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兵王归回 > 第1369章 冬夜里的炉火,掌心的暖

兵王归回 第1369章 冬夜里的炉火,掌心的暖

作者:阳光灿烂的时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21 09:31:12

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冬夜里的炉火,掌心的暖

一、雪落时的归人

腊月二十三的雪下得又急又密,把市城建集团家属院的玉兰树裹成了白色。李渊站在单元楼门口,拍掉身上的雪,羽绒服口袋里的保温桶硌得肋骨生疼——那是苏瑶早上塞给他的,里面装着红糖姜茶,说今天有寒流。

三楼的窗户亮着暖黄的灯,窗帘上印着两个歪歪扭扭的人影,是李阳和李悦在比谁跳得高。李渊的脚步顿了顿,呵出的白气在眼前散开,像极了当年在边境哨所,他对着铁丝网哈气取暖时的模样。

钥匙插进锁孔的瞬间,门突然从里面拉开。李悦穿着粉色的珊瑚绒睡衣,光着脚踩在脚垫上,小脸蛋冻得通红:“爸爸!你回来啦!”

李渊把她抱起来的瞬间,闻到了她头发上的洗发水味,是苏瑶常买的玉兰香。小家伙的脚丫冰凉,他下意识地把她的脚塞进自己羽绒服里,隔着两层布料,能感受到她脚趾蜷缩的力道。

“哥在做手工,他说要给你个惊喜。”李悦的下巴搁在他肩膀上,说话时的热气蹭得他脖子发痒。

客厅里的暖气片烧得发烫,李阳趴在茶几上,手里拿着剪刀剪纸板,旁边散落着彩色的碎纸。听到动静,他手里的剪刀“咔哒”掉在地上,耳根瞬间红了:“没……没弄好呢。”

李渊放下李悦,走过去捡剪刀。茶几底下藏着个用硬纸板做的模型,塔吊的吊臂歪歪扭扭,塔身贴着李悦画的玉兰花,底座上用歪扭的字写着:“爸爸的工地”。

“塔吊的平衡臂装反了。”李渊坐在孩子旁边,指尖拂过纸板边缘的毛边,“你看,应该这样,左边重右边轻,吊东西才不会晃。”

李阳的手指绞着衣角:“我不会画齿轮。”

“爸爸教你。”李渊从笔筒里抽出支铅笔,在废纸板上画了个圆圈,再用直尺画放射状的线条,“像不像你玩的陀螺?齿轮转起来,吊臂就能动了。”

李悦凑过来,小手指戳着纸板:“我要画个雪人挂在吊臂上!”

苏瑶端着果盘从厨房出来,围裙上沾着面粉。她今天休班,在家蒸了糖包,蒸笼里的热气把眼镜片熏得发白:“先洗手吃饭,糖包在锅里温着,凉了就不好吃了。”

李渊洗手时,看到镜子里的自己——两鬓的头发沾着雪水,结成了小冰晶,眼角的皱纹比去年深了些。他想起上周去参加李阳的家长会,张老师笑着说:“李阳爸爸看着比实际年龄稳重,像座山。”

“在想什么?”苏瑶递过来条毛巾,上面绣着朵玉兰花,是她去年绣的。

“在想,今年的雪比往年大。”李渊擦着脸,毛巾上的香味漫进鼻腔,是苏瑶惯用的护手霜味道,“工地的临时工棚得加固下,别被雪压塌了。”

“明天让王队长多派几个人。”苏瑶的指尖划过他冻得发红的耳朵,“你的老毛病又犯了?耳朵这么烫。”

李渊握住她的手,她的指尖带着面团的温度,暖得他心里发颤:“没事,冻的。”

二、糖包里的牵挂

饭桌上的糖醋排骨冒着热气,李阳和李悦比赛谁啃得干净。李渊看着儿子碗里堆成小山的排骨,突然想起他小时候,自己探亲回家,总把碗里的肉夹给他,那时候他还不会用筷子,吃得满脸都是油。

“慢点吃,没人跟你抢。”苏瑶给李悦夹了块山药,“明天去奶奶家,别忘了给奶奶带她爱吃的芝麻糖。”

“奶奶家的猫生小猫了吗?”李悦嘴里塞满了糖包,说话含糊不清。

“生了三只,一只像你爷爷养的那只狸花猫。”李渊喝了口姜茶,红糖的甜味混着姜的辛辣,从喉咙暖到胃里,“明天让你爷爷教你编猫窝。”

李阳突然放下筷子:“爸爸,工地的塔吊会被雪压坏吗?”

“不会。”李渊给儿子夹了个糖包,“我们给塔吊穿了‘棉袄’,就是你上次看到的绿色防水布。”

苏瑶笑着说:“你爸现在张口闭口都是工地,比当年在部队说战术还上心。”

李渊的耳尖有点热。他确实变了,以前在部队,电话里跟苏瑶说的都是“一切安好”“注意安全”,现在却会絮絮叨叨说“今天混凝土的坍落度刚好”“新换的钢筋比上次的直”。

晚饭后,李渊帮苏瑶收拾碗筷。厨房的窗户结着冰花,他用手指在玻璃上画了个塔吊,塔吊下面画了四个人,手拉手站着。

“明天我早点起,去工地转一圈再去妈家。”李渊的袖子沾了洗洁精的泡沫,“王队长说有段围挡被风吹歪了,我去看看能不能修好。”

“别太累了。”苏瑶的手搭在他后腰,轻轻按了按,“你那腰不能总弯腰。”

李渊握住她的手,贴在自己掌心焐着。她的手每年冬天都冰凉,他转业后买了个暖手宝,每天晚上都给她捂热了再睡。

“你还记得我们第一次在部队家属院过年吗?”李渊看着窗外的雪,“你包的饺子,馅里放了太多姜,我吃了一肚子,晚上烧心睡不着。”

苏瑶笑着捶了他一下:“还说呢,你非说要给站岗的战友送饺子,结果我们在雪地里走了两里地,饺子全凉了。”

厨房的灯光昏黄,把两人的影子投在墙上,像幅模糊的画。李渊突然觉得,所谓的岁月静好,不过就是这样——有人陪你吃烫嘴的糖包,有人懂你说的每句废话,有人在冬夜里,把你的手焐在掌心。

三、工地上的雪人

凌晨五点,李渊踩着没过脚踝的雪去工地。路灯的光晕里,雪花像无数只白蝴蝶在飞,他的军靴踩在雪地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像在数着脚步。

临时工棚的顶被雪压得往下塌了块,李渊找来铁锹,一锹一锹把雪铲下来。他的哈气在围巾上结成了冰,睫毛上也沾着雪粒,却不觉得冷——心里想着苏瑶蒸的糖包,想着李阳和李悦看到雪人时的笑脸,浑身都暖烘烘的。

“李经理,这么早就来了?”王队长骑着电动车赶来,车筐里装着热包子,“刚出锅的,你垫垫肚子。”

李渊接过包子,咬了一大口,韭菜鸡蛋馅的,烫得他直哈气:“围挡修好了吗?”

“早修好了,兄弟们凌晨三点就来了。”王队长指着不远处的围挡,“你看,还堆了个雪人,说是给你家孩子看的。”

雪人戴着安全帽,手里拿着个用红布条做的指挥旗,肚子上写着“安全生产”四个歪歪扭扭的字。李渊看着雪人,突然想起李悦昨天说的话:“爸爸,我想在塔吊上挂个雪人。”

“王哥,借我点工具。”李渊从工具箱里拿出铁锹和胡萝卜,“我也堆个雪人,带回去给孩子玩。”

他堆的雪人比工地上的那个小,却很精致——用黑石子做眼镜,用红布条做围巾,手里还拿着个迷你塔吊模型,是李阳昨天没做完的那个。

“李经理真是个好爸爸。”王队长看着他给雪人安鼻子,“我家那小子,天天嫌我身上有汗味,不跟我亲近。”

李渊笑了:“男孩子都这样,等他再大点就好了。”他想起李阳昨天偷偷把一个暖宝宝塞进他口袋,说“爸爸的手总冰凉”,心里就像揣了个小太阳。

上午九点,李渊抱着雪人回家。雪人的帽子上沾着他的体温,有点化了,胡萝卜鼻子也歪了。李悦听到脚步声,从窗户里探出头,尖叫着跑下楼:“雪人!是给我的吗?”

“是给你和哥哥的。”李渊把雪人放在阳台的花架上,“小心别让它化了。”

李阳从房间里出来,手里拿着相机:“爸爸,我们给雪人拍照吧,寄给爷爷奶奶看。”

李渊搂着两个孩子,苏瑶举着相机,镜头里的雪人歪歪扭扭,却笑得很开心。雪花落在他们的头上、肩上,像撒了层白糖,甜得人心头发颤。

四、炉火旁的故事

下午去奶奶家,李阳和李悦在院子里追着小猫玩。李渊坐在堂屋的炉火旁,帮爷爷劈柴。斧头落下,木柴裂开的声音很清脆,像小时候听的鞭炮声。

“转业这几年,适应了吗?”爷爷往炉子里添了块煤,火苗“腾”地窜起来,映得他满脸红光。

“适应了。”李渊把劈好的柴码整齐,“比在部队轻松,能天天回家。”

“苏瑶不容易。”爷爷叹了口气,“你不在家那几年,她又当爹又当妈,医院忙完了回家还要带孩子,头发都白了不少。”

李渊的喉咙有点发紧。他想起苏瑶的鬓角,确实有几根白头发,上次他想帮她拔掉,她笑着说:“拔了还会长,留着吧,是岁月给我的勋章。”

“我知道。”李渊往炉子里添了块柴,火光映在他脸上,“我现在每天晚上给她焐脚,给她梳头发,她总说我梳得疼,却还是让我梳。”

爷爷笑了:“这就对了,日子就是这么过的,你疼我,我疼你,再冷的冬天也不觉得寒。”

晚饭时,李阳给李渊倒了杯酒:“爸爸,我敬你,祝你新的一年不加班。”

李悦也举起果汁杯:“祝爸爸天天陪我堆雪人!”

苏瑶笑着说:“别光祝爸爸,也祝爷爷奶奶身体健康。”

李渊喝了口酒,辣得眼眶发热。他看着满桌的菜,看着身边的亲人,突然明白老首长说的那句话——“守得住万家灯火,也要守得住枕边人”。以前他不懂,总觉得保家卫国是天大的事,现在才知道,能让身边的人笑口常开,能在冬夜里给爱人焐脚,能听孩子说句“爸爸你真棒”,才是最实在的幸福。

五、炉火边的暖

晚上回家,李阳和李悦玩累了,早就睡着了。李渊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看苏瑶给孩子掖被角。她的动作很轻,像在手术室里给病人缝合伤口,生怕弄醒他们。

“明天去买件新羽绒服吧。”苏瑶坐在他身边,把他的手拽过来焐在自己手心里,“你的这件都穿了三年了,不暖和了。”

“还能穿。”李渊看着她的眼睛,灯光下,她的睫毛很长,像两把小扇子,“攒钱给李阳买辅导书,给李悦买画笔。”

“钱够花。”苏瑶从抽屉里拿出个红布包,“这是今年的年终奖,我存了点,够我们全家去泡温泉了。”

李渊打开红布包,里面是一沓崭新的钞票,用橡皮筋捆着,上面还沾着点面粉——是苏瑶从围裙口袋里掏出来时沾上的。他想起自己第一次发工资,也是这样用红布包着寄回家,那时候苏瑶还在医学院上学,收到钱后给他寄了条亲手织的围巾,针脚歪歪扭扭,却暖了他整个冬天。

“温泉就不去了。”李渊把红布包推回去,“给你买个新的暖手宝,你的那个不热了。”

苏瑶笑着点头:“好,再给你买双棉鞋,你那双军靴太硬了,冻脚。”

炉火在炉膛里噼啪作响,把两人的影子投在墙上,像棵枝繁叶茂的树。窗外的雪还在下,玉兰树的枝头积满了雪,像开满了白色的花。

李渊把苏瑶的手揣进自己怀里,用体温焐着。他知道,自己或许永远成不了苏瑶口中“浪漫的人”,不会送她99朵玫瑰,不会说甜言蜜语,但他会在每个冬夜,把她的手焐热,会在她累的时候给她捏肩,会在孩子们的作业本上画笨拙的塔吊。

因为他守护的山河,从来都不只在边境线上,更在这冬夜里的炉火中,在掌心传递的温暖里,在每个平凡却安稳的日子里。

夜深了,炉火依旧旺着,像他们的家,永远暖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