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兵王归回 > 第1347章 深夜办公室的热汤面

兵王归回 第1347章 深夜办公室的热汤面

作者:阳光灿烂的时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21 09:31:12

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深夜办公室的热汤面

李阳的拳头砸在会议室的实木桌上时,窗外的暴雨正沿着玻璃幕墙往下淌,在霓虹灯下晕成一片模糊的橘红。他盯着投影屏上“鼎盛集团海外事业部亏损报告”那行黑体字,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衬衫领口被扯得歪斜,露出锁骨处一道浅疤——那是小时候跟人打架被啤酒瓶划破的,当时苏瑶抱着他在急诊室哭,李渊蹲在走廊抽烟,烟蒂堆了小半盒。

“撤资!”他吼出声,回音撞在墙壁上又弹回来,震得桌上的玻璃杯嗡嗡作响,“三个月亏了七千万,再拖下去,总公司的现金流都要被拖垮!”

“你敢!”李悦的声音比暴雨更急,她刚从新加坡飞回来,行李箱还放在会议室角落,拉杆上挂着的免税店购物袋晃悠着,里面是给重孙女买的樱花发夹。她一把将亏损报告扫到一边,露出底下的员工名单,指尖戳着“东南亚片区”那栏,“这里有六十个员工,一半是跟着爸当年打天下的老人,你说撤就撤,他们怎么办?”

“凉拌!”李阳抓起报告往桌上摔,纸张边缘割得他手心发疼,“商场不养闲人!爸当年在非洲开拓市场,为了抢订单三天三夜没合眼,怎么没见你心疼?”

“那是抢订单,不是扔包袱!”李悦的眼眶红了,她跟李阳吵了半辈子,从小时候抢电视遥控器到现在争公司决策,可从没像今天这样觉得心凉。她想起上周在新加坡仓库,看见五十岁的老王蹲在地上打包样品,膝盖上盖着块旧毛毯——那是苏瑶亲手织的,当年老王跟着李渊去中东,苏瑶说“那边风沙大,盖着暖和”。

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推开,苏瑶的身影出现在门框里,手里提着个保温桶,月白色针织衫的袖口沾了点面粉。她没看争吵的姐弟俩,径直走到窗边,把窗帘拉开条缝,雨水顺着缝隙溅进来,打湿了她发间的纸樱花——是重孙女早上硬给她别上的,花瓣被风吹得卷了边。

“吵够了?”她把保温桶放在桌上,金属扣碰撞的轻响意外地压过了雨声,“我给老王带了碗热汤面,他爱人说他三天没好好吃饭了,胃不好,得吃点热乎的。”

李阳的喉结动了动,没说话。他认得那个保温桶,是三十年前李渊在车间得的“先进工作者”奖品,掉了块漆,苏瑶用红毛线织了个套子套着,用到现在。

“海外事业部的账,我让财务重新核了。”苏瑶掀开保温桶,葱花的香气混着胡椒味漫开来,她给碗里卧了个荷包蛋,蛋白煎得金黄,是老王最爱吃的溏心蛋,“亏损里有两千万是汇率波动,还有一千五是为了建当地仓库垫的款,下个月仓库租出去,就能回大半。”

李悦愣了愣:“妈,你怎么……”

“你爸下午给我打电话,说你们姐弟俩怕是要为这事吵翻天。”苏瑶把面碗推到李悦面前,“他让我把当年开拓欧洲市场的账册找出来,你看看这个。”她从随身的布包里掏出个牛皮本,封皮上印着“1998年法兰克福展会记录”,纸页脆得像枯叶。

李阳凑过去,看见上面用蓝黑钢笔写着密密麻麻的字,有李渊的笔迹,也有苏瑶的娟秀小字:“3月15日,样品被海关扣了,老王通宵守在关口,冻得发烧”“4月2日,跟德方谈判崩了,李阳他爸在酒吧喝多了,说对不起跟着来的弟兄”“5月1日,签单了!老王把奖金全买了巧克力,说要寄给家里的娃”。

“当年比现在难十倍。”苏瑶的指尖划过“冻得发烧”那行字,指甲盖上还留着年轻时做针线活的月牙痕,“你爸在法兰克福的街头啃干面包,老王把唯一的毛毯让给刚毕业的大学生,现在那个大学生,是咱们欧洲区的总监。”

暴雨突然变急,打在玻璃上噼啪作响。李阳想起自己十二岁那年,李渊从非洲回来,晒得像块黑炭,却从行李箱里掏出个缺了腿的布娃娃,说是老王在当地市场给李悦买的,路上不小心摔了。当时李悦哭了半宿,不是因为娃娃缺腿,是因为老王的手在战乱中被流弹擦伤,还坚持把娃娃带回来。

“我不是要扔包袱。”他的声音低了下去,像被雨水泡过,“新加坡那边的合作方突然撤资,供应商又催着结款,我是真没办法了。”

“办法总比困难多。”轮椅的电机声从走廊传来,李渊的身影出现在门口,老花镜被雨水打湿了,镜片模糊得像蒙了层雾。他让护工把轮椅推到桌旁,指节敲了敲保温桶,“老王呢?面要凉了。”

“在外面等您呢。”李悦赶紧擦了擦眼睛,“他说怕打扰您休息。”

“这孩子,跟他爸一个倔脾气。”李渊笑了,眼角的皱纹里盛着岁月的暖,“让他进来,当年在非洲,他爸可是把最后一口水让给我的。”

老王走进来时,裤脚还在滴水,手里紧紧攥着个牛皮纸信封。他看见李渊就红了眼眶,把信封往桌上递:“李董,这是我们东南亚片区凑的钱,虽然不多,能顶上一点是一点。”信封里是些零散的纸币,还有张纸条,上面写着“我们相信鼎盛”,后面跟着密密麻麻的签名。

苏瑶把热汤面塞到他手里:“傻孩子,公司还没到要员工凑钱的份上。”她转头看向李阳李悦,“我跟你爸商量好了,把家里那套老房子卖了,先顶上供应商的款。”

“妈!那房子不能卖!”李阳和李悦异口同声地喊。那是他们从小长大的地方,阳台上还摆着苏瑶种了三十年的栀子花,墙面上还留着李阳小时候刻的身高线,李悦画的歪歪扭扭的全家福。

“房子哪有人重要。”李渊的声音很轻,却像块石头落进姐弟俩心里,“当年我从部队回来,啥都没有,就一套军装。你妈说‘人在,家就在’,现在这些跟着咱们的人,不就是咱们的家人吗?”

他从轮椅侧袋里掏出个东西,是个磨得发亮的弹壳,里面插着朵干了的野菊花:“这是当年在边境执行任务时,老王他爸给我的,说‘活着回来,比啥都强’。现在咱们公司遇到坎了,可只要人还在,就能熬过去。”

老王捧着汤面,眼泪吧嗒吧嗒掉进碗里,混着胡椒味,辣得人心里发烫。窗外的暴雨不知何时小了,月光从云缝里钻出来,照在会议室的地板上,像铺了层霜。

李阳忽然站起身,走到李悦面前,把那份亏损报告推过去:“你在新加坡待了三个月,你说怎么弄,我听你的。”

李悦愣了愣,随即笑了,眼角的纹路跟苏瑶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把仓库改成跨境电商中转站,老王熟悉当地物流,让他当站长。我去跟供应商谈分期付款,你留在总公司稳住股价,咱们姐弟俩,还能输给这点坎?”

“成交。”李阳伸手,李悦啪地跟他击了个掌,掌心相碰的瞬间,像回到了小时候分糖吃的日子,吵归吵,却从来一条心。

苏瑶看着他们,悄悄把李渊发间的一缕乱发理好,发间不知何时也别上了朵纸樱花,是重孙女下午来送的,跟她发间的那朵一模一样。“面凉了,我再去热乎热乎。”她提起保温桶,脚步轻快得不像六十岁的人。

李渊望着她的背影,又看向窗外。雨停了,月亮把云染成半透明的白,远处的写字楼亮着零星的灯,像散落的星星。他忽然想起三十年前,也是这样一个雨夜,他在车间加班,苏瑶提着保温桶来送宵夜,说“别太累,我和孩子在家等你”。

原来这么多年,有些东西从来没变过。比如保温桶里的热汤面,比如姐弟俩吵吵闹闹却始终相依的心,比如苏瑶发间永远新鲜的纸樱花,比如他无论走多远,都知道有个地方,有人等着他回家。

老王捧着热好的汤面,吃得稀里呼噜,眼泪混着面汤往下咽。李阳和李悦凑在桌前改方案,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比任何商业计划都动听。李渊靠在轮椅上,听着这一切,忽然觉得,所谓的兵王传奇,所谓的商业帝国,到头来,不过是深夜办公室里的一碗热汤面,是家人间吵不散的牵挂,是无论走多远,都有人记得给你留一盏灯的温暖。

护工进来提醒该休息了,李渊摆摆手,指了指桌上的纸樱花:“再等等,等她们把花插好。”

月光透过玻璃照进来,落在那些纸樱花上,像撒了层碎钻。李悦正把刚拆封的樱花发夹别在苏瑶的发间,李阳举着手机拍照,闪光灯亮的瞬间,李渊仿佛看见三十年前的自己,正举着相机,拍苏瑶抱着襁褓里的李阳、牵着蹒跚学步的李悦站在车间门口的模样,那时的阳光也像今天这样,暖得让人想落泪。

有些故事,从来不需要轰轰烈烈。就像这深夜的办公室,有热汤面的香,有吵不散的姐弟,有发间的樱花,有轮椅上的老人,就足够把日子,过成最动人的传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