看来,是真的。

厨房传来轻微的响动,是苏瑶醒了。李渊走进厨房时,她正系着围裙煎蛋,阳光照在她身上,像镀了层金边。

“醒了?”苏瑶回头笑了笑,“阳阳和悦悦还在睡,今天周末,让他们多睡会儿。”

“好。”李渊走到她身边,帮她把煎蛋盛进盘子,“今天天气好,带孩子们去公园放风筝吧?”

“好啊。”苏瑶的眼睛亮了,“我去把相机找出来,拍张全家福。”

阳光越来越暖,照进客厅,照在孩子们熟睡的脸上,照在厨房的煎蛋上,照在窗台的花上。

李渊看着这一切,心里充满了感激。

他回来了,回到了这片他用生命守护的土地,回到了这个他用余生珍惜的家。

这里有他的山河,有他的暖灯,有他的归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